搜索
田茂泉的头像

田茂泉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29
分享

孟良崮散记

春天喜欢外出游玩,到那里去呢?听临沂军分区的朋友说,孟良崮不错。到那里,可饱揽一下春山的景色,看一下战争的遗迹,回味一下当年战争的场面。

抱着好奇心,初春的一大早,我就和朋友驱车从莱芜赶到了山路蜿蜒,松柏青翠的孟良崮。在山脚下,望着这座深深铭刻在国共两党军史纪念碑式的山头,心中感慨万千,思维一下子回到半个世纪前。一场大的战役在这里惊天动地,我好像感应了那人山人海的场面,感应了激战后一片寂静中,生命鲜血在默默地流淌,感应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悲伤。

游玩中,人们津津有味的谈论着战役,好奇地观看着战争遗留下的残横断壁。我可以肯定的说,今天来孟良崮游玩的人,都是奔着激战三昼夜的战役遗址而来的。吾也不例外,游者,玩也,只有站在这里人们才会感到悲凉和肃穆,才会感到人的生命珍贵。

孟良崮原名叫鹰狼崮。传说,山下有座卧虎镇,北宋年间,战事连年不断,乡里豪绅任意横行鱼肉百姓。有一天,孟良路经此地,为民除掉当地恶霸,打进县城,开仓济民,在鹰狼崮上竖起了除暴安良的大旗。后来,辽兵大举侵犯边境,孟良随同杨家将英勇抗辽,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纪念这位英雄,当地人就将“鹰狼崮”改为“孟良崮”。孟良常去遛马的那道山寨便叫“跑马梁”,孟良常栓战马的那块大岩石叫“栓马石”。当年的孟良不会想到,孟良崮因他得名,现在这里因一场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而蜚声中外。

车行到离孟良崮顶不到300米的山上停车场,可说百步一景,“试刀石”、“一刀开”、“飞来石”在狭窄陡峭的山路上矗立。当我来到凿有“击毙张灵甫之地”字样的石壁前,见到长十余米深不过数尺的浅洞。联想电影中张灵甫指挥作战的山洞,和现实有着天壤之别,此洞是极难隐蔽作战的。

从史料上得知,张灵甫本是手持卡宾枪跑动督战时,被从侧面攻上来的解放军战士击毙的。中将师长张灵甫在这浅洞完成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政治使命,据说张灵甫因骄横自大,得罪很多国民党军界人士,就在74师身陷孟良崮,他需要增援部队时,平日傲慢无礼便有了回报,三昼夜的激战,还没有等到按说早来的增援部队,也不能不说人际关系的复杂造成了张灵甫难逃灭身之劫。

爬上孟良崮的大崮顶,有胡耀邦亲书“孟良崮战役纪念碑”,碑的正立面投影为“山”字形,寓意为战役发生在山东境内的沂蒙山区,三块刺刀状板块组成的纪念碑矗立在群山的最高处,三把刺刀坐落在等边三角形基座上,象征人民解放军“三结合”的武装力量,正面稍高刺刀象征主力部队野战军,两侧刺刀,象征地方部队和民兵,碑体下部红色圆墙,象征人民群众与参战部队紧密配合。

在此战役中,有7.6万多随军民工,15.4多万二线民工,69万临时民工参加支前,漫山遍野的人,可以想象孟良崮已是人的海洋,这个奇观的背后不就说明民心所向了么。

战役打到这份上,到处是人,仗是迟早胜在人多的一方。有人说,孟良崮战役注定让74师葬在此地,1947年5月13日至16日,战役打响时,满山弥漫大雾,机械化74师陷进山区无法发挥自身优势,蒋介石空投来的弹药粮草大半落入解放军阵营里,再加上那么多支前民工拥护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

15日中午,解放军向芦山孟良崮发起总攻,74师此时无食无水军心涣散,便与解放军展开了白刃格斗,激战至16日下午,解放军歼灭隐伏于孟良崮和600高地之间的一股残敌7000余人,击毙师长张灵甫,彻底歼灭了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共毙伤俘虏三万两千余人,解放军伤亡一万两千余人,一举粉碎了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的阴谋,扭转了华东战局,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蒋家王朝的序幕。

站在孟良崮放眼山峦、田野、天空,就会感到沂蒙大地浸染了多少生命的鲜血,据当地老百姓说,战役结束后的一两年内,这里的河蟹长得又红又大又肥,莫不是浸染了人类生命的鲜血,才会有这样的奇景出现.

战争是多么可怕,那些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失了,能不觉得可惜么?他们还有多少人生的价值需要实现啊,可战争就这么夺走了生命,不管是为正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我总感到生命的价值要远远大于战争的价值。尤其,在孟良崮战役已结束半个世纪的今天,春风一年又一年吹醒沂蒙大地时,就不得不再一次想起战争带来的一切的一切,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人们来孟良崮,是在透过战争在群峦松涛间踏青,那很多世纪以后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