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摄影家,人们自然会想起“新闻摄影之父”、国际著名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想起国家摄影大师吕厚民,想起莱芜摄影名家高留声。本文介绍的主人公,既不是新闻摄影之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也不是吕厚民摄影大师和摄影名家高留声。而是酷爱摄影,用镜头捕捉光影的济南市中西医结合院退休干部李长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摄影世界里一一
李长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57年6月出生于济南市莱芜区羊里镇梁王石村一个农民家庭里。自幼喜欢摄影,孩提时曾梦想当一名摄影家。幼年时期,家里穷,姊妹多。两个哥哥、两个姐姐聪明伶俐,品学兼优,只因为了帮父母养家糊口挣工分而辍学,李长顺沾了老小的光,才有幸读完高中。那时候农村缺文化,1976年李长顺高中一毕业,就被羊里公社三官庙学校抢去担任初中教师。
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于1978年考上了“山东泰安供销学校”,1980年毕业被分到了莱芜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当时有句口头禅:“干了生资站,县长都不换”,尽管工作很吃香,也很顺心,但他痴迷摄影的追梦没有放弃。八十年代初,也就是李长顺刚上班的第一年,他用自己一年积攒下的零花钱购买了一架“柯达相机”,圆了他小时候的摄影梦。当时的相机非数码、放胶卷成本高,但他为了自己的爱好,在摄影费用上从不疼钱。
在处理痴迷爱好和工作的关系上,李长顺没有偏离他进步的方向。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热爱生活、干好本职的积极性。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被公司提拔为业务科长。由于他积极能干,业绩突出,1984年,年仅27岁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进入了公司领导核心层,提拔为业务经理。正当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命运却偏偏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几经努力的身份和干出来的业绩回到了原点。1997年国企改革,公司改制,李长顺不带职务调到原莱芜中医院总务科工作。就这样,他以一个老兵新战士的身份,一切从零开始。俗话说,“是金子到哪里也发光”。李长顺在中医院,放低架子、摆正心态、高调处事、低调做人,信奉“不求工作有地位,只求工作有作为”理念。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得到了领导、同志们的好评和认可。1999年医院党委破格提拔他为副科长、后晋升为科长。李长顺在科长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由于他工作扎实,领导有方,组织指挥能力强,所在的科室业绩突出,年年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2013年李长顺到点内退。离开了他心爱的岗位,转向了他新的摄影艺术生活。为了实现摄影梦想,十分孝道的儿子对李长顺也很支持,拿出数万元给老爸购置了照相机、录像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有了儿子的支持,有了摄影工具的配备,李长顺坚定了他摄影追梦的信心。
李长顺说:“摄影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并且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从八十年代初,他自费购买“柯达相机”开始业余摄影起,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样早日学会这门技术,掌握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他把全面掌握摄影技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逐步攀登摄影艺术高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矢志不移地去努力实现。在莱芜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期间,李长顺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抓住分分秒秒可利用的时间,认真刻苦地学习钻研照相技术。闲暇之余的白天,练习拍照、冲卷,夜晚挑灯夜战,攻读钻研摄影理论。并及时地总结经验,写下摄影笔记。“梅花香自苦寒来”。长期地刻苦学习和实践探索,使李长顺不仅对天气和光线有了较为熟练的把握能力,而且掌握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规律和动植物的不同习性。并且还较好的掌握了三个光比的关系。即:人物和背景的光比,阴面和阳面的光比以及高光和低光的光比,为攀登摄影艺术高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升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摄影人。2014年李长顺报名参加了莱芜老年大学的摄影班。在老年大学里,他系统地学习了《摄影构图》、《人像摄影》、《彩色摄影》、《摄影作品分析》、《光线处理》、《摄影造型基础》、《图片摄影》,到高级拍摄技法等摄影技术,并亲受了摄影名家刘永玉老师的指导。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摄影技巧的学习态度,得到了刘永玉老师的认可和赏识。
当刘永玉老师得知他爱好音乐,会做相册视频、视频剪辑等技能时,主动把他叫到办公室,当起了伯乐,向老年大学校长推荐他当视频剪辑制作班教师,成为教师后,李长顺没有辜负刘老师对他的期望。教学中,他认真备课,因人施教,既教老年学生的视频剪辑和相册视频制作等基本技术,又教他们的品质升华。几年下来,他教的专业课,受到了摄影界及专家的好评。
在摄影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李长顺不停地在探索前进。李长顺说:“作品魅力是要通过摄影技术才能体现出来,要想体现得好,就离不开在基本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摄影技法”。为了使自己的摄影技能不断提升,这些年来,李长顺练就了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拼搏奋进的精神。如,2015年的冬天,为了完成“红石公园雪景”的拍摄计划,他不顾家人的劝阻,冒着大雪从家里骑自行车前往,因雪大路滑难走,他骑一程,推一程,几里路的里程他用了一个半小时才赶到目的地,终于完成了拍摄任务。2016年7月,为拍摄以翠鸟栖居荷叶为主调的《一席之地》,他连续数日每天赶赴离家4里多路的一处荷塘,经过半月的耐心等候,终于抓拍成功。又如,2016年怀着一种进一步锻造摄影艺术,提高摄影水平,收获创作成果的愿望,他参加了“留下历史脚步古风遗俗”为主题的摄影创作活动。活动期间,先后拍出了《“姜军”的喜悦》、《爱好摄影的女人们》、《大红灯笼高高挂》、《广场夜景》、《过新年》、《聚焦》、《盼》等优秀摄影片子。
“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近年来,他先后在摄影网站上,发表了《阴天照相应注意哪些》、《怎样在强光下拍摄人像》等经验性的文章。作品多次获省、市摄影大奖。其中:在莱芜摄影家协会组织的“汶源书社”摄影比赛中,作品《汶源风光》获一等奖,作品《盼》,在《莱芜日报》、《鲁中晨刊》、《莱芜老年报》刊登并获奖。他本人也被山东省摄影家协会、莱芜摄影家协会、莱芜艺术摄影协会吸收为会员。
细观李长顺老师的摄影作品,它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审美和创新追求上,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在拍摄方面,除了画面主体必须是由摄影手段获得影像符号这一限制外,其他没有任何限制。比如,作品《广场夜景》,宏伟大气,有意境,有韵味。作品《爱好摄影的女人们》,大胆放开,不拘一格,作品注重色彩和光的呈现,构成了对观赏者的第一视觉冲击,给人以鲜明、鲜活的感觉。作品《“姜军”的喜悦》,乡村气息浓郁,从作品诉说的故事内容来欣赏,图片生动地记录了姜农大娘的劳动之美和幸福喜悦的瞬间。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地气浓浓,人景一体,有情感,有灵魂的。作品《过新年》,生动感人,既有红红火火的年味场面,又有来年的美好憧憬,主题突出,画面构图布局合理,内容表现清晰,结构紧凑前后呼应,给人以美的感受。纵观李长顺的摄影作品,可用四个字概括,“完美、震撼”。
“我喜欢摄影,只是想记录下生活中,让眼前一亮的瞬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我喜欢摄影,不是为了图名图利,而是对自己心灵的慰藉”。李长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几年来,他拍过不少高、大、上的顶级摄影作品,但他从不炫耀自己,也从不以这些作品作为扬名立万的资本,他不图名、不图利,不留声色,只留清气。他热爱生活、酷爱摄影、谦虚低调。也正因为如此,李长顺才有了今天的成功,受到了专家认可和社会的尊重。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我们衷心地祝愿李长顺老师在今后的摄影创作中,有更多更好地优秀作品奉献给社会。写到这里,我们就用著名诗人李学利赞美李长顺老师的诗《无私付出群星赞 》为结束语,以对其人生的总结吧。“捕捉光影抢瞬间/ 聚焦生活拍美片/ 仰俯侧逆角度好/ 构图取景用心专/ 山青水秀镜中画/ 花香鸟语入眼帘/ 人物形象神态现/ 城市夜色呈斑斓/ 持之以恒为梦想/ 追求艺术志不偏/ 老有所为悦己乐/ 传授知识教学员/ 无私付出群星赞/众夸长顺德才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