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茂泉的头像

田茂泉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910/25
分享

吕克勤:老骥伏枥墨飘香

书法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七十多年来,他临池不辍、躬耕砚田,时刻牢记毛泽东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诗句,余热泼墨,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书法之美,同时,也给人以感染,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启迪和激励。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原常务副主席杨维屏先生,夸赞其为“不叫人夸好颜色,只求清气满乾坤”。他就是济南市钢城区里辛街道办事处退休干部吕克勤。

兴趣,让他与书法结缘

吕克勤,1936年出生,今年已年过八旬。但由于书法在他生活中的存在,让他活力十足。不但身体特健康,而且思路特敏捷,谈吐清楚,与之交谈让人如沐春风。“我健魄的体格,就是受益于书法,是书法给了我精彩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吕克勤兴奋地对记者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书法结缘也因这两个字。吕克勤的老家是钢城区东田庄村。小时候,只上过一年小学,因各种原因辍学。虽不能去学校,但吕克勤并没有失去学习和求知的欲望。回到家中,吕克勤找到了另外一种课本———账本。闲来没事,就像模像样地拿起毛笔对照着上面的字写写画画,时间长了,竟然写得中规中矩。时间一久,邻里都知道了这个“小秀才”。过年时,更是上门找他写春联。后来,一位小学老师到他家串门看到了他写的字,感到非常吃惊,惊讶之余,就劝他继续上学读书。在这位老师的鼓励下,吕克勤在辍学三年后,又回到了学校。对于这个求学的机会,吕克勤倍加珍惜。凭借自己的努力,顺利进入中学,又考入莱芜师范。在求学的过程中,吕克勤都是班里毛笔字写得最好的。对书法他也是如痴如醉,只要看到别人的书法作品,他就眼看心记,不断摸索。

年轻时,吕克勤主要习的是欧体、行草。中年后,吕克勤对碑帖上那些沉重且富有生命律动的线条着了迷。每次去碑林,他一边心记,一边随手临摹,执着神情仿若不是习字而是在“描绘”图画。他在艺术上极有灵气,笔墨感觉特别好,凡有所学,均能化为自己笔下的艺术语言。

勤奋,让他找到艺术方向

1993年,内退后,吕克勤更加专注于书法。在继续强化基本功的同时,还先后向书法大家请教。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前往济南拜会了杨维屏。在这位书法家面前,他像一个小学生一样拿出了自己的两幅字让杨维屏指点,对于这两幅字,杨维屏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并对其进行了耐心指点,提出了“内外创新工”的发展方向。让他在字体、结字、气质方面进行大胆突破。在杨维屏的指点下,吕克勤的书法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他还多次拜会了省文史馆馆长、著名书法家杨骏昌,在其悉心指导下,他的技艺也更上一层楼。

为了增加自己作品的金石气,他又专攻北碑,借鉴赵之谦笔意,把碑帖结合起来,使自己的书法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随着临帖的积累和深化,吕克勤悟出了一个道理,学习书法就像蜜蜂酿蜜一样,采百花而后成蜜,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不断积累,才会产生质的飞跃。因而他博采众长,汲取诸大家作品之精华,再融入自我之情趣。

他的作品,有的古拙朴厚,有的潇洒灵动,有的老辣重拙如金刚之杵,有的轻松活泼如流水行云,在深层能给人一种纯粹的书写意蕴。这种效果的形成正是来自于吕克勤善于挖掘提炼的才能。以扎实的功底,吕克勤被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省市地政协书画联谊会吸收为会员。其书法作品曾经多次在全国、省书法大赛中获奖。作品及词条收入当代书画名家精英大典、中国专家大词典、当代山东书法家词典等十余部辞书中。

追求,让他老当益壮

书法,已经成为吕克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法在他心里简单、纯粹、干净。他说,练书法,但求耕耘,不问收获,只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爱。

吕克勤始终认为,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同时要有宽广的胸怀,高尚的人格,更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人品即书品,人品高书品即高。吕克勤认定作品最后还是要定格在书家的学养、书家的人品上。观吕克勤的书作,就让你知道“字如其人”的说法实在不虚。观吕克勤的作品,可见其笔下的楷书受传统影响较深,在严谨深厚的楷书功底之上,还能在灵活运用顿、挫、折、转等的节律变化中求得统一。有人说,书者,世间之高艺也,非勤耕不能入其门,非师古不能得其基本,非善悟不能有所成。吕克勤先生正是依靠自己的勤奋,心追手摹,对艺术的苦苦追寻,才找到自己的艺术方向,成就自己。

如今的吕克勤先生已年近八十,但他的身体特别健康,这得益于他的书法。老当益壮,勤耕不辍,墨香不断。吕克勤先生时刻牢记毛泽东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诗句,余热泼墨,其只争朝夕的思想境界、艺术追求,给人以感染,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启迪和激励。我们期待着吕克勤有更多、更新的作品问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