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寨
天宝寨,位于钢城九龙山南白马山之巅,呈东西走向。因山顶地势平坦,古人便借山势筑寨,外筑城墙,内建石头房若干,并建有炮台、信号台,以此抗击当时的土匪。倚寨门西望,山峦叠章,丛林茂密。莲花山、卧虎山,九龙山尽收眼底,游人置身此地,心灵可得到净化,物我两忘。
据说清朝末年,社会形势复杂多变,加之白马山地理环境险要,致使匪患猖獗。一些游兵散勇纠集当地流氓地痞组成土匪帮伙,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民们四处逃亡,无处安家。忍无可忍的村民,逐渐聚集起来,开始奋起抗击土匪。
民国十二年,为抗击土匪、“光棍”和强盗,庙子村自发组织成立了红旗会,会首为领,成员若干人,上有年迈的长者,下有稚嫩的娃娃。他们以红缨枪为主,兼用土枪、大刀、木棒作武器,因此称作红旗会。村民推举魏效东为会长,田子顺为副会长,联络周围村民共同抗敌。
同年,为抗击土匪,魏效东、田子顺联络高峪、纸坊两个村,利用冬春休闲时节,在白马山上合伙修筑营寨,以作为联防抗匪的营地。决议一出,周围村民群相呼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场轰轰烈烈的修寨大会战,激发了人人保家护院的雄心。当时的白马山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战歌飞扬。青壮年打石头,手抬、肩扛。昼夜大干苦干,妇道人家,在家摊煎饼,送水送饭。仅用一个冬春,营寨就胜利完工。
传说当时的天宝寨,建有东西两个大门,西门是主门,村民大都由此进寨。西门,高6.9米,宽5米,呈拱门设计,拱门顶部,一米见方青石匾上刻有“天宝寨”三个阴刻大字,右下角书有“民国十二年”字样。东西两门全部用青石、灰土筑就。山的南、北两面依地势凭险要筑就两座城墙,由东至西长约300余米,南北相距30米。南北城墙筑有12个碉堡,内装生铁大炮,炮身长约6米,通体发黑,可发600余米。
寨内建有石屋300余间,里面存有粮食、衣物和饮水物事,并建有畜禽场所,以防土匪抢掠。山寨中间筑两层哨楼,居哨楼,近可观周围村庄;远可看到莲花山、葫芦山、九龙山。一有敌情,立即做好迎敌准备。守可凭险要地势,退可有深山密林。寨内平常有小分队巡逻放哨,保护山上财产。一旦发现土匪来了,即可通知山下村民,家家户户锁门上山,并肩抗击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