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泉的由来
棋山以北的西马泉、中马泉、东马泉简称为“三马泉”。三村的村名,源于民间故事。
传说,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的四十二万追兵由西赶至棋山一带。这年时值盛夏,烈日炎炎,刘秀带着十几个随同,率马由西向东逃难。当行至现在的西马泉路口时,因疲劳过度,身体难以支撑,他便在随从的搀扶下上了他心爱的马,走了一段时间,骑在吗背上的刘秀突然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心想,前有坎路,后有追兵,我骑在马背上不与随从同甘共苦,岂不影响军心。于是,他便在如今的中马泉的村头下了马。下马后的刘秀率马与随同继续赶路,行走中,他的宝马开始口渴。
刘秀是个爱将、爱兵、爱马的人,于是,他便停下来,让随同去寻找水源,焦急中,刘秀忽然发现不远的地方[现在的东马泉村头]有一清泉,刘秀喜出望外,牵着宝马来到了泉边,让宝马饮了个痛快,望着这清澈透亮的泉水,刘秀禁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挥笔写下了“饮马泉”三个大字。刘秀走后,人们根据刘秀的口喻将他上马的地方叫上马泉,下马的地方叫下马泉,饮马的地方叫饮马泉。后来人们根据三村的地理位置,将村名演义成如今的西马泉、中马泉、东马泉。
马泉的哈蟆干鼓肚。话说刘秀写完“饮马泉”三个大字后,因疲劳过度,便在泉子一旁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朦胧中,刘秀被水里的蛤蟆喂啊蛙地叫声所惊醒,刘秀当时很生气,并说:“水中的哈蟆,我真龙天子在此休息,你就别叫换了。”哈蟆好像听懂了刘秀的话语,一下子像哑吧一样不再喂啊哇的叫唤了,只是肚子一鼓一鼓的。于是,在棋山周围留下了马泉哈蟆干鼓肚的这个美丽传说。
马泉的棘针不长钩。刘秀在“饮马泉”旁歇息完后,起身牵马赶路,当行至关家岭地带时,又出了一个小小的插曲,一棵棘针钩住了他的长袍,刘秀心烦地说:“棘针啊棘针,你行行好,我还赶路,你就别用钩拐我了。”众棘针同情刘秀,于是,满山遍岭的棘针立即将钩伸直,从此再不长钩,打那以后在人们中间留下了马泉的棘针不长钩的故事。
据说,很早以前,“三马泉”周围人烟稀少。今范朱两姓,后来受传说的影响,再加上刘秀当了皇帝,人们认为此地是风水宝地,所以,外地的姓氏纷纷迁至,从此以后马泉周围的人烟兴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