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成忠的头像

陈成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07
分享

藏汉文化交融的历史回廊

藏汉文化交融的历史回廊

             ——走进广仁寺随想

广仁寺位于西安城墙内西北角,是中国专享绿度母主道场,也是陕西地区专享的一座藏传格鲁派寺院。明清两代,藏传佛教传入陕西,康熙西巡时,下敕用公帑在西安兴建广仁寺,格鲁派学说给长安佛教增添了新的血液。广仁寺虽不是“祖庭”,但由于是康熙皇帝从抚定西北、西南边疆战略全局出发而下敕兴建的寺院,说它是国寺也不为过。从寺院建立之日始,已经事关国家边境安全并成为维系各民族友好关系、增进民族团结的纽带。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路过陕西时,都受到广仁寺僧众的欢迎,班禅大师还在广仁寺为众说法,喜饶嘉措大师也多次在广仁寺为大众说皈依,普结法缘。三百多年以来,宝刹如盛开在汉地的雪域莲花,以高洁的气息吸引着各地的善众前来顶礼膜拜,被誉为陕西离西藏最近的地方成了古都西安通往雪域高原双向文化交流的精神大道。

一个春阳艳艳的上午我和内人慕名前往,这是都市里难得的一块幽静、安详的地方,高大的城墙显示出历史的威严,南面一侧的建筑时不时让人们遐想曾经的过往。广仁寺就坐落在顺城巷的尽头。

远远望去山门前广场上满挂的五彩经幡,一道道的延伸,在春风中一串串的翻动。走近山门,看到中央是康熙皇帝亲笔题名的敕建金色牌匾,踏进寺院,我的心一下子就清静了下来,果真来到了一处世外之地,确实有了“身心自在”的感觉。

进了山门,映入眼帘的是青砖砌成的雕花影壁,影壁上雕着释迦穆尼以及十八罗汉和龙雕,形象逼真。从影壁两侧绕行,第一眼看到的是根据康熙当年亲手书写碑文而雕刻的御碑亭,楷书形体,字迹遒劲有力,堪称稀世珍宝。

 我驻足碑前良久,细看碑文,可以想见康熙当年深秋西巡时的情景及心境:“朕存心天下,眷顾西陲,惟兹关陇之区,实切封疆之重,岁当癸未,特举时巡,省方设教,训吏宁人,己责除租……”文中在历数自己“赐帛奖学兴贤”之事后,称虽然天下日趋承平,但切记要居安思危,不忘内忧外患,精兵简政。从中可以看出,康熙是位作文高手,文末采用了大段比喻:“将使黄山岩岫,秀比灵山;渭水波涛,凝如芝水;洪河浪息,渡法海之津梁;华岳云开,通耆阇之辙迹……”文采之出众,可窥一斑。

作为封建帝王,康熙除了定评的文治武功外,其个人修养也让人津津乐道。作为满族人,他精通汉文化,对书法更是偏爱,尤好明代董其昌的书法,所以字也从董书,并兼取各家所长。康熙擅长楷书、行书,脱胎古人而又自成一体。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曾在评价康熙书法时说:“临摹名家手卷,多至万余写寺庙匾榜,多至千余。”康熙自己也说过:“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凡古名人之墨迹石刻,无不细心临摹,积今三十余年,实亦性之所好。”他虽一生酷爱丹青,但其真迹现今并不易寻。像广仁寺所藏多达366字的完整文章手迹,实属罕见。

我由此联想到康熙的孙子乾隆皇帝,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有为皇帝,他们之所以这样的优秀,除了个人的天分和勤奋外,就不能不说清王朝对皇子的教育了。

清朝对皇子的培养最大的特点是“严”和“全”。所谓严,就是家法分明,管理严格。清朝皇子们一年之中,除了端午、中秋、万寿节(皇帝生日)、皇子本人的生日等五日可免入书房读书,除夕可以提早散学外,均没有假日。道光帝第七子,即后来的醇亲王回忆说,读书时每天只能到下午休息一两次,每次不过一刻钟时间,还须经过师傅允许才可以。在读书的空隙间,同为皇族的叔侄、兄弟之间只可以谈谈书的内容或历史掌故,决不可以到处乱走,否则就可能被罚站读书,即使有苦也不能说出来。其二是, 内容广泛,文武兼修。清朝皇子教育的内容,大体来讲可分为三个重点,即汉文、满文与骑射。据清人福格之《听雨丛谈》记载,凡皇子年界六龄,即入书房读书,每日寅时(凌晨3:00-5:00)来到书房早读,卯时(凌晨5:00-7:00)开课,午时(11:00-13:00)下学。各大节日放假一天,暑期上半课。散学后习步射,在圆明园五日一习马射。寒暑无间,虽婚娶封爵后,读书不辍。

笔至此处,我又得想起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因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报告文学引发的大讨论,该文的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孙云晓,文中记录了1992年8月中日少年在内蒙古举行的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中充分暴露出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曾经在北京亲耳聆听过孙先生的现场报告,他曾经数次去过日本,参加过在日本本土举行的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他的切身感悟是:“日本人是在培养’狼’,中国人是在培养’羊’”。

环顾我们当今的教育,作为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常常感到痛心和惶恐。由于多种原因,不少学校的对孩子的教育就像“笼养鸡”,作为校长首先考虑的是“不要出事儿”,因为是一旦出了事自己吃不了也的兜着走,这说明了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评价体制有问题。现在的很多家庭都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家子大人都是围绕着孩子转的,不少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公主”脾气,这是多么可悲和可怕的现象呀,但现在的年轻家长们真正醒悟和身体力行者不是很多。

 

    广仁寺有院落三重。第一进院落中有钟楼、鼓楼,主殿为天王殿,供奉着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高达6.6米、重达2吨,通身贴金,金碧辉煌。传说观音为普度众生,分身成四十二个大慈大悲菩萨,观音的师傅无量佛帮其将四十二个个体撮合在一起,只留下四十二只手臂,除去主体的两只手臂外四十只手臂左右各二十只,每只手臂各持一种法器,又让每只手掌上长出一只眼睛,代表一个化身,每只手臂各配上佛门三界中的“二十五有”,这样四十与二十五两数相乘为一千,故得名千手观音。受世人尊崇是因为千手观音手多眼多智慧多,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千手扶持众生,千手关照时间。殿内两侧是代表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

第二进院落的主殿为文殊殿,又叫宗喀巴大师殿;第三进院落的主殿叫大佛殿,又叫弥勒殿。这三重院落的两旁是二层楼房,为接待四方信徒之处所。

由于我不是佛教徒,对于礼佛一事并不介怀,对于身边妙龄女郎和衣装讲究的男士们的顶礼膜拜也熟视无睹,看着他们我的心里便想起关于苏轼和佛印禅师的一段趣事:

相传有一天两个人在一起畅谈佛学,佛印问苏东坡:“学士看我像什么?” 东坡戏谑说:“禅师像狗屎。”佛印听了毫无愠意,淡然一笑。

东坡随即又问:“禅师看我像什么呢?”“佛!”佛印毫不思索地回答。

东坡回到家里,开心地大笑。苏小妹问道:“大哥为何如此得意?”东坡便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番。没想到小妹不觉一笑说:“大哥输了!禅师心中有佛,故所见皆佛;大哥心中有狗屎,故所见皆狗屎也。禅师心净,大哥心秽也!”东坡听后,心感惭愧。

就在这个时候,叩拜已毕的内人走到我身边,小声善意地批评了我,吾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异类,看到自个身上的那点清高和狷狭,便返身到弥勒殿,在佛祖十二岁等身像、文成公主、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真身骨舍利的舍利塔前虔诚叩拜,当我再走出金瓦殿的时候心里自感到一种放下的轻松感。

一直我思,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逐渐融入中华文化,中国佛教的一大特点就是让佛法走出了古刹寺院,使其平民化。我向来认为心存善念,便有佛缘,只要上孝下贤,善待自己周围的人,做人、做事对得住天地良心就是善栽善哉了,对于偶像的虔敬,不过是一个表象而已。在这里我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形式的意义。

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形式和内容相互依赖显其完整的,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同时,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做人做事,只有既重视内容,又讲究形式,才能圆满,更接近既定的目标。

参拜广仁寺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但在广仁寺里所观所悟依然萦绕在心头,我再一次钦佩康熙大帝的英明,他除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多项积极措施保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外,还从"因俗宜民"的方针出发,于"阅武之顷",亲自"周览"西安城内地形,并选择了一块爽垲的高地,下敕由朝廷拨款修建了广仁寺,使之成为象灵鹫山一样的灵山圣境、香城净土,借以吸引"五陵六郡之众"和"外藩属国",从而达到"助王化"、"锡民庥",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