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读着诗圣杜甫《腊日》一诗,凛冽北风中悠然浮想起腊八节的迎年氛围。
岁月如流,转瞬已是冬月。屈指之间,腊八节计日可待。
作为中国最富传统色彩的节日之一,腊八节由来已久。据民俗专家介绍,“腊八”一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日”,本为佛教节日。
据载,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净饭王之子,年轻时见芸芸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解脱生死之谜,释迦摩尼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时他虚弱不堪,一位牧女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之日,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难,为了纪念佛祖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腊八节从古印度传入中国,腊八也就成了佛祖的成道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常言道,过了腊八就是年。民间素有“喝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之说。每当“腊八节”来临,无论大江南北,人们都会熬煮腊八粥等特色食品来庆祝节日。
说到腊八节、腊八粥,自然离不开南京。
相传,腊八粥起源于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早年为平民,流落各处。一次被关进柴房,行将饿倒。生死之际,把鼠洞里的杂粮聚齐一起,煮了一碗粥得以续命。称帝之后,某年腊月初八天寒地冻之时,朱元璋想起艰难往事,便吩咐御厨做一锅杂粮粥。大臣们见此情景都纷纷效仿,后传至民间。
南京人对待腊八节很是郑重,深具仪式感。每到这天,许多公共场所,特别是栖霞寺、毗卢寺、牛首山、惠济寺等古寺名刹,僧人都会将米、栗、枣、果仁等煮成八宝五味粥。祭天、祭佛、馈赠施主,免费送粥结缘。老南京人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吃了腊八粥可得佛陀保佑。许多信众专门奔“粥”而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因此腊八粥又称为“佛粥”。
在南京民间,腊月初八还有许下心愿之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些人家有病人或有大难,便祈求佛祖保佑。腊八这天,天不亮就熬好一锅粥,在门口叫喊:“烟了烟了,缘了缘了。”意思是:我在这里熬粥,有缘于如来,求佛祖保佑。
在我儿时记忆里,在家乡浦口桥林柏子山一带,每到腊八这一天,奶奶总是用糯米、薏仁米、赤豆、莲子、红枣、白果、栗子、花生米、核桃仁等熬成粥,香润甜口。“娃啊,腊八吃粥,来年顺溜。”奶奶说,“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后来奶奶老了,走了;母亲就接过传统。母亲说:“腊八粥,不分勺;腊八吃饭同一桌,吃好吃坏总是乐。”“腊八”这个词伴随着我,是飘着浓浓粥香与温馨气息的家乡的味道,是暖暖的难忘的亲情。
《礼记》载:“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腊八的到来,意味农历旧年即将收尾,新年款款到来。辞旧迎新之际,举办祭祀、报答神灵庇佑、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寒冬里洋溢着一幅温馨的画面。
“腊八节”是中国农历腊月的重大节日。从先秦起,民众在腊八节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从先秦腊八的雏形“腊日”到汉代的岁末狂欢;从唐代的热闹非凡到宋代腊八粥的起始;从清代雍和宫的腊八盛宴到当今的传递亲情、传承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每一个民俗传统中无不彰显古人的智慧。
腊八节传承着一种文化,寄托着一片愿景。吃着腊八粥这一中华民族血脉、文脉和根脉的载体,传统文化便更加鲜活立体的展现在眼前、品味咀嚼于口中、融入吸收入肺腑,与我们的骨骼精神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我们凝聚民族情感、弘扬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