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读了几年小学的父亲,毕业了。
该读初中了。那时小孩读初中既需要自家条件好,更需要成绩出类拔萃。当年的小学升初中,就像众人抢过独木桥,竞争非常激烈,桥林中学的招生名额很少,分配到小小的柏子山小学,更是屈指可数了,何况桥林中学还要对准初一新生进行考试一轮筛选。可以说,能进入首轮范围,已是足以强势了,何况还要二次考试?
所幸的是,我父亲很争气,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录取了。但是,学费比小学高了,十元的学费,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十元钱,在五十多年前,不亚于天文数字。一个和我父亲一同考取桥林中学的同班同学被迫辍学了,心酸无奈的泪顺着他无助的背影滴下,越滴越远,远远望去,就像一串纯洁的珍珠链,洒落在身后贫瘠的黄土地上。
读,还是不读?我奶奶思前想后,犹豫了好久。爷爷做了他的最后的决定:读!于是,奶奶又跑到林山周营一带,硬着头皮向我的远房三伯开口,当社办教师的三伯二话没说,坚决支持他的弟弟读书,还说要是我家困难,这钱就不用还了。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父亲带着家人全部的希望进入了他梦想中的学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爷爷的病更重了,雪上加霜的是,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彻头彻尾地到来了,河水干涸,土地开裂,禾苗枯萎,粮食锐减,每天能吃上那么一点米饭都是一种莫大的奢侈。不久,野菜挖光了,树叶吃完了,甚至树皮都成了解决温饱的理想食物。众所周知,树皮怎么能吃呢?许多饥饿而又不懂科学的村人盲目地疯抢狂吃,根本无法消化的树皮涨破了他们往日瘦骨嶙峋的肚子。有的人因为无法消化而撑死。
父亲的学习已经成为家里的承重的负担。班里的许多农村同学都不读了,剩下的大多数学生是城镇户口,他们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口粮。父亲是农村户口,没有条件享受,只能靠家里提供。然而,家里又能提供什么呢?父亲决定回家务农,他吞吞吐吐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我奶奶,以为能够得到我奶奶的理解与赞成。让我父亲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想法刚一说出,就遭到了我奶奶的一顿斥责:“不行。书都读到这份上了,不能中途退学。我就算饿死也要让你读下去!”奶奶的话说的斩钉截铁,父亲不敢再说什么了。
奶奶又说:“从今天起,你每天中午不要回家,我送饭。如果我没时间,你弟弟送饭。”
父亲流泪了。平时回家,家里已是吃的极有限,就那么一小碗稀稀的粥,一吹三条沟,一吸三条浪。猛吸一口就可见底。我奶奶送饭,一定是勒紧了全家人的肚子,想方设法把最好的给我父亲吃啊!贫穷而又有志气、有尊严的奶奶,为我父亲的读书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还有爷爷、我叔叔姑姑,他们都把最好的无私奉献给了我父亲。
父亲发愤苦读,比以往更用功了。他要用行动让奶奶感到她的心血没有白费。
1960年,在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爷爷带着疾病,带着饥饿,带着对家人无尽的留恋,带着满心的遗憾离开了,一去不回,丢下了我奶奶和三个仅有十多岁的孩子。
丧夫之痛和艰难困苦没有压垮我奶奶,这个伟大而又执着的农村妇女,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更加坚强了。她忍住悲伤,坚持让我父亲读书。就这样,一直读到初中毕业。
父亲自小就通情达理,懂事孝顺。初中毕业了,任凭奶奶怎么劝说也不肯再读高中了。责任感驱使他必须要回报家人了。奶奶无奈之际,只得听凭我父亲的想法。
多年后,奶奶对我说起父亲读书的经历,言语之中总有那么一些遗憾。她常常说:“要是当时再熬一熬,你爹说不定有更好的发展了。哎!”接下来是一声声沉重的叹息。
我父亲呢,对于他的决定无怨无悔。谈起我家的过去事情,父亲总是感慨万千,他常常对我说:“老三啊,你奶奶为我读书付出了那么多,我回报的极少极少。真的对不起她啊!”每次说到这样的话题,他都百感交集,无限惆怅。往往说着说着,泪水就不自然地落下,打在我颤抖的心房。
父亲又说:“老三,你读书也不容易啊。你妈妈,你姐姐,她们都付出了很多。你以后不要忘记啊。不管你有没有出息,等她们老了,一定要对他们好啊。”我点点头。
父亲的读书历程是如此地艰难,和他的童年时代的生活条件相比,我们这一代人即便吃了许多辛苦,又能算什么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又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
今天的孩子们啊,在蜜糖中浸过,在幸福里长大。他们很难理解过去的岁月。只有像我父亲这样的年纪、这样的经历的人才会如此地难忘,如此地珍惜。正如张爱玲所说:因为经历,所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