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一座城市的记忆。
伫立于南京中华门城墙脚下,仰望这道历经六百多年雨雪沧桑的城墙。悠长而久远的城墙,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向我诉说着古都金陵的记忆。小小的我,安静地站立,肃然无声。
古城金陵肇始文明以来,历朝所修建的城墙,材料不一,高低不同,良莠各异。由于战争烽火,加之风吹雨打,兼有人为破毁,曾经绵延数百里、历时几千年的土墙石墙,很多已是不复存在,只留于典籍文章之中。极少残存的古城墙则是断壁残垣,满目沧桑。
我面前伫立的中华门城墙,当属明朝营造的城墙。
南京明城墙,在六朝建康城的基础上,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修筑而成。南京城墙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东有钟山为依托,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西容纳清凉山入城内,北有玄武湖为屏障,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
我并非建筑学家,无法用专业的水准、独到的视角、精湛的文字,去赞美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的南京明城墙。
这座始建于元朝末年、竣工于明朝洪武年间,动用大明王朝二十八万民工修建的城墙,历时二十八年终于完成。其格局完美、建制独特,直至今日,仍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据统计,至今完整保存的京城城墙竟达25.1公里。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公里,为世界历史之最。其雄伟壮观之极,令人感慨叹为观止。
伫立于素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美誉的中华门脚下,我聆听明城墙的诉说。她在诉说整个朝代的历史,她是明朝在南京留下足迹的记忆载体。
自1366年至今,六百多年间,古都金陵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靖难之役到双京制度,从郑和下西洋到南明政权,从两江总督府到《南京条约》,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中华民国建都,从南京大屠杀到江苏省会。六百多年的时光里,历史从金陵城上空呼啸而过,古旧宫殿应声崩塌,摩天大楼平地而起。唯有南京城墙却屹立不倒,几经风雨,陪伴这座城市见证浮世荣辱。
怀着敬仰之心瞻视中华门这座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沿着她方正平坦的台阶拾级而上,触摸着蕴含金陵温度的城砖,那青苍古老却又坚固牢靠、外迹斑驳却又承载记忆的城砖,在四月的杨柳春风中兀自静默。有的墙砖带有文字,虽已模糊脱落,仔细辨识却也有迹可循。刻字的明城墙墙砖在六百多年的风雨中见证了南京城市的诸多变化,繁华与衰落,战火与和平,孤寂与喧闹,已经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迹。透过它们,可以窥探到明朝兴亡盛衰;触摸它们,依稀感受到王朝的政治、建筑、文化等多元信息,历史也在沧桑岁月中悄然走来。
一个人,要有自己的鲜活记忆。而一个城市,一个和人一样有着生命的城市,也要有自己的鲜活记忆。
古都金陵的鲜活记忆,当之无愧应数南京的城墙了。南京城墙,是庇护金陵人家的屏障,是贯穿城市乡音古韵的文脉,是凝聚千年历史烟云的最淳朴最真挚的乡愁。
风雨沧桑六百载,举世无双一座城。
古老的明城墙,早已深深的嵌入南京人的生活,成为他们无可取代的历史符号和文化印记。她默默地记忆着南京城的风云变幻,记忆着南京栖居者的过往,记忆着金陵古都的厚重历史,记忆着南京城市的悠久文化,在面朝大海的崭新时代,带着春暖花开的希望,走向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