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廖天元的头像

廖天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6/02
分享

高成低就

高成低就

廖天元

新搬入的办公大楼背倚青山、面朝绿水,前面有一个草木浓荫的广场。办 公 楼 楼 层 不 高 , 共 11 层 , 造 型 方正、简洁,因周围没有更高的建筑,远望颇显气势雄伟。

我的新办公室在7 楼,临窗俯瞰,楼下广场尽收眼底。有一天,我在窗前眺望,竟然把广场有多少根柱子、多少座水池、多少棵大树,都数了个遍。倒不觉得广场的布置有多精巧,只是内心欣喜于这样的高度刚刚好。如果太高,广场上的景物便有些模糊;太低,人和景又拉不开距离,少了许多美感。

我曾经特别喜欢高楼,或者说是喜欢站在高处的感觉。有一年我到厦门学习,在网上浏览到当地十大标志性建筑后,邀请伙伴一起去世贸海峡大厦。这座以风帆为造型,并融入三角梅创意的建筑,以独特的风姿吸引着我的注意。如今,我已记不清当时站在海峡大厦哪一层,只记得伫立窗前,眼前的大海渐变成一条银色的带子,闪着幽静、神秘的光芒。眼前鳞次栉比的高楼,都渐渐矮小、隐没,最后被一片柔和的霞光笼罩。人声远去,车流远去,厦门这座充满激情的城市,一刹那变得安静、深沉。

站在高处,想起 《唐语林》 中记载的一段关于韩愈的趣事 :“韩愈好奇,尝与客登华山绝顶,度不可下返,发狂恸哭,为遗书。华阴令百计取之,乃下 。”如果属实,这事着实有些尴尬。这就不如杜甫了,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写实,不是浮夸。

人是感性动物,当下的处境会决定当下的心境。站在高处,人很容易心生豪迈之情。站在高处,也容易想起王安石,他历经沧海桑田后感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格局不一样,所谓站高谋远、高屋建瓴。因此,看待事物便有了上帝视角,对待事物便不会纠结于细枝末节。

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对站在高楼有一个极富启发性的描述:“我站在一楼,有人骂我,我听见了很生气。我站在十楼,有人骂我,我听不太清楚,还以为是他在和我打招呼。我站在一百楼,有人骂我,我根本看不见,也听不见。”稻盛和夫饱含深情地说,“一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缺乏高度,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将会不可思议。”

这段话出于 《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读罢,很受触动。但静下心来细想,理想丰满,现实却常常是骨感的。话听来入情入理,只是细品,却有些为难。饭要一口口吃,楼要一步步爬,有几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能达到那样的高度呢?要到达 100 层楼,必会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和忍耐。

多年后想起厦门,一个叫曾厝垵的地方让我念念不忘。那一日参观完世贸海峡大厦后,伙伴们说,要接“仙气”,更要接“地气”。于是,我们一路摸索到这个地方。曾厝垵被称为中国最文艺的渔村,名不虚传。

我们是夜间去的,五街十八巷里夜色撩人、灯火阑珊,各色客栈林立,各种美食荟萃,各种文化交织……烟火气、文艺气、历史气、闽南气,似乎哪个词都能挨上边,哪个都很贴切。我和几个伙伴逛得不亦乐乎,厦门在我眼里变得亲切和灵动起来。

如今想来,厦门的高楼曾让我惊叹,曾厝垵的烟火让我释怀。如果一个地方只有高楼,或者仅有烟火气,想必久则生厌。这样说来,厦门的世贸海峡大厦和曾厝垵就有了象征意义。一个给我们理想和格局,一个给我们现实和生活,两者相互映衬,彼此成全。这个世界始终如老子所说,辩证统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一个人的身上,是否也有一座高楼和一个广场?或许,理想的成长方式是:向上生长,向下扎根。每个人的灵魂该在高处,思想的根却应扎根泥土。

(该文2023.5.13刊发《中国劳动保障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