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孝武的头像

田孝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10
分享

立春随想

早知道您在今天到来!但当您真的降临的这一刻,我还是被一种莫名的情感所打动!似几份欣喜、有几份骚动!盼春之切让我醒来的很早,像与一位老朋友事先有约,凌晨五点钟就兴冲冲的跑到公园里去与她相会。立春的今天气温较之昨天似乎又降低了很多,寒气逼人,这样的温度给我的感觉是严冬仍然在这片土地上徘徊持续。公园里的人很少,霜雪洒满地面,放眼望去所见的花草树木与前些日子并无什么变化,似乎还都沉睡在冬日的长梦中,用沉稳和冷静与严寒做着顽强抗争,丝毫未有逢春复苏之意。

立春这个节气排在二十四节气之首,她的到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过去,风和日丽、生机勃发的春季降临,尽管今天公园里并未呈现任何关于春天的气息!我边走边想,有些事物来时无形,却思之有意,譬如这立春。昨天的寒冷仅是寒冷而已,但今天的寒冷却可以谓之料峭!如将昨日之寒称之料峭,虽不能说没有文化但至少是不谙中国文化。今天之风虽寒却可以谓之春风骀荡,如将昨日之风亦称之谓骀荡,在汉语修词里就是明显的用词不当了!至此您是不是觉得立春这个节气已经被文化力量所固化横亘在冬春之交,她的到来竟是如此的蛮横和无理,根本无关人的感官和自然界的变化。如果没有深入的思考,您很难感受到文化的无形力量,她不仅可以滋养和塑造一个民族;同样还可以绑架和驭使一个民族!

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周而复始,理论上本无先后可言,但古人认为万物生发于春,长之于夏,收之于秋,藏之于冬,因此将春定为四季之首,且煞有介事的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理论渗透到每个世人的思维里。我觉得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还应怀有更多的期盼之意。其一,历史上我国一直处于农耕社会,物质困乏,生活贫困是社会的常态。王小波在《人性的逆转》一书中说“贫困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他对中国社会历史有着精深研究后而得出的深刻见解。物质困乏的冬季寒冷、饥饿、疾病和痛苦一直威胁和折磨着中国古代的下层劳动人民。歌剧《白毛女》故事背景为什么选在大雪纷飞的年关,这与寒冷和饥饿是冬季的主题不无关系。漫长的冬季把社会底端的很多人拖到了饥寒交迫甚至是死亡的边缘,而此时春天的到来让严寒褪去、万物复苏、气温升高、食物降临,得上苍之护佑,脱万痛之源末,人们对立春岂能无期盼之意!其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春天播下种子就可以盼来秋天的收成,不管当下生活再苦只要播下了种子,日子就有了希望和奔头。人不正是生活在希望之中吗?希望有时比物质条件更具有力量,她可用柔弱的双手扶起在黑暗、痛苦和迷茫中挣扎的生命,引领他们度到彼岸。世上多少成功的事例都以苦难艰辛、玉汝以成的方式印证了希望所具有的强大生力。其三,冬天的世界是灰色的。北方大地放眼望去树木是灰色的,枯草是灰色的,大地是灰色的,有时天空的颜色也是灰色的。灰色这种让人颓废、沮丧和烦躁的单一色调压抑着人们的情感,让生活失去了激情和颜色。在这样低沉的色调中生活了几个月,人们也许再也无法沉默和忍耐,每个人的心灵都需要用叶子的翠绿、花朵的鲜艳来打破这个沉闷的世界。其四,春季不仅具有生发之机,更有唯美之道,这一点是非常符合中国文化气质,特别受到中国文人钟爱和追捧。万花之艳、春水之波、相思之愁、离乱之苦、佳人之犹、才子之情、风流之韵,无不被文人墨客富之于情,掬来入笔。没有了春季中国文化的长廊上会出现多大的空白,会暗淡多少才情和诗意,只要略读过唐诗宋词的人都会有所体会。

我对立春是怀有特殊的感情的,这一份淤积的情感一直埋在我内心的最深处,几乎不敢回忆和触碰。这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祖母还健在。祖母生活在河南省台前县农村的老家里,当时生活十分贫困,与现在生活的条件相比称之为恶劣都毫不过分。祖母居住的房屋没有任何保温设施,屋内外的气温基本没有差别,自身体温是对抗寒冷最直接方式。每年到了最寒冷的日子房屋里冻的让人无所适从,对此在七、八十年代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会有切身体会的。当时祖母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为了御寒终日裹在厚厚的棉衣里,行动十分不便。由于天冷水缸里的水被冰封得很厚,每次用水都必须用舀子先将冰砸破才能取出冰冷刺骨的水来。屋内唯一的取暖设施就是煤球炉,但是煤球炉使用是十分危险的,那时候农村为了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是时有发生的。当时,我虽然已经参加工作,可凭我的能力还无法改变她的居住条件。每到冬季到来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祖母的生活,时刻挂记着她羸弱的身体和行动不便跌跌撞撞的生活在寒冬中的每个细节。然而更令我担心的是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天气这么寒冷祖母在如此寒冷的条件下会不会生病呢,能不能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因此,那些年每当冬季来临我的心情都会变得异常抑郁和沉重,就我本人而言不仅是不喜欢而是憎恨冬天!每当春天来临,天气变暖我都会长松一口气,为祖母又走过了人生的一道坎而暗之庆幸!后来尽管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祖母年事已高冬季的严寒仍对她身体有很大的损害,我对她的挂记和担心一直没有放下直到她九十一岁高龄去世。长达十几年关于寒冬的担忧与困扰象一根冰冷的铁链深深勒入了我的肌肤,没有谁比我更知道立春的意义!

就立春这个节气而言,其文化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因为二十四节气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界斗争的结果,是文化的结晶,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日历表上虽然标出来了立春的具体时刻,但那不过是历法的推演给出的数值结论而已,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再者天地之大,俗尘渺渺,岂能工于如此之精巧!想到这里我突然被“文化”二字所困惑。百度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文化”解释有三层意思: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三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从定义上看如我等愚钝之人尚能理解,但由“文化”二字派生出来的一词就很费解了,这个词就是“文人”。什么是“文人”呢?有一定文化,能识文断字者?这种解释未免太低俗了!异装奇貌,手持毛笔,装模作样,乱涂乱画者是文人?但看其作品及造诣确实与文化没有多大关系!文人是指知识分子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细细品味总觉得知识分子这四个字份量太过轻佻,托不起“文人”二个字的厚重和内涵。那“文人”当如何解释呢?当代著名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作如了如下定义: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由此观之“文人”这个称谓是有硬性条件和极高水准的,绝非寻常即可称之,随便即可当之的。

大概越是富有内涵的概念越具有多重性,就像世间的宏大之物处在不同的视角会观察到不同的景像一样。张修林先生对文人的定义不可谓不准确,但作为文人的气质要求却未曾提及,文人不仅要有学术上的标准更要有气质上的认同。其一,“文人”的称谓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认同的产物,换句话说是“文人”应该是社会推崇或者是众人推荐的荣誉性称谓,非是自鸣得意自我加冠的光环和头衔。一个人即使文化成就再高,完全达到了张修林的文人标准,开口自称“文人”,也缺少了必要的谦逊和羞涩,失去了基本气质。其二,古有文人风骨之说,文人要溶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血脉,突显民族气节和骨气。像历史上的文天祥、谭嗣同等英雄人物在紧要关头是能挺身而出,置生命与不顾而担当大义之人。当今社会上打着文化的旗号而专门谋利者,为了蝇头小利而蝇营狗苟者,赤膊上阵、出卖人格、不惜丢掉尊严者,甚至化身小丑、杂耍演戏、讨利欢心者不可谓之文人,这种人丧失文化气节,毫无文人气质可言。其三,文化气质来源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终年徜徉,内外兼修的人格性结果。对此,作家梁晓声有四句话作了高度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即便一个人达到了张修林的文人标准而做不到以上四点同样不可以文化人谓之!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在这个立春之日,我一个本与文化无缘之人竟矗立在料峭的春寒中思考起了文化,颇有几分搞笑的意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