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孝武的头像

田孝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08
分享

心之能悟则开卷有益

我自幼不喜欢读书,好像天生对文字有种排斥感,觉得在没有任何处世必要的状况下去阅读一串文字是徒费脑力的事情,就像一个好端端的人非要他去负重走路一样。小时候看小人书我从不阅读文字,厚厚的一本书很快就能翻看完,但看完一遍后我还会接着再翻看,有时会一连翻看几遍甚至是十几遍,津津乐道,痴迷至深。直到现在我都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有很多次我在伯母家翻看小人书,母亲几次前来叫我回家吃饭我都执意不回,好像受心灵驱使务必要获取一种满足,否则心情就会为之不快。由于我不喜欢阅读文字,小朋友们时常嘲笑我不会看书,他们认为这么乱翻是不能看懂内容的,着实滑稽可笑!这种翻看小人书的习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以致于多年后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想为当年的行径找到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近日这个多年的疑窦似乎找到了解答。

“小人书”也称小画书,通行的称呼叫连环画,盛行于七、八十年代,是当时儿童的重要阅读资料,被视作启蒙读物和智力开发图书而广泛流传。因此,那个时候相互借阅、传看小人书是极为流行的事情。而现在小人书就像曾经点缀过夜幕的明星溘然隐去,追忆、怀旧和惆怅成为了一代人的永恒心结!小人书作为承载和记录故事信息的载体与单纯的文字书籍是不同的,当然与现代的视频影像作品就更为不同了。我认为单纯的文字书籍是没有声音的语言诉说,视频影像则是整体性连贯的场景再现,均是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只要观阅者气定神闲,便可以观而有得。小人书的表达方式则就完全不同了,它需要用简约、固定、有限的单个画面来展现一个跨越时空的场景,更为其难的是要在单支的画面中赋予人物特征和时空氛围。小人书绝大多数都是作者用硬笔速写而成,了了数笔就将情节交待的淋漓尽致。它的难得之处至少有三个:一是概括提炼之难。作者首先要读懂文字,全面深入的掌握要表达的内容,然后集思精巧,揣摩忖度,何人可取、何物可舍、何情要加、何意要减才能形成概念,概括提炼出画面设计。这是一个把意识转化成图形的过程,属于创新和创造。二是审美取向之难。小人书画面制作必然融入作者的审美和个人品味,创作出来的画面要形神兼备,繁简得当,合乎情理,同时还要趣味浓郁让观众认可和接受。这一点与施耐庵写《水浒》时为揣摩108个梁山好汉个性先绘画人物再文字塑造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是速写成作之难。书中人物之精美绝伦且不必论,仅说同一人物处在不同的页面,有着不同神态、姿势和服饰,读者自第一页见到直至结束都会不假思索的认出是同一个人物来。作者凭借的仅仅几个线条竟能表达如此之精准,我没有研究过绘画故无法对此种技能做出估量,但自我感觉应该具有相当的难度。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传统图书、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很多都被制作成小人书。打开小人书就如同进入了奇幻而智慧的殿堂,书中的人物车马、征战沙场、妖魔鬼怪、花鸟虫鱼、山川河流、舞榭歌台等无不拈来入画,琳琅满目、栩栩如生、天工巧夺。正是这种多彩的艺术造型深深的吸引了幼年的我,它给我带来的情趣和钟爱远远超越了文字,甚至超越了故事情节本身,让我流连忘返,陶醉其中。这种阅读小人书的方式和理念应该是非常受现代的教育所推崇的,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引导性,阅读者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观看图画而联想到人物的气度和故事的发展,不仅可以开发大脑灰质,还能潜移默化的进行审美培养,甚至读者可以不受故事情节的拘泥,放飞思维把精神推到不受约束更高的境界。

谈到这里探究“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的含义似乎成了不容回避的问题!我查了一下《词源》其解释是:开卷即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即好处,意思读书总有好处,用于勉励用功读书。其出处是宋朝的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从“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基本意上理解,开卷指的是阅读文字之书而非是观看图画之书。在我国社会里只会观看图画也许是不入流的为古人所不齿,甚至认为根本不是读书。据我所知古之文献中除《山海经》是图画书籍外其他配图确实较少(绘画书除外)。小时候我只观看图片而不阅读文字的做法,尚对今天我的工作和生活还有所裨益的话,应该与“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的本意并无干系,由此看来这穿越历史的精辟词组表达也有不到之处了。多年前我阅读过季羡林老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即是《开卷有益》。季老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读书的必要性及其益处,其论说风趣,言之入理,颇能教育引导青年人励志求学。为了探寻这个问题,昨天我又找到这篇文章重新温读了一遍,这次思想落差却非常之大,感觉该文不象印象中论述的广博和深入,有许多值得商榷的观点都没有提及,很有着眼个体发展和当前利益的感觉,未脱去利己的实用主义之嫌,让我无法倾服。旋即我想到读中学时候曾经作过一篇题目为《开卷未必有益》的作文。文章的内容虽然现在已记不起来了,但文中我以中学生的思维提出“阅读不良书籍会败坏人的心性,绝不会与人有益”的观点却未能忘怀,岁月渐老,人非少年这观点的正确性至今仍未让我产生怀疑。那么“开卷有益”价值在哪里呢?文化也许从来都不是僵硬的文字和书籍,而是鲜活的思想和灵魂,它本身就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究,在给予你智慧和滋养的同时会带来困惑和迷茫。

近日,我在闲暇时间翻读《传习录》一书,其中王阳明先生的一段话:“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一直琢磨不透,不知道他要通过这句话阐述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原本像我不能理解的东西是很多的,但突然对未解之事产生兴趣并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就颇有意思了!带着这份不解和困惑我开动着笨拙的脑筋机器在旷野里不断奔跑,痛苦的思索冲破了重重禁区,让我对“开卷有益”这个成语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

王阳明先生这句话的深意姑且不谈,在探求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有两个文化问题给了我双重炮击。自己仿佛被所知不多的文化贩卖,一下子扔在了不知方向的无人区内,上当之深几乎要我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当然,我自幼就不喜欢读书,直到现在把文化和识字的概念都不能理清,故能颠覆我认知的问题对许多有学之士而言可能只是文化常识。第一个问题缘于“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孔子。孔子不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的历史并不始于孔子,相反孔子只是一个传播者,故他提出“克己复礼”,克己即约束自己,复即恢复。礼:即本指西周奴隶制的礼法,泛指古代社会的法则、礼仪。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都符合礼制这是孔老夫子的主张。第二个是老子不是道教思想的创始人。“道教”的出现是老子之后几百年的事与老子和庄子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东汉汉安帝元年即公元142年,张道陵综合了道家理论、民间方术和神话传说等内容创立了道教。因为道教大量借用了“道家”的哲学思想,所以把老子奉为本教的祖师,他是在借用名人的名气来为自己充门面,提升学术影响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非常不符合治学精神的。自幼所闻所见“子曰诗云”的句子多出于《诗经》《书经》(即《尚书》)《仪礼》《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我以为六经为至圣先师孔子所著,原来并非如此!它仍是经夫子删述和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来自于先古。懵懵懂懂的开卷竟让我搞乱了方向,把文化的根源都弄错了,由此看来“开卷有益”的正确性确需商榷!想到这里我很为自己小时候只看图片而不阅读文字而庆幸!甚至为自己不曾读过很多书而得意!

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寻根问祖的文化根源对我们有用吗?老子、孔子对我们真的那么重要吗?二是如何才辨别书之良莠做到开卷有益呢?恰好这正是王阳明先生“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能解答的问题。这句话的大意是“与其掘一方数顷之大却没有源头的池塘,不如在有活水的地方深挖数尺掘一口井,井水源源不绝,自然生生不息”。王阳明先生不是做打井生意的,更不是种地的,他的“数尺有源之井水”绝不为取水灌溉所用,其所指乃是文化的源头。文化的根源是我们民族胎心脐脉,蕴含滋养着民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决定着我们的价值取向,让我们铭记从哪里来,知道要到哪里去。不知道文化根源也许就很难真正知道我们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也许很少人思考,但如果真要静心冥思一下自己除了满脑子的私欲以外还所剩有几,如不如当前漫天飞雪的柳棉杨絮都未可知!那么如何才辨别书之良莠做到开卷有益?这个问题似乎更好回答简,只要找到了文化根源就找到精神的起点,自然就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读好书则如饮甘醴有益身心,读不良的书则能引以为戒亦有益身心。

故言心之能悟,则开卷必有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