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战旗的头像

田战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16
分享

陪母亲卖玉米

陪母亲卖玉米

母亲年龄已经七十拐了弯,但自从二十多年前我们家搬进了城里,每逢麦收秋收季节,母亲总要和邻居一些妇女们搭伴去城外捡拾田里收获后遗留的果穗。毕竟年纪大了,我屡次劝她不要去了,但她总是不听。我想这和母亲一贯的勤劳俭朴还有身体好是分不开的。

母亲每年捡拾的玉米果穗不仅满足了家里人喝粥用,有时候还有些剩余。去年秋收季节,家人阻挡不住,母亲还是和几个邻居去了地里。到了今年春天,加上亲戚送的,家里足足剩了有百余斤玉米。天气逐渐变热,玉米容易生虫子,而且占地方,母亲就决定把玉米卖掉。

不喊我们帮忙,母亲就自个一袋子一袋子把玉米从屋里搬了出来,又戴着老花镜对里面的杂物捡了又捡,用簸箕簸了又簸,整得粮食干干净净,生怕卖的时候买主会说些什么。其实,我知道很多人卖的粮食都是很脏的,甚至有些人还故意在里面添杂质,以增加重量。但母亲从不那样,我们家的粮食我认为质量从来都是最好的。

玉米收拾干净,母亲扎好袋子,决定把玉米称一下。母亲说现在的收购贩子都精明的很,故意压你的重量,咱们称一下心里就有了底儿。我和母亲用家里的木杆称称了好几称,加在一起,玉米正好130市斤。

收购玉米的摊点离我们家大概有四五公里,母亲本打算自己蹬着三轮车去,我坚持要开车送她去。母亲有点怜惜地说:“那来回不又得几块钱油钱。”我说我们没事的时候还开车兜风呢!就当是带你去外面转转。母亲这才答应。

来到粮食收购点,我把玉米搬到他们的地磅上称重,数量显示64公斤。母亲不太乐意了,坚持和摊主理论,说怎么能和我们在家称的一下子差了两斤呢?摊主说称量总是有差别的,他当然要按他们称的算。母亲则有些不服,最后在我的劝阻下,她才算默认。随后,我走出磅房,母亲在后边结账。一会儿母亲手里拿着钱也走了出来,见到我问:“你算算咱的玉米该多少钱?”我掏出手机,0.85元一斤,128斤,108.8元,并拿着手机让母亲看。母亲一看,这次真的不高兴了:“只给了我108块,还差8毛钱,不行!我得找他们去,什么事总不能咱都吃亏吧?”

按照四舍五入,摊主也应该加一元。这次双方没有争执,他们给母亲添了一元钱。

上了我的车,母亲二话没说,就把那红红的一百元票子递给我,边说:“这一百元给你吧!给车加油用。”我很是惊讶,连忙摆手说:“不要不要,我有的!”见我不接钱,母亲还是把钱放到了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下边。

从地里一个个捡拾农民收获落下的玉米穗,到蹬着三轮车运送到家,到晾晒,到手工脱粒,到清理杂质,再到今天售卖,和摊主讨价还价,拿到这100元玉米款,要知道母亲要经历多少的周折啊!但她就这样毫不犹豫地给了他的儿子。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然后把节省和争取的一切都无偿地奉献给自己的儿女,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普天下所有最无私最伟大的母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