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战旗的头像

田战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23
分享

以前的钱

一次和人闲聊,谈起物价上涨,谈起过去和现在钱的问题,不由使我回忆起以前有关钱的一些事情来,顿时有些感慨万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外公在县农场当工人。据母亲说,外公的工资每月只有26元钱,而且一领就是十几年。也就是这区区26元钱,外公用它支撑起了一个家。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知外公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八十年代,我上小学,记得我用完的作业本整整集攒了一篮子。后来村里的“代销点”收废品,我挎着那篮子作业本去卖。路上遇见一小伙伴,对我羡慕地说:“这一篮子准能卖两毛钱!”我当时听了很高兴。可是到了代销点,他们一过秤,只给我9分钱。既然挎来了,我还是决定卖掉。代销员数给了我9分钱,差一分还不给一角!还有一次,我到集镇上买图书。买完连环画,剩余的钱我放在自己用语录外皮做成的钱包里。谁知没大会儿,衣兜里的“钱包”竟不翼而飞。它显然是被一起拥挤着买图书的孩子偷走的。我不禁痛哭流涕,要知道我的损失有多惨重?——人民币3毛钱。

记得我刚上中学时,每天中午的菜票只有2分钱,一星期的菜票花销也不过两角钱,这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难以想象的。还记得进入初中,我第一次交的学费是10元钱。而当时任我们语文课的一位姓秦的老师,他不辞劳苦、每天来回奔波20余里的月工资只有37元。父亲认识一位干部,还是乡里的副书记。一次,他上高中的女儿要交120元的学费,这位书记幽默地说:“得赶紧回家,我怕孩子他妈听说这120元,一屁股吓瘫在地上……”可是如今,人们早已对动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学杂费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我从来不吸烟,但对小时候曾经盛行在农村的香烟品牌记忆犹新:大刀、金钟、火车头、大前门……都是一角多钱最多不超过三角钱一包的香烟。还有一种“秋叶”牌的香烟,8分钱一包,人们称作“一毛找”。买烟的时候,人们往往掏出一毛钱,要一包香烟外加一盒2分钱的“安全”火柴。父亲有一次从外面带来一包“进口”香烟,说是2元钱一包呢!让给我的一位大伯吸,大伯高兴地说:“那得尝尝,一毛钱一根哩!”到现在,从城市到乡村,别说几毛,就是两元钱一包的香烟都极少见了。

九十年代初,我开始参加工作,上班第一天,负责人告诉我,月工资一大张吧!也就是一百元,我还挺满意。当时我家建房用的“大工”,日工资也不过6元钱,但那已经是“高收入”了。一次,我代一同事领工资,180元装进一个大信封里,我掂着感觉沉甸甸的……

时过境迁,现在的情况已远远今非昔比。当人们抱怨物价上涨的时候,我觉得更应该看到物质生活的丰富,看到人们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认识一位技工师傅,年龄不到30岁,月工资已领到4000元。即使这样,他还牢骚满腹:“一天没有50元钱,我们一家三口是过不去的!”我想就是每天花销50元,每个月不是还有2500元的剩余吗?

想想以前的钱和那时候的苦,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应该感谢这么多年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感谢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虽然物价是上涨了,但大家的生活水平毕竟是大大提高了。仅凭这一点,我们都应该感到高兴和知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