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战旗的头像

田战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13
分享

拜年

跟长大后是不一样的,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

我在农村长大,那时候总觉得冬天很冷很漫长,总盼望着冬天早一天过去,新年早一天到来。过新年就可以放鞭炮穿新衣,还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了。

不过,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小时候的拜年。

大年初夕,玩的很晚了才上床睡觉。可睡了没大会儿,自己就被远远近近的鞭炮声吵醒。虽然还是五更,但人们已经开始吃大年饭准备拜年了。内心的兴奋总能让我战胜双眼的疲惫,然后起来放鞭炮、吃饺子,再然后就是和大人们一块儿到村里拜年了。

当时父亲在外面工作,春节常常值班。我的伯父是个乐观开朗、爱热闹的人,于是很多时候我都是跟着伯父去拜年。除了我,我们的拜年队伍里还有我的妹妹、堂姐、堂兄们……

拜年当然是给长辈们拜,偏偏我们的辈份又很小,所以在村里要拜年的人家很多,少说也有几十家。

这时候天还不亮,但家家户户却已是大门敞开,灯火通明。大街上来回穿梭着拜年的人们,有的两三个一伙,有的三五成群甚至更多,我们的“队伍”夹杂其中。伯父领着我们走进一家,不管看没看到人,伯父总要喊上一声:“××爷,××奶,新年好啊!给您拜年了!”见到人后,就下跪磕头。说是磕头,其实就是单膝着地低一下头而已。前面有伯父跪下了,我们在后面总不能一个个傻乎乎站着,于是也不得不急忙跟着“蹲”下。往往是“蹲”过××爷,再接着“蹲”向××奶。有些长辈们很客气,一边赶忙搀扶一边说:“来了就好,磕啥头?”礼节性的劝阻一下;有些则直人快语:“既然来了,那就磕吧!”“磕头”完毕,男主人会掏出香烟给大人们敬烟,女主人则乐颠颠地抓出糖果、核桃之类的发给孩子们。我们自然也不谦让,一起拥上去,纷纷伸出小手……

一个近千口人的村子,虽然不大,但这么一家家走下去确实也是个苦差事。然而我们从不感到累,因为有不断使衣兜鼓起来的糖果、核桃在激励着……当然激励我们的也不单纯是这些“战利品”,最主要的还是心中过年的那种兴奋劲儿。

拜年的事,伯父看得很认真,要是到了哪家没有开门,或者没有见到该拜的人,伯父则会带着我们折回去给补上。一个村子这么走下来,天往往已经大亮。伯父说:“拜年讲个礼尚往来,你给人家的老人拜,人家才会给你的老人拜。”伯父说的没错,每次拜完年,见到祖父祖母他们,常听二老念叨起:今个早上谁谁家的人已经来过,谁谁家的人还没来呢!

拜年,不仅促进了尊老敬老之风,而且加强了人际交流,密切了人际关系。

乡下过年为什么更有年味?其实更多的是它蕴含了浓浓的人情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