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地处豫北平原,境内除了大伾山、浮丘山、同山、象山等几座小山外,整个区域基本上还是地势平坦的,要不怎么叫平原呢?
殊不知,曾经的浚县却是一个有山有水,也可谓山水“甲天下”的地方。有山容易理解,大行山余脉,地壳运动,平地突起。但说起水,历史上的浚县可不是仅仅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三条河了。单看浚县的“浚”字就与水有关,这个“三点水”偏旁也不是凭空出来的,而且浚县大量的村庄地名也与水有关,从南到北,堤壕、田堤、张堤、胡岸、杨堤、河道、咀头、曲河、了提、打鱼庄、下河里、湾子、临河、直到善堂东北的东、西海头,还有城东的紫金湖等,其实这海头的海也是类似“湖”的,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及流经我们浚县的母亲河——黄河。
据史书记载,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古黄河从浚县西南的宿胥口今堤壕村第一次决口,然后汹涌的黄河水咆哮着向地势偏低洼的东北方向滚滚而去,一路肆虐漫延,直至流到今浚县东北的东、西海头村,流出浚县,正好从浚县的西南角流到了东北角……然后流进内黄、濮阳,最后经山东、河北注入大海……
其实,说宿胥口是黄河第一次决口处,并不准确。按“大禹治水,至于大伾”的记载,大禹治水显然远远在此之前,难道那个时候黄河泛滥不算决口吗?不算决口又是什么呢?但不管怎么说,黄河自从周定王五年从宿胥口决口后,就与浚县搭下了不解之缘,据大致推算,此后的两千多年间,黄河的决口有七八次之多。作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究竟带给浚县的是福是患,是很难用一句话说得清的。
显而易见,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水的,尤其在那个刀耕火种的落后的原始社会,尽管会面临水患,但人们为了取水方便,还是养成了择水而居、邻水而安的习惯,这也是人们为什么要选择河岸、山区山沟而不是山顶居住的原因。
当初,肆虐的黄河水从宿舍胥口决口后向东北流去,因为是地势相对平坦的平原,可以说是没有固定的河道的,只能是哪里低洼向哪里流去。况且是决口,河水是不可能完全按照固定的河道流的,完全按照固定河道流动,还算决口吗?那个时候应该也没有什么固定河道的,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世上原本没有河,水流的多了,便有了河。那么古黄河究竟曾经流过浚县的哪里呢?因为黄河水总是携带着大量泥沙,可以说凡是有沙土的地方就是黄河流过的河道即黄河故道。过去的王庄镇南部有几个沙地村,应当也是黄河流过留下的痕迹吧!
另外,经笔者初步了解,浚县善堂东从南到北的一些村落基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些村落西大都是黄土,而村东多沙土,就是这些村庄当初多居黄河西岸即左岸的原因,而这些村东从南到北长长一带即是黄河故道了。
因为黄河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后来黄河改道退去,留下来的沙土虽算不上肥沃,却非常适宜种植花生、红枣、西瓜瓜果等,于是特别是解放后,附近群众开荒拓田,使昔日的大沙窝如今已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而且除了黄沙,黄河还携带一种黄胶泥土,适合制作陶器、泥塑等,小河瓮城的陶器、杨纪屯的泥咕咕等都是取自这一材料,除了饮水和灌溉,显然这些都是古黄河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吧!
当然,因为是决口,黄河给浚县带来的水患自然也不可忽视。废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的临河城,与浚县紧依的今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其消失相信都是古黄河泛滥的结果。
前些年,浚县水利部门又实施了“引黄入浚”工程,将黄河水引进浚县境内用于地方农田灌溉等。于是有人感叹:退去800余年的黄河水又回来了!毕竟是黄河流域,毕竟是母亲河,由此看来,浚县与黄河“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注定是绵绵不绝,世世延续的……
写于2024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