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河南与河北两省的分界河,尽管现在看似是漳河,但窃以为最早的时候,理所当然还是黄河。一是黄河要比漳河大的多;二是这个应该也是按大致方位划分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浚县及豫北不少地方地处黄河以北,为什么都归河南呢?
其实,历史上的黄河在浚县及豫北大部分地区都曾经流过,而且几经改道,谁敢说浚县就一定在河之北呢?
要说历史上黄河与浚县也真是有缘。一是存在时间长。据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决口是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从宿胥口(今长屯堤壕村)决口,到1194年断流改道,可以说在浚县几乎整整流淌了1800年;二是流经地面广。西南至宿胥口,东北至南淀头(今善堂镇东海头村),黄河正好从浚县的西南角流到了东北角,真是与浚县充满了爱恨纠葛。
黄河决口泛滥,除了给地方带来了洪水,同时还裹挟着大量泥沙即黄沙,这也是黄河与其他河流所不同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其实源头还是比较清澈的,但流经黄土高原时,由于土质松软,加之落差较大,便冲击并带走了黄沙,河水也因此变成了混浊的黄色,黄河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由于携带着大量的泥沙,黄河断流干涸后,便留下了大量的黄沙,也留下其流过的独有印记。浚县地处华北平原,土质原本以黄土为多,沙土基本上是少见的。但凡是黄河流过的地方,便会留下黄沙,而有黄沙的地方,则黄河一定曾经流过。
浚县善堂镇东部自南向北长长的一带,自古就是一个被称为“沙窝”的地方,而这里无疑就是黄河故道了。村民们没有高深的文化,不可能雅称那里是故道,而一直以来俗称“沙窝”,即沙土窝里的意思。
被黄沙覆盖厚厚一层的黄河故道,土壤虽然没有多大肥力,但自古却生长着或野生或人们种植的槐树、杨树乃之野果树之类,从而形成了一大片林区。当然这些林区也是按地域划分,各有其主的。记得我们村就有曾经有一片上百亩的树林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村没山没水,但我们有这片树林子,也就是这一片不起眼的树林子,却几乎为曾经的老乡们提供了“衣食之源”。一到了农闲季节,人们就会或扛着工具或拉着平板车或使着牲口车,走进树林里拾柴火、搂树叶、铲茅草……人们也因此有了烧火的柴禾,有了喂牲口的草料……当然,林子里的树木人们也会用来造家俱、建房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相比那些什么也没有的地方,我想老乡们也正是因为那片属于他们的树林子,才有了更稳定的生活……
除了树林,记得小时候“沙窝”里还有很多大大小小、或长或短、或高或低的沙丘。其中最大的“沙丘”就是位于内黄境内与浚县毗邻的颛顼帝窖陵了,人为加上风吹的作用,曾经足有几丈高。关于二帝陵还有一个美丽故事,传说颛顼生前要求后人在自己死后葬在一个“有山无石,有河无水”的地方。大臣们走遍了全国各地,最后来到这里,见沙丘有的高达几丈,象一座座小山,而向东看去则是干涸的硝河,正好符合颛顼所说的地方,他死后也就葬在这里。后来他的侄子帝喾也随之被埋在了这黄沙之中,合称二帝陵。那些沙丘上虽然没有种庄稼也无法种庄稼,却也生着槐树、荆棘等多种树木植物,同树林子一样,成为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从我记事起,所谓的“沙窝”就是有树林有沙丘的那个样子,也可以说自从黄河改道离开以后的千百年来应该一直是那个样子。然而,自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随着人们开始退林还耕,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在黄沙之上种植了适宜生长的花生、西瓜、辣椒等农作物,以追求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同样从上世纪末开始,由于房地产开发的方兴未艾,黄沙成了人们盖房子的重要建筑材料,仅仅几年时间,在那里千百年的沙丘也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一车车的黄沙被售卖、运走……
黄河退去以后,除了留下黄沙,还给浚县留下了一些“湖”。由于地势低洼,加之雨水蓄积,河水常年没有干涸,便形成了不流动的湖。浚县城东的紫金湖、善堂镇东海头与内黄北海头之间的“海”,皆可以说是黄河留下的痕迹……
岁月如水,如今黄河已经离去800余年,黄河与浚县的爱恨纠葛也算是告一段落,黄河在这里泛滥的历史也相信一去不复返了,黄河的痕迹也终将化作历史云烟,唯有留下的关于黄河与浚县的故事,只能任凭后世不断地演绎和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