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受安阳市作家协会的邀请,我有幸与安阳的作家朋友一同走进原安阳县西部山区(今划规安阳市殷都区)对跃进渠进行参观采风。相比如雷灌耳、闻名遐迩的红旗渠,说起跃进渠,可谓是一个“隐忍”的工程,以前真是闻所未闻。殊不知,它就是安阳市红旗渠的“姊妹渠”或者说是原安阳县的“红旗渠”,虽然工程量与红旗渠相比稍有逊色,但论建设难度,窃以为完全可以与红旗渠划等号甚至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活动中,我们先后到跃进渠红色教育基地、跃进渠纪念馆、红旗渡槽、九拐十八盘山路、群英渡槽及漳河湿地公园等处参观采风,所到之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田里的禾苗庄稼生长茁壮,路边的池塘里不时传来几声蛙鸣,让人不由想起辛弃疾的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孩子们在浅浅的河水中戏水玩耍,也分不清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躺在河边帐篷下的躺椅上纳凉;路过的都里镇等乡村建设方兴未艾,房屋鳞次栉比,街道漂亮干净,让人耳目一新;街道上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繁华热闹,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西部山区给人们展现的无疑就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一路上我在想,这一切都应该是拜跃进渠所赐,离不开跃进渠引来的漳河之水的恩泽和滋润……
水是生命之源。而昔日的原安阳县西部山区十年九旱,因为缺水民不聊生,苦难成渊!原本靠天吃饭的山区居民,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平时都要历时半天、一天翻山越岭徒步几里、几十里去打水,纷争械斗、跌伤摔亡时有发生。遇到干旱之年,井塘干枯,禾苗枯死,播种无望,民众只能流离失所,逃荒要饭,以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卖儿卖女,人相为食……无情的旱魔把灾区活活变成了人间地狱!千百年来,灾难深重的民众仰天悲叹,煎熬苦等着历史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劳苦大众摆脱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但兴修水利,解决旱涝灾害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快,在农民代表马吉梅的提议下,“引漳河水,灌安阳田”,修建一条水渠的议案被列入日程,也几乎一声令下,一场烘烘烈烈的修渠运动拉开了序幕……没有工具自己带、没有设备自己造、没有技术自己钻研、没有资金自己筹集!那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但那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没有国家扶持资金的情况下,英雄、顽强的原安阳县数万民众硬是举全县之力,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从一根钎、一把锤子,从一个窝窝头、一碗水做起,抱着“就是用手抠,也要修出一条渠来!”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硬是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野沟中,劈山开渠、凿隧洞、架渡槽,与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在建设中,民工们搭工棚、住窑洞、宿山崖,不畏严寒酷暑,以惊人的毅力和战斗精神,削平钻透了一座座山峰。同时,也涌现出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先进共产党员,在他们当中,500余人致伤致残,108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58年至1977年,英勇无畏的原安阳县人民投工3818万个、投资5300万元,历经近20载的艰辛建设,全长987公里,凿通隧洞149个,修建桥、涵、闸、渡槽等各类建筑物863座,总工程量100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0.5万亩的又一条工程浩大的“人工天河”跃进渠开通了!在太行山东侧,如同红旗渠一样,它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在悬崖峭壁之上,奔腾跳跃,盘旋回转,滋润着乡村与城镇,山野和田园……跃进渠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原安阳县西部山区7个乡镇8万人的吃水难题,也改善了那里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防洪抗旱能力,而且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长远的战略意义!
当然,跃进渠留给子孙后代的不仅仅是它本身这一巨大的物质财富,更有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跃进渠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精神财富更伟大更宝贵。在未来的征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子孙们拥有、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精神,那么又有什么可惧怕?又有什么不可以战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