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每天在路上来来往往,看到那些上学的孩子,容易想起老师与学生,容易想起知识改变命运,心中升腾起一种向上的感觉。人这一生除了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外,还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和教育。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犹如黑夜里看到一盏明灯,给人光明和希望。
那雪白、圣洁的片片梨花,清凉、透明的悠悠渠水,那富有灵性的松枝柏枝,那情趣盎然的虫语鸟语,那令人百走不厌的田坎,那大告河畔上婀娜多姿的垂柳,时常在眼前,时常在耳畔,时常在心中,时常在梦里。这是每个盘中学子心中最难忘的记忆,对于一个农村小学生来说,能够考取盘中,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在我还没有进校之前,就听到教我的小学老师告诉我,盘中被誉为“松桃的黄埔军校”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是一所了不起的民族中学。难忘我的母校,更难忘那些教给我们知识的老师。
不知不觉又到了中考时节,让我想起自己的恩师张君义。一个在我初中求学生涯中给予我最大帮助的老师,这些年来,我一直把老师对我的帮助铭记于心。踏上教育讲台上的我,把一间教室当成自己的长征之路,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沿着张老师的足迹成为老师的模样,手执教鞭,教育着一个又一个孩子。每当我遇到家庭困难的孩子,我也会把张老师对我的那份爱无私地传递给学生。
转眼到了中考时节,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将会对三年的学习进行一次检验。特别是对于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面临着人生极为重要的一次考试。只有考取中专(师范),或者是高中,求学之路才有继续前进的可能,否则就只能初中毕业,加入到打工的大潮中。令人感到幸福的是,我们遇到了张老师,一个给学生带来了无限希望的好老师。原本只是希望读一个初中毕业而已,出去打工能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却在张老师的教导下,每个人都有了考学的希望。到了中学,数学的难度提升,很多学生惧怕数学这门学科,而张老师所教的两个班级数学成绩却是顶呱呱的,数学学好后,就为物理、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要理科成绩过得去,整体成绩就差不了。由于他的教学方法得当,得到同行们的高度认可和赞许,便录了一节课到省里面参加优质课竞赛,参加录课的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教学智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那样的教学场景令我们终身难忘。正是在张老师的鼓舞下,我的学习成绩在全校能够名列前茅,对学习保持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在刻苦学习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张老师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人在经历各种磨难之后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迸发出来的能量是惊人的。”在平凡的求学生涯里,与老师相处的时间是最多的,陪伴学生最多的也是老师。转眼间,就要初中毕业了。本来张老师是希望我去考一个高中,将来好上大学,有更高的平台。当时,我自己也是想去就读一个高中。无奈,人生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曲折,正当初三冲刺的那一年,家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故,原本困难的家庭更是一贫如洗,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生活,有时甚至拿不出生活费来吃饭,成绩出现了严重的波动,导致预选考试的时候,没有达到铜中的分数线。
家庭遭受变故后,全家人从茶山老家全部搬到盘信街上来居住,到田无丘、地无角的地方生活,租住了一间漏雨的房子居住着,每天的生活都需要父母外出去给别人干苦活来换取。预选考试失败,意味着不能上重点高中,只能读普通高中或者是中专,而中专的学费是非常昂贵的。左思右想之后,我决定外出打工,不再上学。好几天呆在家里,不愿出门,只等借点路费便准备外出。正当我准备外出时,却看见张老师来到我们临时租住的地方。张老师对我的父母说:“不管你们生活多苦,都要让孩子读书,读不起高中,就去读师范,只要读书就会有希望。”父母点点头,连声对老师说谢谢。听了张老师的话,我背着书包朝着学校走去。回到教室里,选择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那时候并没有钱买复习资料,全部是老师课堂上讲的重点内容,用笔记本记着,便迫不及待地翻开笔记本来复习。又可以听到张老师给我上课了,总能在紧张而忙碌的课堂里,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东西。时不时,张老师就找我谈谈心,告诉我一些学习方法,说要注重提升学习效率,不要累坏了身体,每天早上起来要适当锻炼一下,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那些重难点内容记一记,大声朗读出来,晚上把白天学过的知识放电影似的温习一下,便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觉了。张老师担心我生活吃不好,偶尔送我20元,或者是30元,有时会更多。那时,张老师的家庭并不富裕,加上教师的工资本来就不高,能够对一个学生如此关爱,纯粹是师爱。
一天中午,正是烈日炎炎的时候,我三步并着两步地走向教室,额头渗出豆粒大的汗珠。一个高大的背影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走进一看,原来是张老师,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套衣服和一双轮胎草鞋。接过张老师手里递过来的衣服和鞋子,一股暖流在心里涌动,内心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后来,听张老师介绍,我才知道衣服和鞋子的背后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衣服是张老师参加铜仁师专军训时的军装,他一直小心翼翼地把它珍藏着,心中曾经有一个梦想,读书时无法考取铜中,等他教书后,一定要到铜中去做老师,一套衣服承载着他的梦想。如今,他把这套衣服交给我,分量是沉甸甸的。张老师出生在盘石镇大沿村,一个较为偏远和落后的山村,家庭也是较为困难的,全村400多人中读书的少之又少,可是他的内心却是无比强大的。中学时代他就穿过轮胎草鞋,当别人对他投来异样的目光时,反而能够激发他内心的斗志,成为当时全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张老师常用这样的话教育他的学生,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到学校读书要与别人比成绩,不比吃穿。穿上张老师送给我的轮胎草鞋,感觉脚底是凉爽的,学习起来特别有干劲。闲暇之余,张老师带领自己的学生外出砍柴,通过劳动教育来提升学生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我珍惜能够上学的机会。把张老师教给我的学习方法落实到行动之中,各科成绩稳定提升。终于,等到中考的那天,我从容不迫地走进教室,认真书写着自己的考卷。不久之后,中考成绩出来了,我以应届生全县第一的中考成绩考入铜仁民族师范,超过当时铜中录取分数线60多分。或许,对于一个有着更高理想的人来说,考取师范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农村娃娃来说,考取师范足以改变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前几天,突然接到张君义老师打来的电话,让我对自己恩师又多出了一些难忘的记忆,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力量。张老师是我在就读盘信民族中学的数学老师。他对学生的要求是极为严格和极端负责的,他不但负责一个班的班主任,还承担着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第一次见他是第一节数学课,那时候他三十多岁,白净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的印象是严肃、正派的。作为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我是不太自信的,上课不太敢发言,穿着一件刚刚发下来的校服,那是人生中第一次穿校服,盘信民族中学几个醒目的大字就印在胸前。几节课下来,我们被张老师那带着磁性的声音吸引着,一个看似严肃的数学老师,竟然把数学课讲得如此之精彩。虽然我在课堂上不回答问题,但是我的作业却总是得到大大的红勾,得到100分。张老师为了认识每个学生,便在发本子的时候一一点名,几次下来,对自己的学生了然于胸。
刚入学那段日子是我们最难忘的时光,那年是1996年秋,恰逢盘中建校40周年,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忙于排练,说要迎接母校40周年校庆。总会有学长到一个班又一个班来寻找曾经上课的教室,某某坐在哪里,上语文的老师是哪个,英语老师如何教英语的,上数学的老师住在哪里。学长们自言自语,说到动情之处还会手舞足蹈,脸上洋溢着难以言表的激动之情。在我们这群稚嫩的中学生看来,这是一件多么不可以思议的事呀,那么多头发花白的人到学校来干什么呢?我带着心中的疑惑去问张老师,张老师指着一棵梨树对我说,这些都是校友们亲手栽下的,看着一棵树从小到大,不自觉地会增添了太多难舍的情感,这就是校愁,这一个人求学的根和魂。教育就是静待花开,或者是等待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你们就像种子一样,老师把你们播种下去,就是希望你们能够开花结果。这些校友同现在的你们是一样的,别看现在天天在一起打打闹闹,长大了就天各一方,如果20年后你再到盘中来聚一聚,就会像今天这些校友一样,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走出盘中的那些校友,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正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学校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希望你们将来也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对于张老师的话,年少的我似懂非懂,只是默默地点头。
张老师不仅在教学岗位上认真教书育人,还一直努力提升自己。他是一个特别喜欢创新的人,对于新技术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记得,那时候学校还没有计算机,而他家里却买了几台计算机,每每我们从他的寝室走过,就会对那方方正正的东西投去羡慕的目光。直到后来到师范上学后,第一次上计算机课,才知道那方方正正的东西叫做电脑。当电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时,那些第一次吃螃蟹,尝试学习电脑的人,成为了时代的领跑者。由于教学业务水平精湛,张老师先是调到县里最好中学工作,并负责学校的教务工作,接着又调入铜中,实现年轻时的梦想,就是读书时无法考取铜中,工作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到铜中教书。如今,他依然奋斗在教学岗位上,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对年轻人进行传帮带,现在是省级教学名师、省级特级教师,享受省人民政府津贴。他说:“现在要朝着正高级教师的目标奋进”。已经过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张老师依然保持着一颗奋斗的心,这是老师给学生树立的榜样。
张老师,我只是您所有学生最普通的一名学子,您的皱纹是宇宙中最美的直线,一块黑板就是一座丰碑,写满了您的功勋。老师,您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我们就像您培植的小树,我们愿在冬天为您抵挡寒冷,春天带给您绿意,夏天带给您凉爽,秋天带给您硕果!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如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时光如流,岁月情深。如今我从师范毕业二十年了,尝遍世间的辛酸苦辣,感受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也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干过普通老师,也当过学校的校长,还从事过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如今,当我以一个临时者的身份进母校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每走一步都感觉到特别的艰难和不易。但是,每每想起张老师,总是感觉到浑身充满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