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滕建猛的头像

滕建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6/23
分享

一个苗族女孩的苗医梦 ——记苗玳夫苗医药中医诊所负责人石再芬

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称的苗族医药文化,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六月的一个早晨,在松桃苗族自治县苗玳夫苗医药中医诊所举行一场特殊的收徒仪式,有来自吉林、内蒙、广西、湖南等各地慕名而来的求医者,整个仪式井然有序。“苗医小师姐,您教我学医吧!我觉得苗医很神奇,过去我吃那么多药,输那么液,住那么多院,病情却越来越严重。苗药虽苦,但是我越喝越精神。请您教我苗医,我学会了要去救更多的人”。这是一位从河北过来的患者在拜师仪式上对石再芬说的话。谁会想到一个九零后的苗族女孩,凭借着对苗族医学的执着追求,被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专题采访,成为苗乡大地最励志的感人故事。

石再芬,女,苗族,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人,出生于1991年9月,是大家在抖音、快手平台中熟悉的“苗医小师姐”。作为松桃苗族自治县苗医药家族第九代传承人,是苗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中国工院院士、世界著名中医、针灸专家、博士生导师石学敏的关门弟子。2020年,被贵州健康职业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21年,被评为铜仁市名中医;2022年考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

少年之梦

苗族没有普及文字,长期以来苗族医药的药方秘术仅靠师承父授,或以苗谚歌诀口传心授延传至今,也因此大部分的苗方都成为了人们所谓的“祖传秘方”。还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之说。传到石再芬爷爷那一代,已经是第八代传承人。按理说,应该由石再芬的爸爸去接班。然而石再芬的父亲是一个性急之人,对费时费力的苗医不感兴趣。一次,爷爷的关节肿胀得像一个气球,根本无法行走。就叫自己的儿子去采药,谁知把药贴在关节处,非但没有消肿,反而剧烈疼痛。这时,石再芬把爷爷关节处的药取了下来。然后,按照爷爷教的方子,去后山上采药,并学着大人的样子,用白布给爷爷包裹。说来也神奇,只经过一夜的功夫,就达到了药到病除的效果。爷爷长长地叹了口气:看来孙女是有医缘的,儿子不学,就教孙女。9岁开始,石再芬跟着爷爷长期到苗族聚居地——腊尔山台地采集苗药治病,跟着爷爷学苗医。

采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翻山越岭,跨过沟壑溪流,忍受劳累和饥饿的双重考验。爷爷带着小小的孙女,走遍了故乡的坡坡岭岭和每一条溪流,一边教她认识各种药材,一边给教她每种药材的药效。爷爷说:“植物药最好的采集时间是在药效最富足的时候。如根类的植物药最好的采摘时节是在植株长至茂盛后到第二年抽芽前,茎叶类的植物药采摘时节应在生长旺期,花类药物则适宜在待放时采摘等等。”在耳濡目染中,爷爷在石再芬的心里种下治病救人的种子。每当周边的群众来请石再芬的爷爷治病时,她的爷爷哪怕天色再晚,也会去病人家里,因为治病救人是十万火急的事,常常是打着火把去接诊,遇到疑难杂症,爷孙俩经常一起讨论。

十一岁那年,石再芬单独救治的第一个病人是自己的父亲。记得那是农忙时节,她父亲去田里栽秧时,挑的担子十分沉重,脚下一滑,重重地摔了一跤,鼻子里流血不止,再加上她爷爷去湖南给别人看病去了,一时半会赶不回来,再加上当时的通讯落后,根本联系不上爷爷,全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奶奶扯下头发来烧成灰来止血,不见效果;妈妈用鲜活草来止血,也不见效果。正当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之时,石再芬用大杞和小杞及丝瓜烧成炭来止血,果然止住了。在场的人,个个对石再芬投去赞赏的目光,纷纷向她伸出大拇指。

求学之路

转眼之间,到了上初中的年龄。石再芬告别家人,来到盘信民族中学上学。趁着读书放寒暑假期间,跟着爷爷学习苗医知识。由于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懂得一些医学知识,从小生活在瓦窑艺术之乡,在唱苗歌、打花鼓方面非常在行,深得师生们喜爱。在班上担任文艺委员,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还在5000米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与同学们相处得十分融洽。那时候班上有一名叫石林俊的同学,羊癫疯犯了,口吐白沫,全身抽搐,教室里顿时乱成一锅粥。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石再芬按照平常跟爷爷学到方法,给石林俊按住穴位,稳定了他的病情。通过这件事情,大家对石再芬刮目相看。在初中毕业那年,老师劝她去报考医学方面的学校,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

可是,在石再芬心里却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着,家中五姊妹,自己又排行老大,父亲一年到头劳作在庄稼地里,仅仅能够解决吃饭问题,母亲又体弱多病,仅靠年迈的爷爷看病来供大家上学。面对如此困境,石再芬选择外出闯荡,拿着200元路费就外出了,从家里坐汽车到铜仁,再从铜仁坐火车外出。第一次坐火车外出,身上的钱又不多,并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便坐在怀化下了火车。初中毕业时,还不足十五岁,要想在外面找工作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到怀化的街头、巷道、街尾四处奔走,只要看到招工广告,就带着希望上前咨询。一次次抱着希望而去,全是失望而归。连续十几天外出找工作,早把身上的钱花光了,硬是饿着肚皮一家一家地求别人收下自己。突然,一个踉跄,石再芬倒在一家饭店门口。老板娘走了出来,把石再芬扶进店里,先是倒一杯水给她喝,接着又煮了一碗面条给她吃。老板娘用亲切的口吻问:“孩子,你是怎么了,是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石再芬放声大哭,对老板娘说:“阿姨,我是出来打工的,干活只要管饭就行,请您收下我吧!”“孩子,你实在太小了,我们这里不能收童工,收童工是违法的。”“阿姨,别人来检查的时候,你就说我是你家亲戚,是趁放假时间来体验生活的。”就这样,石再芬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饭店做洗碗工。

有一个安身之所,能够暂时解决吃饭问题。但是,当看到店里生意实在是过于惨淡时,就担心自己有一天无碗可洗。于是,石再芬主动去找老板娘商量。她说:“我会唱苗歌,可以通过唱歌的方式来吸引顾客。”按照石再芬的设想,大家四处去宣传,说到他们店里吃饭,可以免费欣赏愿生态的苗歌。上一道菜,唱一首苗歌,这样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吸引着不少顾客慕名而来。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客人,石再芬又建议订制苗族服饰,组建苗歌合唱队,由她亲自教大家唱歌。生意瞬间爆满,客人如织,每天排着队来店里吃饭。

看着如此聪明伶俐的石再芬,老板娘想到要给她创造更好的条件,想到她的妹妹在湖南工学院教书,看看能不能给石再芬提供一个上学的机会。于是,石再芬写了一篇作文叫做《我的梦想》,由老板娘转交给她的妹妹。不久,便得到回信。“石再芬小妹妹,读了你写的作文,令人万分感慨,你是一个聪明的人,你想读书的愿望深深地感动着我。”由于湖南工学院是大专院校,不能接受初中起点的学生。经过几番周折,把石再芬安排到湖南衡阳现代信息管理学校上学,采取半工半读的模式,每天补助20元,解决她上学的后顾之忧。石再芬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很快便适应了学校的生活,由于作文写得好,被分配到文秘专业学习,还被选拔为学生会副主席。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石再芬没有忘记看医学方面的书籍。碰到班上有女孩子痛经的,还是有学生跌打损伤的,由她开出药方去医治,相当于班上配备了一名免费的“校医”。活泼开朗的性格,深得师生喜欢,又加上个人勤奋好学,成为学校各方面的佼佼者。代表学校参加全省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成为一段佳话。除了学习刻苦之外,石再芬还有较强的责任感。当时,计算机班的一个女孩子因为网恋跑了,是她带着老师奔赴几个省市去把这个学生找回来的。石再芬的能力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她一毕业,就给她下了一个文,留在学校任教,这可以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中专生教中专生。教了一年书后的石再芬,感觉自己的文凭太低,还需要继续深造,又一次报考了学校。这次考取了湖南工学院,所学专业为计算机。由于要外出学习,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经过湖南工学院特批,采取函授的方式来完成学业。

闯荡之艰

在就读函授期间,石再芬学习各种养生技术,顺利进入广东一家公司工作。由于个人业务能力突出,很快就做到了公司负责人,个人月工资达到两万多元,管理七个店,每个月能做到一千多万的业绩。但是,在卖产品的过程中,很多客户是因为相信她,才买公司的产品。一个病人用了公司的保健产品,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最后不得不去做了胸部切除手术,深深地刺激了石再芬的内心。这辈子最想上的是医学院,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一直是她心里的痛。想起爷爷给别人看病时,总是药到病除,收费很低,甚至不收费,有的病人就是送点自己家里的土鸡蛋作为报酬,却是开开心心的。石再芬趁着夜深人静时,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悄悄地抹眼泪。心里暗下决心,决定辞掉工作。当她把这样的决定告诉老板时,老板便让她来做助理,用高额回报来挽留她。一次,她陪老板去云南做妇科方面的产品营销,当老板们谈事去了,她与另外一个助理交谈,了解到了价格方面的内容,了解到竞价几百元、几千元的套盒。真正卖给客户,每个套盒价格翻十倍,利润特别大。外地的一个大姐,因为相信石再芬的为人,便一次性买了两百多万元的产品,吃过之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病毒还是扩散了,去医院动了手术,整个子宫完全切除。一个女人无胸部,一个女人子宫被切除,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呀。虽然两个人都得到了赔偿,可是钱对于深处病痛中的人来说,不过是一堆纸而已。经过此事,石再芬内心不再犹豫,毅然决然地辞职了,还被扣了三个月工资,损失十多万元。

辞职过后,石再芬走遍了整个广东,看到很多做苗族医药的,大部分是挂羊头卖狗肉。苗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生存、繁衍、迁徙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苗族传统文化,其中包括富有特色的苗医苗药。西汉刘向在《世说新语》“说苑·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这个记载非常生动地描述了古代苗族巫医治病的情景。那是一个医巫不分的年代,医术掌握在巫师手里,心理的治疗和草药的治疗混在一起,往往取得“神药两解”的效果。当下,无数人把这种苗医的神奇当成赚钱的方式,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苗医。 她下定决心,要回到家乡去,真正把苗族医药学好,开始她漫长而艰辛的学医之路。

燎原之势

苗医将极其复杂而众多的疾病,归纳为冷病、热病;又将成千种的药物分为冷药、热药;还将极其复杂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归纳为冷经、热经;在治疗疾病上冷病用热药,热病用冷药。这种纲举目张,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思想给苗族医学奠定了高度学术指导思想和辨病用药原则。翻阅这些理论知识,石再芬好像突然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以前虽然跟着爷爷学过苗医方面的知识,但是总觉得不够系统。于是,开始漫长的学医之路。五年多来,共走访397位老中医,走坏了60双鞋子,至今认识苗药3800余种。2012年至2016年期间多次赴广西融水、云南红河、武陵山区域的湖南湘西州各县及梵净山周边区县等各地拜访了300多苗族民间老苗医,抢救性收集整理民间苗医药技能、技术和部分经典苗族医药方,并立志终身抢救、保护和传承苗族民间医药开展治病救人。

“你光会治病还不行,得有国家正式承认的学历和文凭。”这是一个师傅对她说的话,要求她必须参加考试。师傅,我的英语不行,怕考不过。只要肯努力,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师傅给石再芬提供了复习资料,并对重点内容一一圈画,并用红笔进行醒目的标记。看着师傅对自己如此用心,石再芬再次拿起书本,并顺利考上长沙医学院。每天都在网上听课,笔记本记了一本又一本。即将大学本科毕业的石再芬,并没有停下提升文凭的脚步,谋划向研究生发起挑战。听着她的讲述,每一个人都为她如此励志的人生点赞。

任何一种医学,都必须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这是检验这种医学临床疗效的唯一标准。苗族信奉天人合一,认为世界上千变万化的事物都处于一个统一之中, 也就是统一规律。苗族还认为,天主万物,风雨雷电,山川河流,四季冷热,万物生长,人的生老病死,以及天地人之间的变化,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地人是三根强大支柱,它们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天人合一,真实内涵是相互宽容,相互尊重,这些却与苗族信奉的原始宗教与原始哲学有密切关系。通过边学习,边实践,石再芬的个人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目前,她擅长调理和治疗妇科病、男科病、跌打损伤、颈肩腰腿痛、半边瘫痪、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各种胃病、结石等疾病。在省内外及境外治愈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腰椎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筋骨疼痛等疾病患者1000余例。 2017年至今,应广大患者的邀请,赴广东、浙江、湖南、山东等地救治患者,功效显著。独具苗族医药特色的医技深受广大患者喜爱和赞赏,收获良好口碑。

学医不仅能够帮助别人,还能够帮助自己的家人。石再芬第一次救的人是自己的父亲,在她医术逐渐精湛之后,又救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母亲。那天是大年初二,母亲从三楼摔到一楼,摔成脑出血,当晚就住进了市医院。面对此,医院说只能开颅,但是风险非常大,成活率只有27%,即使抢救过来,智力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小孩的样子。怎么办呢?石再芬的心如刀绞一般。要不先保守治疗吧,悄悄地叫诊所里的人把药熬好,晚上偷偷地送过去,然后用勺子把药灌进妈妈嘴里。每当医生去查房时,就告诉医生家里人还在筹钱,等两天再动手术。谁知,母亲被灌了两天药后,竟然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连续吃药一个星期后,去照CT时,母亲大脑里的淤血散了。不久,母亲便办了出院手术。当初,对她持怀疑态度的亲人,打心底佩服石再芬的医学。原本体弱多病的母亲,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身体比前棒多了。看着母亲每天忙前忙后的样子,种西瓜、养鸭子、干农活,石再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有一天,一位面瘫患者到苗王城来治病,走到苗王城路口,看到有一个苗玳夫诊所,便进去问了一下。看到是一个年轻的女医生接待他,感觉到有点奇怪。明明电话里联系的是男医生,怎么会是女的呢?经过一番交流,原来是找错地方了。既然来了,你能帮我看一下吗?当然可以。通过把脉、听声、观察颜色、询问病情,石再芬对病人说,要治你这个病,必须要把淤血放出来,要试一下吗?怎么治都可以,病人失望地说,为了治病我已经倾家荡产了,老婆跑了,家也散了。病人说话也是僵硬的,因为舌头根本卷不起来。三天过后,病人能够卷舌头了。吃了一个月药,就基本痊愈了。

一位从吉林长白山远道而来的徒弟,名叫刘春林,是一名退休老师,通过快手平台关注到“苗医小师姐”,看到草药能治病,感觉到非常神奇,被石再芬的大爱所吸引,千里迢迢跑到苗玳夫诊所来,拜石再芬为师。她说:“一个家族有一个中医,那是一种福报。”另外一位来自呼和浩特的高彩凤,年轻时在歌舞团上班,通过视频关注到“苗医小师姐”,刚开始是出于好奇,慢慢地跟着石再芬学习方子,对苗药感觉到非常神秘,深深地爱上了苗医。等自己学会了方子,要把这些方法用于帮助敬老院的老人,给更多人减轻病痛,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苗药治病快、准、狠。新鲜的药来得最快,外病内治,内病外治。越远的药,疗效越好。生长的环境不一样,疗效也不一样。石再芬一边给病人治病,一边通过快手、抖音平台,传承苗医苗药。

一路走来,遇到太多的恩人,每个转折点都会有贵人出现。一个水果,长得再好看,如果没有人尝过,谁都不敢去吃。发展苗族医药,要靠传承,要靠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要靠众人的力量,每个人努力一小点,苗医就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一个九零后的苗族女孩,把发扬和传承苗医当成前行的动力,当成一生的梦想,当成一生的坚守,必将在苗乡大地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