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是一口气把《张桂梅的故事》读完,从张桂梅写给广大青年的一封信里,读懂了放弃和认命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下坡路”,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当这文章读到此处之时,就算把整本书阅读完毕。合上书页,一个立体的张桂梅呈现在脑海里,感动的泪水不自觉地流淌着,用生命践行使命,用信仰书写担当,用奉献成就光荣。
之所以能够读到这本书,必须得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到松桃苗族自治县支教的郭羽老师,一个因为舍不得苗乡孩子,把支教从一年变成两年,把两年变成三年的帮扶教师。一个留着短发,标准的国字脸,举手投足之间洋溢着师者的亲切和自信,逢人就是赞美的语言,没有一点儿架子,完全可以用平易近人来形容。郭羽从自己的工资里挤出钱来,给我校每个教师赠送一本《张桂梅的故事》,义务开展“同上一堂师德”课,与老师们进行面对面交流,这无疑是用她个人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另一群人,去唤醒另一群人。她将东莞市教育局正在开展“我为什么当老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带到了铜仁,到多间学校捐赠《张桂梅的故事》,送给教师人手一册,让老师们阅读,同时,担任师德讲座主讲人,开展了向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学习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张桂梅是教师、是党员,最懂得山里人的渴盼。她对乡村教育的坚守,是这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也让世界看见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力量。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做成灯芯,擎着教育的火种走进大山里。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长妈妈”、“张妈妈”。
教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担负着整个村寨脱贫致富的重任。为了改变大山里女孩子的命运,张桂梅创办了华坪女子免费高中。如果没有读过张桂梅的故事,或许大部分人只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荣誉。其实,背后的艰辛经历,是常人做不到的,那是用自己一生全部的时间和情感去回馈这片深情的土地,而善良淳朴的华坪人也在以各种方式温暖着这位异乡人。学校办起来了,钱筹到了,却无法筹到分数。把那些汉语拼音不行、普通话都说不好,小学文化还欠账的“残兵弱士”,组成一支骁勇善战的尖刀连。这件事无论放到哪个逻辑里推演,似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张桂梅办到了,还不落下一个人地办到了。对的是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不对是非常之人可行非常之事。华坪女子高中把时间精确到秒,用苦教、苦学来弥补。
张桂梅有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独白:
“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有人不理解,一个浑身有病却不死,比正常人还苦得起,男老师被我拖垮,女老师累得哭,两个单位来回跑,我没倒下,有种精神支撑着我,说到底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
若干年后,假如华坪女子高中要建一个校史展览室的话,有一样东西,应该摆放在这个展厅最醒目的位置,那就是张桂梅使用过的小喇叭。它将穿越时空,向每一位参加者讲述着那呕心沥血、献身教育的感人故事。
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会有很多的艰难险阻。但是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做个强者,把困难当成垫脚石,路会越走越平坦。张桂梅用生命在告诉世人,教书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事业,一份给人希望的事业。她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他人,用自己的生命去点亮大山女孩的梦想。
我读完整本书,整个人洒脱了很多,也看淡了很多。在上级组织的信任下,我有幸成为一所乡镇中学的负责人,于艰难之中挑起这沉重的担子,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作为母校培养的一名学生,在个人有所能力的时候,理应为母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老师越来越放平心态,改变过去那种怨天尤人的状态,而是接受学生基础薄弱、行为习惯欠佳、家长缺乏监管的现状,慢慢地尝试用做去改变现状,一支敬业、乐业的教师团队正在形成。改变学生从改变教师开始,改变学校从改变校长开始。一个集体,只要每个人前进一小步,单位就前进一大步。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读到这里,除了感动之外,更激发了行动的决心。把教育当成事业,一定能做到心有在我,胸怀天下,不负时光,不负师者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