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滕建猛的头像

滕建猛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10/27
分享

我们不应该忘记自己走过的路 ——《在峡江的转弯处》读后

在浩瀚宇宙的一隅,生命如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绚烂。于这无垠的时间长河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行者,背负着各自的使命与梦想,在风雨兼程中寻觅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陈行甲的《在峡江的转弯处》犹如一盏明灯,在这个快节奏、易迷失的时代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从书中,我们读到了一个真正正直的人,一个干净的人,一个充满正气的人,一个敢做敢为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回忆录,更是一次对人性、初心、成长以及记忆的深刻探寻。当我们随着他的笔触走进他的世界,仿佛也在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被深深触动的同时,也不禁思考我们自己走过的路以及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东西。

大山中的共鸣,相似的生活情境。书中所描绘的生活情境与许多人的经历有着强烈的共鸣。陈行甲成长于被大山重重包围的环境中,这种地理环境不仅限制了视野,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在那样的环境里,不自信、恐惧和挣扎如同阴影般笼罩着人们的生活。许多来自农村或者偏远地区的读者读到此处,都会感同身受。我们也曾在狭小的天地里,渴望外面的世界,又被内心的不安所羁绊。然而,尽管生活充满艰辛,却有着一种骨子里的真诚和善良。记得小时候,为了去看田水,需要夜里十二点出发,凌晨三点归来的情境。因为家里人多地少的缘故,每年都会缺少粮食,我们不得不在很小的年纪就学会干农活,上山砍柴,下田耕种,这是每个农村孩子都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本领。最害怕的便是晚上去看田水,需要走很远的山路,那时我才十来岁,二弟仅有六岁,我俩便结伴而行,常常是等到晚上十二点钟后再从家里出发,只有等干农活的人们休息了,去赶田水,才有可能让自己家里的田有水,走到稻田里有七八里的山路,会翻过几座山,在农村隔寨子远的地方,会把那些去世早的小孩埋在山坡里,称作“娃娃坟”,听起来就够害怕的,再加上夜间会传来各种动物的叫声,感觉有“鬼”向人扑来,吓得一身冷汗,尽管内心恐惧,我们还得把胆子壮起来,一定要田里把水灌满,才能够离开,如果仅有的几块田没有水的滋养,就意味挨饿。对比书中的那些农活,我们这些出生在大山里的人几乎都干过。一家人在劳动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品质值得细细品味。这种品质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在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忙于追逐利益各名誉,而逐渐丢失了内心深处最纯粹的真诚和善良。陈行甲在书中展现出的这种品质,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读者干涸的心灵。

每每读到动情之处,就会触动内心的弦。书中的许多情节都能让读者为之动容。例如,看到他在看母亲最后一眼时不能掉眼泪的场景,那仿佛是一根针扎进了读者的心里。这种场景之所以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是因为它触及到了人类情感中最柔软也最深刻的部分——亲情。在亲情面前,我们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感受,无论是面对亲人的离去,还是在亲情关系中的隐忍和克制。这样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在艰难的生活中,亲情依然是支撑人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农村,当老人去世之后,最后上山的那天早上,会打开棺材,让亲人再看最后一眼,哭泣的时候,不能把眼泪滴在去世人的身上,免得去世的人走得不安心。母亲怀我的时候,反应很厉害,但是她一直坚持每天去生产队出工直到临盆那一天。那天晚上,母亲把1岁零5个月的姐姐喂饱后放在床上睡了,之后开始疼痛。母亲知道大概是我要来了,她一边拖着疲惫的腿点亮油灯,一边哭着把剪刀拿着在油灯上烤。读到这样的文字,你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觉呢?难怪母亲会在陈行甲身上烙下印迹,因为他的生命是母亲用生命换来的。母亲去世后,陈行甲把母亲的遗像带在身边,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就像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对于失去过母亲的人,对此会有更加刻骨铭心的疼痛。同时,这也让我们反思自己在面对亲情时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因为忙碌或者其他原因而忽略了对亲人的珍视。

初心的迷失与找寻。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走着走着就丢失了初心。陈行甲的经历提醒着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农村出身,不能忘记那些艰难的岁月。我们在追求进步、追求更好生活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就像在城市的喧嚣中,人们渐渐淡忘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与艰辛。大量的物质享受和社会压力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和信念。而《在峡江的转弯处》则像是一个警钟,敲响在我们耳边,促使我们去重新审视自己的初心。在物质的世界里,是很难得到满足的。当我们饥饿的时候,就是渴望一日三餐能吃得饱饱的;当我们有了车子和房子,又渴望有用不完的票子。反正总希望拥有更多,巴不得全世界都属于自己。在奋力向前的同时,也要适时地回望过去,铭记那些帮助我们成长、教会我们珍惜的人和事。来时的路,不仅是一段物理上的旅程,更是心灵成长的轨迹,它记录了我们的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这些经历构成了我们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时常回顾过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规划未来,确保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偏离正确的方向。我们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不忘欣赏沿途的风景,珍惜与身边人的每一次相遇和相处。这样,即使未来我们走得再远,也能清晰地记得自己是从哪里出发,以及这一路上所经历的一切。其实,只要认真想一想我们的来时之路,每天不停反思自己,生活从来不在别处,就在此时此刻。时间珍贵,人生中的每一寸光阴都不应该被虚度。珍惜当下,用心感受,当我们认真去生活就会发现,美好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不放弃爱和希望,我们就都是战士,都是英雄。

湿润的眼与温暖的心。通过大量阅读,我们会发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需要一双湿润的眼和一颗温暖的心。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就像是在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当我们看到书中那些感人的情节,我们的眼睛会湿润,这是对人性美好的感动,也是对生活苦难的同情。而一颗温暖的心则能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依然能够去关心他人、热爱生活。其实母亲自己也穷。一个多年后忆起仍然会眼睛湿润的场景是幼时印象中母亲有时会站着吃饭,问母亲为什么站着吃饭,她总会笑着说“站着吃肯长些”,可是她是大人,已经不再需要长个儿了。真正的原因是家里的白米、面和腊肉等好吃的东西不多,每当吃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和姐姐碗里有,她碗里没有,她不愿意让我们看见她和我们吃的不一样。可是母亲仍然愿意关心那些比她更穷的人,而且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体面。陈行甲在书中所展现出的经历和情感,正是这种阅读启示的生动体现。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生活中有很多困难和挫折,我们依然可以坚守自己的内心,用温暖和善良去对待这个世界。

写书就是与自我对话,是记忆的保存。写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和自己对话的过程。对于陈行甲来说,他在《在峡江的转弯处》中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大部分都是在自发而非自觉的状态下度过的,我们往往在忙碌的生活中随波逐流,很少停下来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当我们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或者阅读别人的故事时,我们就进入了一个自觉的状态。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叙述自己的人生,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就像书中所说,如果不写下来,很多东西就会慢慢忘记。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我们忘记了自己经历的东西,那个东西就不再属于我们。这与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所表达的遗忘与死亡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相似之处,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死去。我们的记忆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保存记忆就是保存我们自己的存在。真正的写作,不会是一种业余爱好,而是一种召唤。

“回归内心,无问西东”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又一重要启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被他人的期望所左右。我们忙于追求功名利禄,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一个人只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内心,平静地思考,才能认清自己,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应该做什么。读《在峡江的转弯处》就像是一次回归内心的旅程,我们随着陈行甲的回忆,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在探索自己的内心。当我们不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不再被虚荣和功利所驱使,我们就能真正地找到自己的方向,无问西东地前行。这种回归内心的状态,是一种对自我的尊重,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任何通往光明前景的道路都不是笔直的,明确目标,把大目标化成小目标,一步步走扎实,每天进步一丁点,每月进步一小点,每年进步一点点,一个一个地实现小目标,再实现大目标,坚持下去就好了。

读别人的故事,启发自己。阅读《在峡江的转弯处》,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读别人的故事来启发自己。陈行甲的人生经历是独特的,但其中蕴含的关于人性、成长、初心等主题却是普遍的。我们从他的故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如何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如何在成功后依然保持初心,如何对待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他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促使我们去改进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同时,这也提醒我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有着独特的价值,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经历,并且学会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智慧。

正在发生的事与历史的关联。书中提到,正在发生的事即将成为历史,历史会出现在未来。这一观点让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我们的生活和时代。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件小事,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的个人命运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的故事也将成为时代故事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种历史责任感,我们的行为和选择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未来,也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当我们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我们也是在回顾历史,而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也将影响我们对待未来的态度。

阅读能遇见最好的自己。《在峡江的转弯处》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品味的好书。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不该忘记自己走过的路,无论是那些充满艰辛的成长历程,还是那些美好的情感回忆。在一种特别的工作节奏下,像陈行甲一样,我们应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能闲时把自己关起来,耐住寂寞,审视自己的内心。这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初心,找回那些被遗忘的美好品质。它让我们明白,我们需要保持一双湿润的眼和一颗温暖的心,回归内心,无问西东,在阅读别人故事的同时启发自己,并且意识到自己的经历与历史的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中,坚守自己的信仰,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真正受过伤的人,才知道疤痕也有生命。读陈行甲的文章,就是经历磨难之后,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为自己积蓄力量,继续前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