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不禁感慨,生命的遇见中如果缺失了这样的一些人、一些事,那么人生的叙说又会是怎样的版本?人生不可假设,遇见皆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今天很荣幸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我和大家一样,身处农村教学一线,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上默默耕耘。其实,我并没有太多高深的理论要与大家分享,更多的是一些来自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故事。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贵州省乡村名师滕宇工作室给我们大家提供的成长平台。作为全省第一批乡村名师工作室,自2016年9月启动以来,它已经走过了八年多的风雨历程。这八年多的时间,就像是一部乡村教师成长的纪录片,记录着太多的感动与奇迹。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见证了太多乡村一线教师的蜕变与成长。许多教师怀揣着教育的梦想,在日常教学的忙碌与琐碎中,心中却始终有一颗名为“名师”的种子在等待发芽。这个工作室,就像是一阵春风,吹醒了那颗沉睡的种子,给予它阳光雨露,让它茁壮成长。众多的教师借助这个平台,圆了自己的名师梦。那一个个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充满教育智慧的身影背后,都有着工作室默默的支持与陪伴。
同时,这个平台也成为了很多教师职称晋升的助力器。在乡村教育中,职称晋升不仅仅是对教师自身能力的一种认可,更是对他们多年来坚守岗位、辛勤付出的回报。工作室通过提供各种培训、教学研讨和资源共享,让教师们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在职称晋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我们基本实现了最初的设计和规划。回想当初,我们定下了一个个看似艰巨却充满意义的目标。其中,市级课题《基于微课下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是我们努力探索的重要方向。微课,这个在现代教育技术浪潮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对于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价值。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的口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设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我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工作室的成员们齐心协力,通过不断地查阅资料、深入课堂调研、反复实践与总结。我们深入到每一个班级,观察学生们的口语表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利用微课的优势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这个课题终于顺利结题,这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向着美好教育迈进的坚实一步。
而我们的教学成果获得市级二等奖,这是对我们努力的又一次肯定。这个奖项背后,是无数次的课堂打磨、教学反思和团队研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每一次与学生的互动,每一个教学方法的创新,都凝聚着我们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为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找到一条有效的路径,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更好地与外界沟通交流。
教育专著的撰写也是我们规划中的重要部分。目前,这本教育专著正在进行最后的校正,不久之后,它就将与大家见面。这本专著是我们多年教学经验的沉淀,是对农村教育现象深入研究的成果,也是我们对教育理念的深入思考与表达。它涵盖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教育教学方法到工作室的心路历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评价,每一个章节都是我们在教育这片田野里辛勤耕耘的收获。
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实现了一大批乡村教师的成长。在乡村教育中,教师的成长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每一位教师就像是一颗火种,他们的成长能够点燃更多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照亮乡村教育的未来。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唤醒和点燃,未来社会更多的是教会孩子寻找知识在哪里。在工作室的带动下,教师们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从教育教学技能到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断充实自己。他们把在工作室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带回自己的学校、自己的课堂,带动了整个乡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个人,或许会走得很快;一群人,却走得很远。”正如我们工作室的口号:“抱团发展,越走越远。”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深知个体力量的渺小。一个教师的能力再强,也难以改变整个乡村教育的面貌。但是,当我们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时,我们就拥有了改变的力量。我们在工作室里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支持。老教师们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则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我们共同研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共同探索适合农村学生的教育模式,共同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想得到的教育,成为看得见的风景;向美好教育致敬的方式,是我们亲身把它创造出来。在乡村教育的这片广袤天地里,我们有着自己对美好教育的憧憬。我们渴望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充满关爱和鼓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我们想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美好的教育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这幅画卷里,有知识的传递,更有人格的塑造。在农村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要让他们明白,尽管身处乡村,但他们同样拥有无限的可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阳光和水分,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要让课堂成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场所。不再是传统的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而是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舞台。我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村的教室里,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实际生活,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当地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让学生们在熟悉的文化氛围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科学课上,可以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的奥秘。
同时,美好教育也体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培养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在乡村学校里,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体育,每一个领域都可能隐藏着孩子们的天赋。当我们看到一个原本内向害羞的孩子在舞台上自信地表演,或者一个在学习上并不突出的孩子在体育赛场上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时,我们就知道,我们正在朝着美好教育的方向前行。
然而,要实现这样的美好教育,我们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农村教育资源的短缺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投入在不断增加,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们的教室可能没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我们的实验室可能缺乏足够的实验器材,我们的教师可能没有接受过最前沿的专业培训。但是,这些困难并不能成为我们停止追求美好教育的借口。
我们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教育机会。比如,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文化。许多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筛选适合农村学生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与城市学校的交流合作,共享教育资源,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市优质的教育成果。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实现美好教育的关键。在乡村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吸引优秀的教师来到农村任教,更要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和提升。我们工作室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通过组织各种培训活动、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乡村教师能够安心扎根农村教育,成为美好教育的创造者。
此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农村,很多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他们可能更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需求。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来。同时,社会也应该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向美好教育致敬,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行动的承诺。我们身处农村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每天面对的是那些充满纯真和渴望的脸庞,他们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浇灌这些祖国的花朵。
在这片乡村教育的沃土里,我们要继续深耕细作。我们要像勤劳的农夫一样,精心呵护每一株幼苗。我们要不断探索适合农村教育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把工作室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教师加入到我们追求美好教育的行列中来。
当我们看到一届又一届的农村学生走出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当我们看到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当我们看到农村教育的面貌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发生积极的改变时,我们就知道,我们向美好教育致敬的方式是正确的,我们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向着美好教育的目标不断迈进。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想得到的教育,真正成为看得见的风景,让乡村教育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因为,这是我们对美好教育的致敬,也是我们对乡村孩子未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