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克勤
魏教授将她和她的丈夫合著的散文集《触摸历史的痕迹:走访梅州客家民居随感》送给我,我很高兴。新书散发着淡淡的油墨清香,沁入心脾;封面上灰墙青瓦红门楹的围龙屋,呈现出古朴厚重的味道。这种香和味,在我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萦绕左右,我从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中得到愉悦和享受。
十几年来,魏教授和她的丈夫踏访调研了100多座梅州各地的客家古民居和古村落,拍摄照片,撰写游记类的学术散文。他们谦虚地说,只是“随访,随心,随感”罢了。其实不然,十几年间,他们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绝非遣兴好玩而已,他们肩负着一种使命。这种使命,正像他们自己所说,完成“寻梦家园系列”,是将客家古民居“活化”,将承载着客家文化密码的老屋以文字、图片的方式长久地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作为梅州客家人的精神文化符号,永不褪色,永不消失。这种使命是光荣而艰巨的。诚如作者“后记”所说:“本书是我们10多年来关注广东梅州地区客家民居建筑文化的心血结晶。”作为土生土长的梅州客家人,在大学教书育人,他们自觉地担当客家文化的弘扬者。
这本书精选了36篇文章,重点叙述了36座作者调查较深入、感触较深、独特而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古民居,条理清晰、饱含感情地诉说着各座民居的历史沧桑、建筑结构特点以及文化内涵,从一个独特而恰切的窗口,记录着梅州客家先民的迁徙史,梅州客家各姓氏家族的兴衰史,梅州崇文重教的教育史,以及梅州先祖下南洋的谋生创业史……其中,有声名远播的“世界球王”李惠堂故居“联庆楼”、爱国诗人、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的故居和作为明太子行宫的“世德堂”等,也有一些鲜为人知而实际上富有丰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例如五华县的“都督府”、梅江区的百年农庄“试植农圃”和客家特色名居——锁头屋“梗元楼”等。作者在亲自踏访中,为客家民居形式的多样化、民居建筑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而叹为观止,并以简洁的语言,配以清晰的图片,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之感。因为实际调研,他们纠正了平远民居“近道居”的得名缘于“位置近古官道”的错误,而获得正确的答案,是房屋建造者要求家人言行要合乎“道”,即“礼义廉耻、尊老敬贤之道”。这种因实际调查而获得真知的乐趣,与苏轼作《石钟山记》、王安石作《游褒禅山记》,有异曲同工之乐。
我通读全书,感触最深的是,作者视这些已上百年的古民居为有生命的“可以对话的朋友”。它们得到保护,重焕新生,作者欢欣鼓舞;它们风烛残年,日渐坍塌,作者惆怅悲伤。作者用“儒士”“气宇轩昂”“哭泣”“将逝”等词语描述它们,揭示它们的苍颜风韵和精神世界,希望它们长存人间。为保护“都督府”,作者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后来看到“都督府”得到妥善开发保护,由衷欣慰。探访梁氏“义孚堂”新松公祠时,梁氏长辈们专门接待,热情介绍,作者十分感动。作者常为古民居长期闲置而荒芜,杂草丛生,桁桷腐朽,感到悲痛失落。“望着这座在秋风中摇曳的残楼,以及门口那一池泛着绿泡的死水,我们禁不住伤感起来。”“我们赶忙拍摄下几组照片,也试图为之说点什么,希望能留给后人一点点精神财富。”显然,作者做到了,他们的这本书为梅州客家古民居的长存世间“立此存照”。在走访客家古民居的漫长过程中,他们心情复杂。这种种复杂多样的感情,通过他们洗练的文字、精美的照片,传递给我,我感同身受。这种奇妙的阅读体验,我知道,是作者满满的爱给予读者的共鸣。
当魏教授和她的丈夫怀着满腔的期待、满心的爱意,推开一扇扇古老的大门以后,客家古民居便在他们的文字和照片中,一一凝固、“活化”。他们触摸历史的痕迹,并将它们留存在人们的面前、心间。我相信,他们的这本书也会长存的,因为有爱,所以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