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辫子,是一个姑娘的外号,她的真名叫李秀芳,是乌江人民医院感染科的护士。父母亲都是医生,可算是医坛世家。所以,她很快就成为贵州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李秀芳很漂亮,眼睛很美,皮肤很白,尤其是她那一头秀发,又黑又亮,如乌云瀑布似的笼罩在肩背上。拥有如此美发,无形中给她生活增添了几分信心。
她也认为,黑发,黄种人天然的发色,让人感受到一种婉约的美。美女应该永远是一头乌黑的飘飘长发。于是,黑色的深沉与庄重将她含蓄内敛的气质恰如其分地映衬出来。
当然,有如此秀发,除了天生外,就是后天的营养也很重要。母亲从小就给她多吃些含有蛋白质、黑色素丰富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乌鱼、木耳等,还必须经常用千年皂角树上的老皂角,烧焦打碎后,浸泡煮成热水洗头。
所以,李秀芳每次打从乌江城的那些悠长的古巷走过,乌亮的长辫子往背上一甩。见到的人都会说,“女人,比颜值更重要的是头发。”
有人也感叹说,“头发是女人的第二张脸。”
更有人说,“背影美的人,大多都有一头柔顺秀发。”
这样,秀芳视自己的头发为第二生命,更是爱护有加。
次日,她作为贵州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就要出发了。此前一直说着全力支持女儿选择的母亲,捏着女儿留了十余年的长发。还是忍不住掉泪水,泣不成声。
父亲却对女儿说:“秀芳,去到武汉,要听领导安排,长发能保就保,不能保也不要勉强,要以大局为重。”
女儿说:“我晓得。”其实,她心里十分的矛盾。
对于爱美的女孩来说,谁不把自己一头秀发视若珍宝、时时打理。
到江城第二天的晚上,这是她来到武汉值的第一个班。虽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被安排进方仓,但她心里仍然很紧张,因此她早早去接了班,在认真请教前辈后,心里有了底。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核对所有病人信息,进仓的老师用对讲机跟她沟通病人的情况,由她完成相关的护理记录,里面缺什么东西就通过一个小小的传递窗,给他们准备,以及对整个绿区进行消毒……
一晚上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这样过去了,当到下班的时候,她已是筋疲力尽。看着跟她一起下班出仓的姐妹,她们脸上深深的压痕以及浑身湿透的衣服。她顿时心里说不出的愧疚,“我的这点累,跟她们比算不了什么……”
两天后,她终于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密不透风的“战袍”跟同事一起进了仓,在经过三道门后才正式进入红线区,可能是刚开始穿得这么严实,还不太习惯。也有可能是过于紧张,总觉得很闷很难受,只能不断的张口呼吸。过一会儿,这种感觉便好多了。
接完班后,她认真的巡视起每一个病房,熟悉这里面所有的环境。这时候,突然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婆婆,艰难的想要从床上坐起来,她立即走过去把枕头垫在老人的后背,并用另一只手扶着老人。老人却好像被她的这一举动,吓住了,立马推开她说“姑娘你离我远点,小心被感染。”当时她听了老人的话愣住了,心里挺感动的,但是她还是坚持扶老人坐稳,并告诉老人她做好了防护,不用担心。在跟老人聊了一会儿后,才知道老人退休前是中南民大的舞蹈老师,没有其他亲人了,现在就只剩她和丈夫了,他也是中南民大的教授,在另一个病区住院。不过老人心态很乐观,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让她也放心了许多。
万没有想到,这时她扎在帽子里的长辫子,像一条乌梢蛇滚落下来,打在老人的脸上。她心里非常紧张,而老人却非常温和地劝道:“姑娘,我理解你的心情,蓄这么长的头发不容易,但这很危险,还是把它剪掉吧。”
女教授说着,向她投来信任一瞥。这一瞥使她想起84岁高龄的科学院士钟南山第一时间冲向“抗疫”前线;为了全国“抗疫”的胜利,难道我还舍不得我的长辫子?
当天下班后,她就把自己的头发,勇敢地交到了从来没有理发经验的护士长手中,为的就是节省更多的时间,救治新冠病毒肺炎患者。
其实,护士长前几天就想动员李秀芳剪发,可是看到她那么漂亮的秀发,觉得剪掉太可惜了。再说,还是让她自己觉悟吧。于是,护士长长长的剪刀,伸进李秀芳长辫子的时候。看见秀芳的脸上滚动着两颗晶莹的泪珠,知道她心里难过,就问:“秀芳,剪不剪?”
李秀芳说:“剪,剪漂亮点,慢点慢点,别剪得太短啦。帮我剪得有层次感一点啊。”
剪刀轻轻绞动,李秀芳留了十几年的一头秀发,转眼就变成了短发。看着手机里自己的新发型,她故作生气地找起了护士长的麻烦:“你咋把我头发,整得像个麻雀窝!”
贵州这批援鄂医疗队148个队员,其中80多个女性,绝大多数都像李秀芳一样,原本视若珍宝的一头长发这时却成了累赘。她们每天都要给患者抽血注射、护理生活以及心理疏导,时时刻刻零距离接触。虽然大家都穿有防护服,但还是可能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头发长了,不但难以打理,暴露在医用帽外,还存在传染的风险。
自从李秀芳剪成短发后,援鄂所有的女医务人员都自觉地剪了长发,她们神色坚毅,容光焕发,就像奔赴前线的战士,顶着新的短发造型,迎着明媚的春天,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