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虚炎的头像

陈虚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5/17
分享

《阡陌诗社》诗歌四首点评


1、站在秋天的原野

把脚步放慢,放轻。就像落日那样

把影子拉长

写下留恋与不舍

动植物都具有灵性,懂得放弃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树叶开始递交辞呈,鸿雁背着相思的债

往南迁移。蚂蚁在秋风中赶路

站在秋天的原野

我就像一个

走丢的孩子,等着母亲来认领

2018.8.12

陈虚炎浅评:我想寻找三段文字之间的关系,似乎颇有联系,却摸不清头绪。不舍和学会放弃,是我对前两段文字内涵的概括,而其中“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句做了最好的诠释,也是领读全诗的核心句,堪称诗眼。秋天的确会给人苍凉,萧瑟,离愁的感觉,而试想,站在偌大的秋天的原野上,这种离愁感会更为强烈。这也是导致诗人最后发出了“如等待母亲认领的丢失孩童”之感慨。这是非常真挚,也可信的想法。然而值得深思的,为什么独独令诗人想到自己如走丢的孩子,又为何是等待母亲的认领?令读者浮想联翩,诗人与母亲的现状,是分离吗?两地分居,还是阴阳之隔?诗人一定很爱自己的母亲,也非常思念之,所以幻想了这样一个情感意象。这即表现了诗人的潜意识的渴望,也是对母亲之爱的认可。记得有一次和好些年不见的同事聊天,得知她近年来受了很多委屈,屡屡被“朋友”感情和金钱双重背叛,被打击过重的她找我述说,最后竟然哭了,说:“我想妈妈了!”这或许就是人在迷茫或痛苦是的最本能的反应—渴望母爱,渴望回归母亲的怀抱。虽然不是诗意的表达,但其中真情,我想和这诗人的感情应有异曲同工之处。

2018.12.15

2、在列车上之一

(一)

窗外有雨

出发的人,拖着淋湿的行囊

车门一关,家乡便落在窗外

送别的人

有些留在站门之外

有些留在二十五年前

有些留在小时候看过的电影里

(二)

“和谐号”第13车14排座位

我们端坐,一言不发,互不相让

列车前行

风被切开一道裂缝

以至我无法觉察到它的存在

沿途,树、电线杆和所有物件

箭一样向我们直射而来

似乎要把你杀死,也似乎要把我杀死

(三)

云朵白了又黑,黑了又白

不知名的村庄、田野、河流和路人

甩在身后,就如旧时记忆

再也捡拾不起

双语广播响起到站的消息

到站,那是必然的

车门一开,你留在了向远方的列车上

我却走进了秋天里的他乡

我头也不回,朝着出站口的灯火

2018.08.29

陈虚炎浅评:这首诗具有一定的朦胧感,弱处几乎无感,而强处,仅仅只需两三处,就足以构造极强的悬念。第一处是段落二中:“我们端坐,一言不发,互不相让”。这里的“我们”是指我与谁?情人,陌生的旅客,还是对面的空座?第二处是段落三的结尾一段,似乎也是对第一处的悬疑解答。然而,从同乡出发,谁会决绝离开一个另一个人呢?情人么?可能性不大。空座么?那诗人也太冷漠了。想来唯一可能就是同行的陌生人,或许是关系一般的同乡,或许是之后上车的人,总之,就是生命中的“一次性的过客”。怀揣着这个“结论”再回头去寻找可能暗和的信息,“箭一样向我们直射而来,似乎要把你杀死,也似乎要把我杀死”,原来误会了!并不是相对而坐的两人,而是相邻而坐!再看,“和谐号”第13车14排座位”,分明诗人早已留下充分得线索和标识,只是评者初时难以识别。好了,目前为止场景大致可以还原:两人一言不发,冷漠相对,似乎憋着一股气般,互不相让,多么典型的现代人冷漠性的写实风!回头再看全诗,面貌清朗冷峻,五官明快紧凑,透着冷笑,冷眼旁观,而内心却感愁无限,冷暖自知。诗风如人,我们似乎通过诗篇,逐渐摸索出一个外冷内热,看透人世苍炎的,有些冷峻,漠然,世故,孤傲,却也是思家怀旧的,劳碌于家乡与异地间的中年人形象。

2018.12.16

3、明眸皓齿

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井水四季涟漪荡漾

倒装的天空

我在里面俯视白云和星星

青草长在井壁上,开出一万朵野花

笑声从井底传来,如风铃搖晃

我晕眩,闪忘于

白驹过隙

绕井三圈,见证岁月的美好

但那时我有多么笨拙和迟钝

内心紧张并失重

时间的天平,不时向遺忘倾斜

一会缓慢,一会飞速

让我屡屡于忐忑中失察自己的青春时光

以为一切都理所当然

以为一切都该像她那样明眸皓齿

睁眼亮醉人,张嘴有迷香

2018-12-11

陈虚炎浅评:这无疑是一首好诗!取胜之道并不是朦胧,也不是直白,而是结合至恰到好处。为何这样说呢,因为该诗没有一句伤脑费解的话,也没有一句明确表达主观情感的话(至少没有明确地表达”好与坏”或者“爱与不爱”),而读者却能从诗人细腻的观感中体会到她的心理变化。文字中我们找不到一处做作的表达,完全是诗人伤痛心声的自然流淌。诗人尽管用了第三人陈的“她”,但还是蒙蔽不了读者,因为诗文中所记载的全然是诗人自我的心声,是诗人对自我容颜和青春易逝的忐忑与彷徨,这多么符合一个已过青春韶华时节的女子的真实心声。记得笔者过去未写诗前,最开始对诗歌的印象是,大多应为表达忧伤,烦恼,或者再就是自我救赎主题,现在在诗坛走了一圈回头再看,尽管诗歌的种类繁多,但情诗,特别是带有些淡淡忧伤味的情感诗,仍旧是最令人回味和感动的。一切回到原点,一切回到忧伤,在忧伤中最后诗人的“坦白”最令人神伤,她以为“一切都理所当然,一切都该像她那样明眸皓齿,睁眼亮醉人,张嘴有迷香”,可惜她的“以为”最终被“时间君”所打败,成了悔恨和错误的根源。其实哪有真正的错误,只是在“时间君”主宰下之臣民的你我,谁没有在生命中留下些遗憾呢?那些遗憾最终成了无奈的追忆和悔恨,于是便产生了——“忧伤的诗”。

2018.12.15

4、 雪

雪落在枝上

成为花的一部分

雪落在河流上

成为水的一部分

雪落在头上

成为发的一部分

看那,雪落在医院门口那个哭泣的老妇人脸上

成为了眼泪的

一部分

2018-12-05

陈虚炎浅评:会有种三段论推理的错觉,只不过这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形式,而不是必然推导。前面三段只是为了加强推理效果,而推理命题是:”雪落在哪里(或哪个),就成为哪里(哪个)的一部分“。而如果忽略了这种论证的必要性,其实最后部分,正好成为一首标准微诗的构成。“雪落在医院门口那个哭泣的老妇人脸上”,其实这是个很做作别扭的表达,似乎想要强行突破,作为一般现代诗,这段完全可以有更技巧和层次性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更隐晦的包装而达到目的,那就不会显得这般露骨。然而如果将其看成微诗,就更可宽容。可见“微诗”之定义如同小说,并非全由文字数量决定,还要看其诗体结构和表达形式。另外,我不知诗人为何要刻意多加素材引证,或许只是为加强情感力度而铺垫之。然而,雪终究落到何处,都会成为那里的一部分,那是自然而然的,这并不该是最可升华的总结啊!为什么雪一定要成为眼泪的一部分,而不能成为眼泪本身呢,难道会有人将被泪水消融的雪,当做是泪的“一部分”,应该就是泪吧。所以,归根结底,雪终究还是一个论证的铺垫,是烘托的环境。但诗歌是讲求融合的,如果把环境和物镜,情境与心境都融合一处,还分什么雪,或泪的一部分,何必计较如此清楚呢?所以,就让“雪,成为了眼泪”。这样处理还可造成读者心理的突兀,为何先前都只是成为一部分,到眼泪处却成了其本身。斟酌之下,深意尽现。

2018.12.15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