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佟掌柜的头像

佟掌柜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4/26
分享

杨记面馆

1939年的冬天,春水城被日军统治已三月余。这天,风很凉,吹得人脸干巴巴的,可路边草地上的小草还时不时露出头来。春水城北面的“杨记面馆”大清早就开了店门。面馆的老板娘杨氏有个很好听的乳名叫“幺姑”,她本不姓杨,姓赵,因为嫁给杨家的男人随了夫姓,这些是她自己跟经常来光顾面馆的客人说的,没人见过她男人,她只说男人在十几年前就离了家,不知去了哪里,那年月兵荒马乱的,实不是什么稀奇事。

杨记面馆三个人经营,幺姑做捶鱼面兼跑堂,张嫂打扫卫生也兼跑堂,还有个年轻的后生管采买和炒菜。幺姑的“捶鱼面”做得地道,滑嫩清香,再加上她对每个食客都客客气气,细语轻柔,生意一直很红火。男人们有的喜欢看幺姑那张俏脸,有的爱看幺姑的手。幺姑长得俊,眉眼线条柔和得像远山和秋水,咋看咋让人觉得顺眼;幺姑的手细而长,她将鲜鱼肉捣成糊状揉进面里的时候,两只手就像在那儿舞蹈,一忽轻柔一忽有力。头两年有男人借着酒劲想打幺姑的主意,没多久就没人敢随意在店里放肆了。街里传说,那后生的手劲惊人,可能从小练过武功。

离春水城不远的张家山有个独门独户的小院,不远处是个打麦场。打麦场上百余名战士正在热火朝天地训练着,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队长杨嘉洲从小院出来,急匆匆地往麦场赶,后面跟着他的警卫员虎子。

“虎子,今天你再去趟春水城,听说鬼子要来扫荡,去交通站看看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消息。”

“我这就去。”虎子答应着,话还没说完,转身就要走。

“回来,看把你急的,你把张大爷家的孙女带上,给你打个掩护,城里汉奸鬼子像疯狗似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已近晌午,杨记面馆的客人多了起来,食客几乎占满了每张桌子。

“排骨捶鱼一碗”“鸡汤捶鱼三碗”,张嫂唱单和饭厅里嘈杂的声音混合在一起,面汤的热气和酒香在饭厅大堂飘来荡去。幺姑双手不失闲地忙碌着,眼睛也时不时四处观望。

这时门口走进三个客人,头前儿的那个是常客,汪精卫政府警备队副队长陈三。后面两个幺姑不认识,从陈三毕恭毕敬的表情看,绝非善类。幺姑招呼后生看住滚开的汤锅,抿了抿有些散乱的发丝,迎了出去。

“陈队长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幺姑偷偷打量下陈三带来的客人,他们虽然都穿着便衣,但从脚上蹬着一样的军靴上,判定是日本人。

“张嫂,快,把包间的桌子好好擦擦,上壶好茶伺候着。”幺姑拖长了声音,对张嫂吩咐道。

陈三今日一反往常色迷迷看幺姑的眼神,领着两个客人直奔包间,边走边对幺姑说:“炒几个拿手菜,不要酒,排骨捶鱼面三碗,要快,还有要事,吃了就走。”

张嫂仔仔细细擦好桌子,沏上一壶上好的龙井退了出来。陈三站在门口望了望,看张嫂走远关上房门,退回座位和另两人低语。

包房隔壁,幺姑将一只碗扣在薄薄的墙板上,聚精会神地听着。

张嫂将炒好的菜放进食盘,端进幺姑在的房间,努努嘴。幺姑点了点头,将碗交给张嫂,端着食盘敲了敲包间的门,房里的三个人立刻闭上了嘴。

“进来”,陈三喊了声。

“陈队长,您也不给幺姑介绍下两位贵客,以后还想指望贵客多多捧场小店呢”,幺姑将菜摆在桌子上,眼神挨个从三个人脸上掠过,语带娇嗔地言道,“今天这顿幺姑请客,吃好以后一定要常来。”

坐陈三旁边的客人正襟危坐,未发一言,可眼睛却在幺姑的脸上停留了几秒。陈三心里偷偷骂了句“色鬼”,站起身来对幺姑介绍:“这位是宪兵队中井少佐,这位是渡边先生。”

幺姑瞪大了眼睛,樱桃小嘴好似合不拢地形成O型,细声细语地说:“早上听窗外的喜鹊喳喳叫,我就想今天一定有贵客光临,喜鹊果不欺我。您二位品尝下我们店的手艺,幺姑可不是自夸,这春水城百十个店家,无论‘捶鱼面’还是家常菜,我杨记是最地道的,陈队长您说是不是?”

“那是那是”,陈三想着上次来杨记时,幺姑偷偷塞给他的五十大洋,一个劲点头附和着。

傍晚,幺姑揉了揉酸痛的后腰,又把客人要的几碗面下到锅里,心想今天要不要早点关店,让后生趁着天黑前出城。正思忖着,虎子和张家孙女走进店里。

“他还好吧?”幺姑把偷听来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说给虎子,又将备好的“捶鱼面”装进张家孙女的布包,红着脸问虎子。

“嫂子,您放心,队长好着呢,咱大队有鬼子扫荡的准备,绝不会让他们得到一点粮食。我们马上出城,把您听到的消息带回去。”

幺姑的心这几天都悬着,心里祈祷了无数次。这天傍晚,陈三和渡边来到杨记面馆,一进门就喊:“幺姑,快弄几个好菜,上几壶好酒,我要与渡边太君共醉,也许下次我他妈的也来不了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