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同林的头像

孙同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08
分享

茅窝

冬天到了就该穿茅窝了

曾几何时,一到冬天,便是一地的茅窝。村子里,男女老少,个个脚上都是窝。茅窝又叫芦花鞋、芦靴等等。在寒冷的冬天,一双茅窝在脚,确是既暖和又轻便。

茅窝是一种由稻草编底、芦花编帮的鞋。新茅窝上脚前,一般还要作一番“装修”,用剪刀从里到外、从帮到底要进行一次“修剪”,露出的稻草头、芦花尾等等都要清理掉,最后,还要用棉布条在茅窝口上“滚”一周,如果在茅窝里垫上一层鞋垫,那就成了一双比较上档次的“靴子”了。

我们小时候时常光着脚穿在茅窝里。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课间,同学们在朝阳的墙上挤暖,在奔跑中薛同学的茅窝底给跑掉下来了,脚上只套了个茅窝帮,光脚踩在地上,冻得他呲牙咧嘴。我帮他将茅窝底捡回来,找来一根绳子捆在脚上,他就又跑到墙根挤暖去了。大家一边玩嘴里还一边唱:“老师老师你别怪,我穿的茅窝跑不快”。老师当然不会怪,因为他们脚上穿的也是一双跑不快的茅窝。

茅窝的制作工艺不复杂,但要做好,做到精致,就不容易。茅窝用的都是地产材料,主要是芦花、稻草和茅草等等。

人们把茅窝的制作称为打茅窝。打茅窝有好多工序。

第一道工序是材料的采收。芦花要挑选那种粗壮的刚放出的青芦花,采回来后放在太阳底下晒,直晒到芦花蓬松为止;其次是稻草,稻草用于编底,所以质量不能差,要选那种金黄色无病害干净的好稻草;再其次是茅草,茅草是用作编茅窝的经线的,因此,要选长而粗且清白的“二刀茅”(头刀太硬)。第二道工序是将芦花和茅草分别搓成绳子(芦花绳子也要夹带茅草),绳子要搓得粗细均匀无毛刺,这样编出的茅窝才光滑、精致。第三道工序是编织。编织茅窝底需要用一种耙齿形工具,称做“扒海”,一根根经线固定在扒海齿上,然后在上面缠绕稻草,并编出花式来。编茅窝底不用鞋样,全凭编织人的匠心,按一定尺码,宽窄,长短等等。好的茅窝底不仅结实耐磨,样式好看,还要有防水功能。第四道工序是编鞋帮,这是个技术活儿,要的是编者的心灵手巧,根据不同尺码的底用芦花绳一圈圈地编织,要做到松紧得当,高低适中,且做到一双两只一个样。最后一道工序是收茅窝口,就是将茅窝上预留的茅草绳头结辫封好口,再用剪刀剪齐,一双茅窝就算完工了。

打茅窝多为家庭作坊,一人打茅窝一家人帮忙。茅窝的制作者多为老年人,儿女们白天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利用早晚时间帮老人做一做。秋天的时候,茅窝老人的孙子孙女们就要帮着打芦花、晒芦花,割茅草、收稻草。

我的一个邻居大爷是打茅窝的。邻居大爷的年纪不大,只是因为身体有病,不能下地做重体力活,就学会了打茅窝,以此增加点家庭收入。大爷的女儿是我同学,每当秋天芦苇秀穗的时候,放学回家的她就要采芦花去。同学虽然才十一二岁,却已经采好几年芦花了,对于附近哪条沟边的芦花好,哪条沟边的芦花多,她都了如指掌。采芦花的时候,她身上带着一把木制长钩,靠得近的用手直接采摘,离得远的就用钩子去钩。放学回家的时间,她就能采上十几斤芦花。回想起来,女同学采芦花的画面是很美的,可惜那时没有办法将其保存下来,否则当是一件艺术品的。

秋冬两季,搓芦花绳成了同学的主要生活内容,她主动给自己定下任务,平时一天搓半斤,星期天一斤。同学骄傲地告诉我,她的学费全凭她自己挣,还可以供妹妹上学。

打茅窝的那些天晚上,我时常到她家玩一会。晚上,看她一家人在煤油灯下,搓绳的搓绳,编底的编底,织帮的织帮,十分热闹。这个场合,大爷是主角,他的任务是用稻草编出茅窝底,同学的妈妈负责编茅窝帮,同学和她妹妹搓绳子和做收口整理的事情。茅窝大爷会讲一些故事,这也是我爱去他家的原因。我听茅窝大爷讲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混世魔王程咬金”等等,当然,他讲的常常是丢头落尾,有时会弄出“关公战秦琼”一类,但这并不影响我的兴致。有的故事他已经讲过好几遍了,我还是久听不厌。对于文化生活十分缺乏农村孩子来说,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文化“盛宴”呢。

同学家的茅窝多是人们上门买,到了年底如果还有卖不完的,就背到镇上去卖。有一次,同学背了十来双茅窝去镇上,我也跟她一起去。那天,我们起个大早,卖茅窝的时候,我看到同学的两只手上都生了冻疮,因为天天搓芦花绳,双手裂了许多血口子,看了让人心疼,她却轻松地说晚上搽一点凡士林就好了。

卖完茅窝已经是中午了,同学却舍不得买吃的,我花五分钱买了一只烧饼,一半给她,她只撕了一点塞到嘴里,就又塞给我,说她不爱吃烧饭。

同学后来远嫁到几十里外,多少年难得见上一面,听说她现在到城里给女儿带孩子去了,想她的生活应该不错,不知道她可还记得当年我们一起打芦花和卖茅窝的往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