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同林的头像

孙同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22
分享

六月六的一场晒伏盛事

“六月六,吃肥肉。”这是我们儿时就会唱的一段顺口溜。有肉吃当然高兴了,而吃肥肉,更是孩子们对美食追求的最高境界。

农历六月初六,俗称“尝新节”,又称六月节、半年节。

老辈人很看重这个节日。这一天,民间要以宗族为单位,进行重大的祭祀和庆典活动。族人要置办香烛纸马,要杀猪杀羊,宰鸡宰鸭。将猪头及新粮制成的馒头糕点和新采的瓜果菜蔬等等,恭恭敬敬地摆放在宗族祠堂的供桌上,焚香祭祀,祭拜天地祖宗。其时要举行舞稻草龙,舞狮子等活动,以欢娱神灵,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晒,是六月六的一大特色。“六月六,晒红绿,除霉蛆。”传说这一天晒衣衣不腐,曝书书不蛀。是日,一路看过去,家家门前姹紫嫣红,色彩斑斓,院子里像开出无数花朵,绽放着饱满的风韵。院子里或架起竹竿,或铺上木板,或拴绳吊索,然后翻箱倒柜,将家里所有书籍和积压衣物、被褥、床单统统搬到院子里来晒,俗称晒伏。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衣物、书籍或悬挂、或平铺,无拘无束地展示着它们的身姿,欢欢喜喜地接受着阳光的洗礼。“天上日头炸晃晃,百虫晒得精光光。天上日头红烫烫,百虫晒得蔫耷耷。大日头,红又红,晒得百虫咯嘣嘣。”孩子们唱着儿歌,在飘动的衣服被褥下面钻来钻去,在木板上翻看寻找有趣的书籍。正午时分,大人还要把小孩的衣服脱光,站在太阳底下晒肚脐眼,晒后再下到河里淋浴,俗称“晒铁身子”。待嫁的闺女和刚过门的新媳妇们要晒新嫁衣,家有老人的还要特意曝晒老人的寿衣寿帽,谓之“晾针线”。早饭过后,年轻的女人们穿上一身好看的衣服,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她们东家进西家出,摸摸你家的衣服,看看她家刺绣,瞅一瞅,比一比,谁家媳妇心灵手巧,谁家老人寿衣齐全。人们的脸上漾着甜甜柔柔的笑容,笑声陶醉了整个村庄,那种其乐融融的热情场景让人难忘,也让人怀念。

记忆中,每年六月六的一大早,我母亲就在门前架起竹箔子,从高橱里将一堆乱七八糟的衣服抱出来摊在上面,不够放,再扯上几根晾衣绳,虽然没有什么好衣服,却也让整个院子红红绿绿的,很是生动。晒伏时,母亲总是不停的翻动和拍打那些衣物、被褥,母亲说是给棉衣、棉被们疏松筋骨,又让它们里里外外都能得到阳光的眷顾。我们便也跟着帮助拍,拍出一阵“啪、啪、啪”的声音。父亲则把家里所有带字的书本、纸张和画轴搬出来,摆在草席上晾晒,以防潮湿、虫蛀鼠咬,弄坏了字纸。小伙伴都知道六月六那天我家要晒那几幅族人古像,便簇拥了前来观看,此时的我神气起来,给小伙伴们做解说员,讲这些挂像上人物的故事,虽然说得文不对题,说得丢三拉四,却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羡慕不已。

最正规的活动是家族的晒谱祭祖。正午时分,各家的男丁们都聚集到家庙(祠堂)里,人们按辈分依次静静地站立,族长站在人群前,洗手整冠,虔诚地把老祖先的画像请出来,悬挂在正厅之上,再把家谱摆在供桌正中,然后焚香秉烛,敬献美酒花果,最后是拖着悠长的腔调念“家训十六条”:“尽臣职、崇孝道、建宗祠、修宗谱、谨坟墓、严祭祀、明宗祀、慎丧服、重婚姻、宜家室、敦友爱、育人材、旌节义、崇节约、戒荒惰。”(孙氏家训),六月六重温家训,表达了族人对先人的缅怀,也是对族中子孙后代一种很好的警示教育,激励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和追求。

六月六晒伏,是如东乡下人夏天的一场盛事,晒伏晒的是书籍衣物,晒的是劳动成果,更是晒出一种生活情趣,晒出一道生活画卷,那个搭满衣物被褥、铺满书籍的院子,族中老人那重温家训的声音,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