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同林的头像

孙同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2
分享

春节,带孩子在乡间走走

儿子难得回老家过年,我安排正月初二带他到乡间走走,看看乡村风情,参观一下村史馆。早春的风还有些冷,我穿了厚厚的棉衣,儿子、儿媳和孙女他们都穿得比较单薄,却不觉冷,我想这与他们长期在南方生活有关,也跟年龄和身体有关。

我们沿着村道向前走。一路上,农家院子的气息,农人忙活的身影,被打理的田园庄稼,一切都显得那么协调,天、地、人合一。春节时农家门楣上的喜笺、大门上的春联鲜亮得耀眼,场院的地面上布满了放鞭炮留下的炸屑,泛着一片红光。树上的鸟语,地上猫狗的撒欢,炊烟的袅袅升起,村庄的祥和里,有种涌动的磁场,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诗意。

从我家向西不远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河面有五六十米宽,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人工开挖的红星河,红星河南接如泰运河,北通栟茶运河,它虽然不是直通江海,但起到了贯通江海的作用,引长江水灌溉一河两岸的土地,又带走两岸地下排出的咸水流进黄海,这条河成了老家人心中的母亲河。

走在河岸上,湛蓝的河水让人有种融化进去的感觉,顿觉天地宽了,心胸也宽了。我看到,河边枯黄的草被底下,已经这儿一堆那儿一撮露出了嫩芽,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力量,很是让人惊喜。河坡上或立或坐着不少垂钓者,与两岸清瘦的树木相映成趣。

我跟孩子们说起我小时候在红星河里洗澡、摸蚬子、捞鱼虾的趣事,说起邻家大哥功成在红星河勇救落水人的故事。孙女儿听得来了兴趣,缠着我给她讲红星河的故事。我说,朝前走吧,我带你去参观孙庄村史馆,那里有更多关于孙庄的故事。

举目四望,天空蓝若宝石,让人遐想无边,时不时有喜鹊和水鸟从河面掠过,又把遐想中的人拉了回来。

春天,依着大自然的节奏,从冬眠中醒来,开始了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软软的风把僵硬的枝条吹绿、吹醒,躲在土壤里过冬的种子、芽儿们开始寻找春天……人们忙忙碌碌的脚步,告诉我们,春天真的来了。

在孙庄村史馆里,我向孩子们简略介绍了村史馆收藏的孙庄故事,从孙庄先人在这里落脚,开垦这片土地,到新四军东进,孙庄人奋起革命的史实,再讲到在一代又一代孙庄人的奋斗下,使孙庄拥有了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示范村等殊荣。当孩子们看到他们所熟悉的人和事,引起一阵阵的惊叹;当看到带有浓厚乡村气息的民风民俗时,又是感叹不已。让下一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这是我带他们来村史馆的初衷,就是希望他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行稳致远。

从村史馆出来,我们走上村东一条五米多宽的柏油马路。上世纪八十年代,这路是条土路,一边是灌溉渠,路面只有两米来宽,路两旁长着一棵棵杂树,桑树、杨树、榆树、洋槐树等等。夏天,洋槐树花散发出阵阵幽香,桑树上结满桑枣,孩子们会爬在树上采桑枣吃,吃得嘴唇发黑……土路遇上下雨的日子,时有小孩滑落灌溉渠里,常有人扛着自行车走;雨后,经太阳一晒,路面上坑坑洼洼,自行车又在上面蹦蹦跳跳……经过多次改修,前年,这条路终于建成柏油路,路两侧种上了两排银杏树,被村里命名为银杏路。

读中学时,我每天都要从这条路上走过。那时的农村,自行车很少,我们都是步行上学。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风和日丽,走在上学路上的孩子们,一个个就像脱缰的野马,欢呼着、跳跃着,我们热情洋溢地背诵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激情澎湃地高唱《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这条路,是我儿时成长的乐园,少年时梦想扬帆起航的栈道,青壮年时发展振兴家乡的桥梁,老年时一缕永远抹不去的乡愁……无论时光怎样变迁,不管岁月怎样流转,家乡的路,永远是一条深情款款的纽带,联系着我和我的家乡。今天,我带孩子们走这条路,意在也让这条路能够成为一条联系他们的纽带……

我们就这一路慢慢走着,看着,聊着,时近中午,风儿渐渐暖和起来。春天,就这么悄悄地来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