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同林的头像

孙同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7
分享

我的遥远的代销点

1968年,我读小学,那段时间天天要从大队部门前经过。大队部的旁边有一家小店,因为这是在孙家庄大队,人们就叫它孙庄代销点。

孙庄代销点的主人姓刘,记不得他的大名,只知道人们都叫他刘四。刘四四十多岁年纪,中等个儿,秃头顶有点,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下巴上有一颗黑痣,让人会联想到伟人。刘四的女人体态丰腴,她皮肤很白,穿着打扮也很得体,颇令附近农人的羡慕,前来买东西的男人和女人都愿意多看她几眼。

我们从代销点门前经过的时候,会伸头朝店里面看看,看到多是刘四坐在代销点柜台后面。或因为家里的孩子多,所以刘四不爱跟小孩子说话,我们都有点怕他。柜台里面的东西挺多,挨着东墙竖着一卷卷“洋布”,高高的台面上也常摆着几匹布,也有尺和剪刀。我最好奇的是柜台后面东北角的那个窄窄的小门儿,刘四有时走进小门里去,把门关上,人就不见了,一会儿,他又从门里抱着一捧东西出来。我很想找个机会到里面去,看看那门里都有什么。但一直没有去过,也一直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北墙西墙被隔成一个个方格子,里面放着这样那样的货物。我每次拎着火油瓶酱油瓶买火油打酱油,都跑到西侧柜台跟前,刘四探身接过我手里的钱和瓶子,把漏斗往瓶子口上一放,随手拿端子往柜台里面的缸里或坛子里一沉,哗一提,朝漏斗一歪,火油或酱油就顺着瓶子呼噜呼噜往下淌。我看着瓶子里的火油或酱油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快到瓶口的时候,停住了,刘四把端子往原地方一丢,递给我瓶子,扭头忙别的去了。

有一个聋子老爹,隔几天就推着一辆独轮小车来送货。聋子老爹推独轮车的样子很好玩,他的两个肩膀担着独轮车的带子,朝上耸着,两条腿摆成八字形,朝外撑着,车子行起来的时候,屁股翘起来一颠一颠的。孩子们背地里给他编了个顺口溜:“聋子老爹真可爱,推的车子跑不快,一颠一颠扭屁股,吃的用的他送来。”听伙伴们说,聋子老爹是专门帮助代销店送货的人,小车上的货都是他从小镇供销社拉来的。我就想这供销社真好,啥东西都有。聋子老爹送得最多的东西就是油盐酱醋之类,因为大人支使我打醋去,我跑到店里,柜台里的人今天脱货。停几天,我看到老爹推着独轮车来了,店里的醋就又有了。

代销点的两扇大门平时都大敞着,关着的时候,门上会有四个大大的粉笔字——今日盘货,看那几个字跟我们老师写的不一样,我就用手在空中一笔一划地描着“今日盘货”。父亲骂,在空中点点画画的做什么?我说是在写字,父亲说,空写什么,要写就写实在的。我多么希望写实在的,我还想开店呢。这时候我内心里有一个梦想,什么时候自己也开一片店,也向人们宣布“今日盘货”。

孙家庄大队在代销点里装了一部电话,谁家有电话打进来,多是刘四的女人跑去通知,她会走到离人家不远的地方高喊这家人的名字,声音拖得长长的,很多人都能听到。

刘四家的孩子多,四男三女。附近农家的男子聚在一起,谈论起来,常骂,开店的人整天没事,就知道生孩子。刘四家的女孩子一溜儿都叫琴,大琴、二琴、三琴,小琴,男孩子都叫生,和生、平生、祥生。大琴和二琴比我大好几岁,她俩经常在门前空地上打羽毛球,跳起来接球的时候,上衣下摆会飞起来,露出白白的肚皮,最是引人注目。

祥生的年纪跟我差不多,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在家里属于不待见的角色,就常跟我们一起玩,我也乐意跟他接近。三琴的年纪跟我差不多,我跟祥生玩,就有机会跟三琴说话。三琴跟她妈妈一样,皮肤白白的,她又跟他父亲一样,脸上有颗痣,但她的痣长在眉梢,我觉得这让她更加好看。跟祥生亲近,也许有机会到代销点的东北小门里走一回,发现点神秘的东西。

代销点里的人都比我们农村人穿得好,在人们还没有自行车的时候,他们就骑着自行车,身上穿的白褂子向后一撩一撩噗噗地兜着风,很令我羡慕。

我父亲说,代销点的人是吃国家粮的,有红本儿,每个月从粮管所买白面,吃白面馒头,买大米吃白米饭,还可以每月领工资。我又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吃上国家粮,也每月领工资,那样就不用像大人一样整天在地里弓着腰干活儿了。到时候,我也骑上个自行车,穿个白小褂儿,我不扣扣子,让衣服往后飞着,噗噗响着拉风。就像父亲曾经说的,“要写就写实在的”。

好多年,村上一直就一个代销点,附近几个生产队的人都要跑很远到代销点来买东西。虽然我不是代销点的人,但我心里挺自豪,因为我家离代销点近,我打个酱油买个醋几步头就到了。而且我跟代销点里的人很熟,常跟他们说话。

后来,我到镇上读中学,去代销点的机会就少了。代销点的大琴二琴三琴们一个个都成了大姑娘,或出嫁或进了什么单位,到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代销点里已经只剩下刘四老俩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孙庄代销点的东面有了一家小卖部,不久,西面又开了一个商店。自此,便很少有人到孙庄代销点买东西了,慢慢地,代销点成了附近的人玩儿的地方,阴天下雨大家就在里面打牌。再后来,刘四一家人搬走了,店里的货被拉得光光的。代销点大门整日上着锁,门上也不用写“今日盘货”。再之后,空空的代销点大瓦房连同后面的大院子由附近人家接手,听说接手代销点房子的年轻人就是当年推独轮车帮代销点送货聋子老爹的儿子。

到上世纪末,聋子老爹的儿子在原代销点后面大院子里建起了楼房,年轻人在建楼房的时候,嫌前面的老代销点房子碍事,把它拆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