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同林的头像

孙同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5
分享

我家东边那条路

我的老家在如东县西北部的孙庄村。

老家门前是一条东西流向的住宅小河,我家住最东边,傍着一条南北小河,小河上有一个码头,码头的东边是村子的南北主干道。

早上,下地的农人经小码头从我家门口过,中午收工回家,他们扛着农具又从我家门口走回各自的家,父亲健在的时候,会站在门口招呼大伙:来歇歇脚,抽锅烟呀。

那人回道:不了,回去吃了饭下午还要下地呢。

垩稻子呀?

是咧。

话音未落,人已经走远。

这时候的路,全是土路,我家门前的这条路更为糟糕。因为地处小河北岸,除了下地做农活,几乎没有什么人走,路基虽然不窄,但经沿途勤劳的农人“开发”,路两边不是种上了豆子就是栽下了瓜果蔬菜,宽路成了窄路,大路成了小路。出门的时候,豆叶瓜藤扫着脚面,挡着裤腿。逢上下雨天气,泥泞的路面成了一锅稀汤,行人在上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尽管裤腿卷得高高的,还是糊了一层泥巴。场院里的水,田间的水汇聚在一起,流进小河,因为排水不畅通,东边的小码头很快就被水淹没,过往的人得脱了鞋,涉水走过码头去。

雨后的夜晚,小码头上的哗哗流水声伴着我入梦,那感觉倒不失浪漫。那些日子,因为码头沉在水下,门前路上就更是没有人经过,寂静得怕人,唯其听这水声了。

大雨几天以后,小码头终于露出来。接着,热辣辣的太阳把路面晒干,晒得发烫,不多久,路面上便浮起一层泥土,有行人走过,便飞扬起一片灰沙。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天,村里动员附近人家每户出几担碎砖,交到路边,安排人把它们压成路基,接着,又拉来几车砂子,铺在路面上。人们把铺了砂子的路面叫砂石路。这以后,村子里,家家门前的出脚路都铺成了砂石路面,叫做“农路户户通”工程。

这下好了,下雨天不用犯愁了,人们出门也不用怕踩泥踏水了。这时,我家东边的小码头也得到加固增高,上面也铺了砂子,骑车子的人可以直接冲过码头,进入河东大路。

又逢下雨天,雨还是以前的老样子,唏哩哗啦。但是,雨水顺着砂石路面流走了,或渗入地下,踩上去,不会粘两脚泥巴,也不会打滑,胆子大些的人骑着摩托车照常从码头上一直冲过去。但是,由于路还是不够宽,有骑车人过码头时摔在河坎里,差点送命;附近一个棉纱经营户,每次拉货,都被码头阻隔住,只好把货卸下来,用人力一点点抬送到对岸,再用车子慢慢拉走。因为交通不便,个体户无法正常经营,后来便黄了。

2014年,“农路户户通”工程得到提升,砂石路改修水泥路,我家河东的那条路被修成4.5米宽的水泥路。不过,我家门前这条住宅线因为地理偏僻,没有能列入村里首批改造计划。住在这条线上的几户人家沉不住气了,纷纷要我出面跟村里说说,争取早点修路。我告诉他们,村里不是不修,是因为资金上有困难,暂时修不到这些非交通要道的小路,不过,可以以捐资的方式修路。于是,大伙儿凑在一起商量,这条线上一共9户人家,其中两户家境稍差,不要他们出钱,其他7户,每户出资4千元,就是近3万元,村里再拿一部分,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正当大伙筹划得差不多的时候,忽然传来消息,说这里将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我们这几户在高速线上。大伙儿觉得这只是说说而已,以前也传过此类消息,到头来却没有了下文,因此,大家继续做着修路准备,与村里协商,联系施工单位,联系施工材料,等等。然而,这次消息却是真的。2016年,启海高速开工了,这条线上的人家都在拆迁之列,全部搬迁到新的居民小区去。于是,我们告别了那条留下许多辛酸故事的门前小路。

可巧的是,我们几户的新居与老屋地处在南北一条线上,房子的东边还是一条小河,河东还是以前的那条主干道——水泥路,这时的干道今非昔比,路上南来北往行人不断,不少当年骑摩托车的人换上了小轿车。我退休以后,时常跟老伙计们聚在我家东边空地上聊天,大家谈得最多的是生活上的变化,他们掰着指头算,现在村子里的车辆、房屋,算子女们的出息,等等。仅就车辆一项,他们计算着,从东头到西头,从南庄到北庄,谁家是一辆大众,谁家是一辆别克,谁家是一辆北京现代,谁家是一辆广州本田,谁家新买了一辆奥迪、奔驰、宝马……一圈算下来,不足二百户人家的老村子,竟然拥有一百七十多辆小车子,有的一家有几辆车。这些车平时多不在家,到了周末,主干道上便热闹起来,黑的,白的,红的,银灰的,烟灰的,等等,车子络绎不绝,一路开进小区,又一路开到各自的家门口。

车过人群旁边,常有开车人停一下,将窗玻璃拉下来,跟或坐或站在场院里的老人打声招呼。

您老身体可好呀?

好着哩,下车抽颗烟?

不咧,回去一下,马上还得走。

车子开走了,人们顺着话题,七七八八又扯上一阵子。

一转眼又是几年过去,2020年,小河东边的水泥路又镶宽了一米五,成6米的路面,车子可以在路上自由会车,水泥路面换成了柏油路面,道路的两侧给安上了路灯,高高的杆子上顶着太阳能电板,到了晚上,天刚擦黑,路灯便一盏跟着一盏自动亮起来,人们也跟城里人一样,在路灯下散步、跳广场舞。

我曾经在某个夜晚,走到远处去,回望村庄,回望太阳能柔和灯光下的村舍,回望灯光下那条宽畅的主干道,它们是那么地美丽,那么地温暖,那么地祥和。

农路畅通了,人们出行便利了,人们生活上的变化也更快了,老爷子老奶奶们的手机换成了智能的,接通了网,老人们的世界从此不同了。有了微信,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上百度搜个广场舞视频,照在上面学着跳。平时打电话,也换成了视频通话,可以跟海外的儿女们天天见面。

我家的东边还是小河,小河的东边还是大路,这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变化的是一个个细节,一条河,一条路,一辆辆车……看似变化很小,却在悄悄改变着村庄的内涵和走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