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老毕家的西院墙成了葫芦墙。
老毕的家在如东县孙庄村小区。这个小区住的都是纯农户,老毕是城里退休的银行家,他家的院子常常会弄出与众不同的动静来。一般人家的院子多浇成水泥地,用来做晒场,老毕家没有粮食晒,他把院子全种上各种花卉草木。大伙儿很有点看不惯,那些花呀草的下面,可是夏天躲藏蚊虫的地方呢,到了夏天,他不把这些花草搞掉才怪呢。然而,夏天里并没有出现大家期待的场面,老毕一家外出旅行去了。
今年春上,老毕在他家的西院墙脚种了几棵葫芦,夏天开出一院墙的小白花,秋天以后,小白花变成了一个个细小的葫芦。
看老毕家的葫芦,我脑子里跳出许多关于葫芦的记忆。祖父给我讲的那个古老凄美的故事。孟家种的葫芦藤蔓爬过墙头,在邻居姜家院子里开花、结果,结了一只硕大的葫芦。葫芦成熟后,蹦出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来,孟、姜两家为此争得不可开交。最后,经过众乡邻们解劝,他们商定小姑娘同属两家,并由两家轮流抚养成人,她就是后来哭倒八百里长城的孟姜女。那时的我,也希望祖父能种出一棵葫芦来,让藤蔓也爬到邻家院子里去,盼望剖开葫芦时,能看到里面也坐着一个美丽的女娃……
葫芦不仅给人们带来自然美,它与人们的情感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葫芦被认为是一种象征长寿和幸福的吉祥物。,它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和祝福。古代吉祥图案中有不少关于葫芦的题材,如“子孙万代”“万代盘长”等等。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其形体优美,色黄如金,寓意吉祥,它成了人间美好愿望的寄托。人们喜爱葫芦,还因为它不择土壤,不讲究生存条件,还有葫芦的藤蔓沿着棚架向上蔓延、攀爬的高超本领也是令人们羡慕的,最后,一棵葫芦藤结出几十个葫芦来,这恰恰又契合了人类希望子孙繁盛的美好愿望。
老毕告诉我,他家院墙上的葫芦花,常引来许多蝴蝶,也招来几个顽皮的孩子到葫芦花下捉蝴蝶。孩子们将身子藏在葫芦藤下,用手轻轻摇动葫芦花,蝴蝶见到花动,便兴奋地飞将过去,将长长的触须探进花蕊,这时,藏在藤下的孩子迅速把手伸过去,将花朵捏住,猝不及防的蝴蝶,束手就擒……
葫芦花谢不久,细小的嫩葫芦便从叶片间探出头来,起初,绿绿的小葫芦身上长满了茸毛,胖乎乎的样子十分可爱。在孩子们一天天的探视中,葫芦慢慢长大,在长大中不动声色地改变着颜色,直到由青绿完全变为白色,这时候,葫芦成熟了。
宋代张继先有《点绛唇·小小葫芦》词:“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子儿在内。无口如何怪。藏得乾坤,此理谁人会。腰间带。臣今偏爱。胜挂金鱼袋。”诗人将普通的葫芦描绘得有了诗情画意,现在,这诗情画意就藏在如东乡间一个个寻常百姓的庭院里。
葫芦可以制作成种种艺术品,最为常见的有雕刻葫芦和烙画葫芦。雕刻葫芦比较简单,就是直接在葫芦上雕画或刻字。烙画葫芦工艺复杂一些,烙画葫芦又名火画、火绘、火笔或烫花等等,其做法是烧炙器物表面,借焦黄之烙痕,显现图文。它是艺术品,也是传承中华远古文化的载体,是一门“易学”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一件天然般的火画葫芦艺术品,能够引发人们无尽的悠远、美好遐思。
据考,葫芦不仅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具有祛病的功效。
老毕家的一墙葫芦,在秋光影映下,令人叹为观止。老毕院墙上的葫芦虽然是同一品种,但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胖有瘦……它们的形体基本一致,上下两个大肚子,中间一个细扣腰,上面的肚子比下面的略小一些。眼前墙上的葫芦藤蔓还青绿着,但藤上的葫芦已经定形。我有点后悔,怎么没想到在葫芦上刻字呢,不然,现在那上面必是留下一件件“艺术品”了,老毕说,这个不难,明年我还种葫芦,到时候你早点来,任你在葫芦上施展才艺。于是我们相约,来年老毕还种一墙葫芦,到时候让我们当一回“艺术家”。
葫芦谐音“福禄”,拥有一个葫芦也就拥有了一份福禄,何况老毕有一墙葫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