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这话题,是在书房里看到堆放在那里的几款相机,跨越了胶卷时代、数码时代以及现今的单反时代。如果再要算上现今的手机拍摄及修图功能,给我的感慨实在多。
相机在我们生活中所体现的作用不一般。正是不一般,生活中少不了它。它以一种影像方式记录着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以最直接也是最真实的方式记录着场景。
摄影摄像能在新闻报道领域一直占据重要和不可取代的地位,特别是在图文视频的现时代,它发挥的作用以及普及率、覆盖率甚至超越了文字地位。
要说相片,都不稀奇。从落地时的百日照,各人都能拿出各自相片见证某个时期。但在二十多年前,用相机玩拍照的人还在少数,算得上是件奢侈和时尚的事。
最早接触相机,是参加工作后。因为工作关系,常常需要拍摄一些或人物或场景或资料图片存入文档。这些资料多以活动为主。虽然大型活动多数时候有宣传部门或单位参与,但是作为办公室人员,更能了解过程中涉及程序要求,因此照“像”便是我最初工作中所必须的一项内容。
最初涉及照相是件很令人担心的事,尤其是工作上的拍照。它不同于现今的以秒速成像的数字时代。最初的胶片相机,待冲洗后才能知道效果,只能在拍照过程备加小心。
怎样小心?大伙儿队队排、齐齐看,顶多“茄子”两下,谁敢再而三“茄子”?因此相片上是睁眼闭眼,全是靠天收。
在数码普及时代,拍照的随意性增添了很多。数字成像芯片记录,成本下降相片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成像效率与效果,即刻了然。这时的照相,镜头中不该发生的表情风险小多了。记得有一次将中心人物的眼睛照得半睁半闭,然后在照相馆由那个数码高手将另幅相片中睁眼的替换了上去,解了囧。
现如今为满足人们对品质的需求,单反相机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必备器材,但真正能够运用得好,不仅要有技能还得有广泛的丰富的摄影知识,也就是现在流行的互联网+功能。因此,能够展示高水平图片,有相当高的要求。
随着手机智能普及,现如今进入全民数码时代,随时拍下生活点滴,及时记录所见所闻,更有看图说话、有图有真相的传播功能。
大众普及的事,还有雅可言吗?风雅,不该是那种清幽的、不落世俗的、曲高和寡才会有的吗?是的,所以不是所有的拍照就能称为摄影。照相,是摄影最基础功能,能上升到给人以艺术享受才能称得上摄影艺术。
可能有人说,艺术带来美,是不是美的东西都是艺术?美人美景,都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这些都是艺术?当然不是。
艺术讲究形式,戏曲、音乐、舞蹈、书画、摄影、雕刻,建筑、文学创作等等,都是艺术表现形式,但其所表现出来的是不是艺术,得看其作品有无思想、有无文化内涵,能否让观众在这里达到由具像到抽象、由形象到意象的统一,甚至能否在意识形态里有其独特的展示效果,才能真正成为衡量其艺术性价值的标准。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真如一个时期所形容的“傻瓜相机”——只需轻轻一按,一切交给它了,能真正称得上有思想的创作,能归于艺术的极少。
不可否认,在互联网流连,时常会看到美图美景。无论从图片质量与构图布局、取景视角,都能给人丰富想像与联想。同样一处景致,有的图片看得人心慌意乱,眼神没处安放,就象一群叽叽说话的喳喳鸟,不知道表达什么,所能看到的就是“到此一游”。有的图片,用画镜为你聚焦了一处,即便一枝一叶,都能看到画面背后的一情一景一境,如同简洁的线条里蕴含创作者的创作背景、情境、心境,以这种形式讲述与你。
而这创作过程,也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领略的。
曾经有幸参与一群好友的外地拍摄,虽然咱几个也假模假样背着相机,但只不过是弄个噱头,人家那是长枪短炮的工具,都是大行头。且不说装备的讲究,就那认真劲,让咱自叹不如自惭形秽自知自明自感汗颜,直接自暴自弃。
看看这些专业的追求:
耐得住寂寞。美景险中求,专为等侯那些难得一见的景致,野外搭帐篷守着。那可不是浪漫,哥姐那几个守的是寂寞;
受得住奔波。美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悦。同样风花雪月、山川河流,这些专业人士为求不同,要找各种角度,越是不同越有灵感,越是能拍出不同寻常来。看着那些一个个架起的高射炮,一个个专注神情,最能体会“成功路上不拥挤”,每一项追求的背后都写着“不易”二字;
经得住挑剔。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同样景色,他们会剔除会删减,呈现在旁观者面前的只为那一点,让你一眼就被那一处吸引,画面里增一分多余少一分不足,恰到好处。在那一堆摄影人里,我们会看到初学者脸上写满恭敬与谦逊,越往深处走越是对同行的恭敬。反倒是咱们菜鸟,拍一张雀跃一下,肤浅全写在脸上。
以上还只是如相片的毛坯,后期制作才是最为关键。这其中有摄制者选景时确立的主题,围绕这主题在画面上构思,细细的酝、慢慢的蕴,浅浅的韵,最后才见那称为作品的图片。
你说,这摄影的艺术容易么?
由此看来,咱几十年一直行走在记录的路上,完成的只是拍摄的第一道工序。虽然也仰慕那些镜头之下独树一帜之身手,但从不敢企望自己能在摄影上能在这项技能上有长进,没这灵性。
在这些美片面前,咱不说话,只能是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