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里花开花落是常态。想必小区广场旁的茶花、玉兰、海棠、樱花、桃花等,在这样花季接受众人每一米挪动集中扫视的,应该从未有过。在进入到第五轮核酸检测时,在众人或焦虑或安然、或冷静或漠然的目光里,这些花朵从枝头缤纷到落英满地,即便我们发出春寒料峭感慨枝头依然长出了嫩叶。
只可惜在连日的春雨里花容失色,落得有些凄怜。相比较那些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花类,在丰满花期里收获的愉悦,这样的凋零实在有失水准,甚至有些失意。
这种短暂美艳在古时文人墨客笔下作为动情伤怀的咏物,以及现如今城市里美化环境作为精神消遣,它都会让人一面惊喜着一面叹息着:美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转瞬的、局促的。对比这种霎那间的存在,那种永恒的、定格的、悠久的东西更会让人长情。
长情之花有吗?欸,还真有,棉花。
看着这张棉花图,“啧啧”了两声:这花开得可真俊!
不是为了写这篇,还真是从没这般仔细打量过棉花。
若说跟它熟,那是讲瞎话。真没机会见识过稻田里棉花丰收时情景。在记忆里搜索,连在汽车、火车、高铁上与它擦目而过的机会也未曾有过。要说对它的认识,只能说来自于图片、影视和文字了。
若说跟它不熟,嗤~别怪我笑你,我们穿的用的,棉是最亲民的面料了。从小时我们围观弹棉花时起,有关棉花最原始加工或纺织而成的生活用品,便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伴随人类文明进步,见证社会发展进程。
现如今更是全“棉”时代,准确地说应该是人们尝试过各色各样的“纤”姿百态后,回归到棉时代。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工业现代化发展和生活大变革时期,这在棉制品的变化上得到体现。相信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过的人都会有厌“棉”喜“纤”时期。那是人们厌弃了棉制品的单调色彩和简单工艺,看到精良和名目繁多的化纤产品而有的改变,的确良、乔其纱、派力司、涤卡等成为那时的人们时尚选择。
比起棉产品的败色、易皱和不牢固,这些化纤布料以挺阔、耐久、明艳和轻薄博得人们亲睐。那时,衣衫能飘的、裤子带中缝的,视为时尚。
尤其是由从前的笨重棉袄到滑雪衫再到现如今的羽绒服、羊绒服等,棉花从身上穿的到床品,逐渐被各种太空棉、驼绒羽绒羊绒所取代。
只是在这过程中,人们经过一番时尚追逐,越来越是发现最好的还是天然的。这种天然是人们对于健康的重新认识和定义。
棉产品天然属性中具有的柔软、亲肤和呼吸的健康特征,以及现如今精良、精美、精湛的工艺,把棉产品外在与内在优势都发挥了出来。人们发现,在棉产品服饰和使用上特有的自然风和随意性、包容性和兼容性,其气质所涵盖的是其他面料难以企及,因而更受大众喜爱并最具覆盖面。
再来看过棉花。为何说它能长情?此“花”非彼花,不凋不落不枯。
棉花是农作物,虽习惯称作“花”但实则是果实。如此果实为花状的实在罕见,在植物中也属独有吧。
虽为花状,既不似鲜花类俏丽,也不似果实类坚挺,呆呆萌萌有些憨态。象极了在茫茫雪地的南极,成群簇拥的企鹅们富态的样子。亦如种植它们的棉农敞露健康肌肤,坦诚的笑容里难掩的喜庆。更似养植它们的土地,无论遭遇雷电风霜、富足贫瘠依然滋养着它,在该开花时开花、结果时结果、收获时收获。
棉花与其他农作物一样没有功利心。虽然它有着商品属性,在深加工过程中不断增值甚至是价格不菲,但只要看到“全棉”二字,便有着朴素的亲近。
它不似丝质和毛(绒)料的娇弱。丝质品和毛(绒)材料虽然也深受大多数人喜爱,但难打理。忌高温忌油渍忌挤压,洗晾收藏都有讲究。“三年真丝不如草”虽说有些夸张,但能将真丝和毛(绒)料保养如新的除非专业保养,太过矫情。出差出游带着它需得配套熨斗侍候。我有一款随身携带可折叠的小型蒸气熨斗,每到一处便“嗞嗞”喷气,同事都知道我有这两手。总之一句话,它缺乏棉质品的浑自天然,难能棉品糙成的自有特色。
它也不似丝质和毛(绒)料的高配。丝质的华丽、毛(绒)料的高端更适合某种场合下的装束与装饰,要求有整体匹配度。虽然现今它们已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但从用途上不如棉质品广泛,在性价比上更不似棉质品实惠。如果从舒适休闲和适用性考量,多数人会选择棉质品;如果考虑场合或气氛需要,当选高端大气丝质品以及低调奢华的毛(绒)产品。棉质品的抱朴守拙品性,决定了它温和低调入世态度。这些没有高低优劣差别,关键是适合适用频率。毕竟对普通人来说,大多数服饰用途还是会考虑大众或普适场合,以大方适用为主。
棉产品最可爱的样子还是它的原生态,即棉花。据说大多数城市现在都是以机器制作棉絮,我们这里门面里还有弹棉花,而且生意超好。从工艺上来看,弹棉花可以保持棉花纤维组织不受破坏,松软绵柔,形成的保暖层是棉絮的最佳形态。这如同手工揉制的面食筋道一样。
不知道他人怎样想法,在各类床品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棉絮。所谓的真空棉、羊毛、驼绒、羽绒之类,出差或旅行途中都有买过,从来没有感受到宣传和想要的效果。这些都不及那床厚重的棉絮裹在身上来得踏实。
在各色花当中,将棉花混为一谈似乎有些不着调,至少它与鲜花之间并没有可比性。毕竟在人们眼里精神的心灵的需求,与生活必需的物质需求,存在不同。但就是这样一种俗物,得幸乾隆十六首七言绝句。这十六首诗分别御题在十六幅画组成的《棉花图》上,作者为乾隆年间“五督臣”之一的方观承。他以图谱方式记录了乾隆三十年乾隆帝在保定腰山王氏庄园观视棉花过程,从种植、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这是我国仅有的棉花图谱专著,因为有乾隆御笔题诗,所以也称《御题棉花图》。现收藏在国家图书馆。
特意百度了乾隆的十六首,当中第五首“采棉”写下:
实亦称花花实同,携筐妇子共趋功。
非虚观却资真用,植物依稀庶子风。
意思是:果实也叫花,花果名相同,妇女儿童提筐摘棉同劳动。不是白让观赏有实用,棉花同人一样具风范,知道表里应并重。
可见,既可观赏又可实用的棉花,称为果实之中最美花、花中最坚实果,都足够孤芳自赏一番,任谁难以比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