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以抗疫为主题的动图。图中围绕“深夜逆行”“路灯下的白衣战士”“隔离病房的新生命”等主题,以沙画形式再现抗疫感人场景。也让读者从一幅幅生动画面中感慨沙画艺术所塑造的动感画面,以及极具视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
有一年父亲节,以不同内容表达《父爱如山》主题的沙画作品在微信朋友圈被滚动推送,人们享受这种以堆砌和松散、挥洒和涂抹的奇妙艺术,又沉浸在最后那一抹一切美好图景随着父亲老去而沙去人空。
在那一刻,相信每个观看的人都会在这短短的视频里,心情随着画面的丰富而丰盈,随着画面的空寂而空了。它让《父爱如山》这样的感情由指尖而屏幕在心头弥漫开。
这里所说沙画,不是指那种以彩沙为原料、如同用笔、色彩、水墨等附注在纸张、布匹、墙面地面等相应物体上那样凝固的画面。是指沙画的动漫效果,即以原料细精沙,借助光影和通透的制作槽,以手指运行沙粒形成的流动画面,主要用于表演。
沙画艺术与其他绘画艺术一样,都是以图像构成表达人物或事物的形态、思想和感情。动漫沙画在于用以寄托的形式不同。在光影的综合效果下,以瞬息万变的成像特点,让观众体会不同于传统绘画静态的、平面的、恒久的状态,而是以动态的、立体的、转瞬即逝的方式呈现艺术效果,表达作者创作意图。
沙画艺术是21世纪刚刚兴起的一种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它与我们最早接触的沙滩上的沙画不同。那种以沙滩特有的沙雕造形和书写涂画的方式,更象是造型和象形艺术。它在于创作者表达瞬时灵感,以沙滩艺术方式堆砌或描绘出来,最终在海浪的冲击与拍打中归于平寂。这种可归于愉己的娱乐。
沙画表演不同,它归于一种舞台艺术形式。但凡能以艺术形式存在并得到认可的,必定是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且富有美感能够唤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沙画起源可以追溯到沙滩艺术,从内容上来说它们存在共同特点:自在恣意,浪漫含蓄,融和贯通。以美的形态展示自然界丰富多彩,体现人类对于美的创造和智慧。也由此体现艺术内涵,它在人们持续创作中不断更新形式、充实内容,从而得以补充、完善和提升,让艺术在保留的同时与时代共发展。
让人们疑惑的是,这种沙画艺术到底该归于绘画艺术还是舞台艺术?同样属于艺术类,绘画艺术与舞台艺术有着不同表现形式,虽然都是被观赏与欣赏艺术,但产生效果不同。前者更注重于物象的自然形态,通过绘画技艺对具象的描绘。在具象基础上产生意象效果,形成艺术感受。而后者是通过舞台表演形式感染并调动观众情绪,以舞台为媒介将作品以艺术化形式展示给观众,产生共鸣。
概括而言,前者更多在于创作者自我情感释放,后者更多在意观众情感的消费。当然,不是说绘画创作者与观众的割离。古今众多名人,虽也以字画买卖度日,却多以自我中心的创作初衷与动机。但作品也是考虑不同群体,雅俗共赏。如梁实秋在《画展》中所说“有卖相者易于脱手”,这卖相便是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粗犷惊俗、狂态可掬。
艺术作品最终衡量其艺术价值的还在于观众或消费者。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之下更是把商品价格、人气流量作为权衡其价值的一项指标,这在数字化时代尤为突出。
而沙画艺术恰恰是两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既有着绘画的技巧,又有着舞台表演的效果,从而作为一种新型艺术运用到不同场景中。因此,我们会在一些娱乐或大型活动场合看到这种光影成像的画面。
它不同于油画而成的图画,那种实景场面太具形象,有强烈带入感,不由分说牵制你的视觉。比如刚刚过去的秋天图景,容不得你去想象,逼人的璀璨。
它又不同于韵墨山水的意境,没有一定的心境难以融入笔墨营造的画境里。
当然,它更不同于舞台艺术里唱打喧闹太过的激烈,它以屏幕上指尖舞蹈、音乐背景、投影效果,展示出高雅艺术效果,被观众所喜爱与接受。
沙画表演把绘画的静穆与表演的调动浓缩在了光影之间。
这让那些把绘画艺术定位在传统的人们更加疑惑:艺术的商业化会不会脱离日常定义的艺术,它会失去传统艺术的精湛与精雕细琢吗? 它还能够产生传世千百年的经典之作吗?它能够让观众沉浸期间久久回味吗?
梁实秋在《读画》里说,“画的美妙处在于透过视觉而直诉诸人的心灵,画给人的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不可言说,说便不着。”
如此,有着动漫特征的沙画,着实称得上美术艺术与舞台艺术浑然天成的创造。虽然很多时候将此当成了消遣,在艺术消遣的同时成为一种创意用作商业推广,为品牌或商家宣传,作为娱乐助兴,但自身的艺术特色并未因为承载的商业功能而缺失。
突破,并不是说摒弃了传统,而是采用新方式拓宽和拓展,在继承上传承和发扬。沙画动漫艺术以其不同于油画、国画的表现力,成为新生代艺术家们在思维与艺术创造上的突破,以新新画类立足于绘画艺术中。沙画表演能够在当下网络和数字时代给观众带来全新感官享受,被大众推崇,正因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