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饭后,闲逛城中步行街,发现一地摊上横七竖八躺着大小不一、厚薄有度的旧书。好久没遇到旧书摊了!忽觉眼前一亮。
初看,只是些农业、医学类的科普读物。俯身从刚被其他顾客翻乱的书堆中逐一检阅,《历代狐仙传奇全书》《红楼梦诗词选注》《普希金诗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等旧版书籍依次进入视野,有的是线装书如砖头厚,有的是铜版纸封面装帧精美,最早的1986年8月出版第1次印刷,最晚的是1991年8月出版,原定价最低一册1.35元、最高的一书15元,选中10本现卖价共75元。这些书不同程度有些破损,经比对和衡量,我决定买下了。
有意思的是那本《红楼梦诗词选注》,先是被一位学生模样的小男生拿着与卖主讨价还价,与《周公解梦》合计相差4元钱,主人坚决不卖,小男生将书放回原处。我看他们认真的样子,拾起那本《选注》一瞧便不舍放下,毫不犹豫地以5元成交。几分钟后那位小男生又转到摊主面前再问那本书卖不卖,摊主对着我说他已经买了,那个小男生起身离开。
临走时,摊主有点恭维意味地对我说:“从你买这些书可看得出来你是个知识分子。”我笑着说你看走样了。
事后,我想那个小男生因4元差价未买成想要的书,也许是他认为这两册书只值这几元钱,也许他是一个穷书生就差那几元钱而无奈,就像学生时代的我一样。他现在肯定惦记这书。当时真该为他添上几元钱让他取走,我有些后悔。
自古以来,大凡文人都爱书、藏书。明代文学家黄宗羲坚持做到“穷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中国现代作家施蛰存常常“忙里偷闲,驻足旧书店或旧书摊买旧书。”作家余秋雨称:“好书自然也有不少……书架直达壁顶,一架架连过去,围起来,造成了一种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压。”可见其藏书之多。
我连半个文人都算不上,但爱书、读书、藏书的习惯与文人们相似。大学期间,即使生活窘迫,常有捉衿见肘之状,还是不忘节衣缩食适当买一些书。我的第一单微薄稿费便用来买了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参加工作后,买书的频次和数量与日俱增,凡外出只要有机会必逛书店,并购买三两本喜爱的书。当然,也有部分新书是作者朋友赠送的。日积月累,藏书逐渐增多。最后一次搬新家,我订做了一个大书柜和一个小书柜,大柜占据了一面墙,但还是没能满足上架的需要。
我的藏书有新书、旧书,其中旧书数量占了约三成。当然新旧是相对的,十年前买的新书,现在肯定成旧书了。这里的旧书,专指购买或从其他渠道获得时本身就已经陈旧了的书。
旧书,一则来源于购买。买旧书最初是迫于经济原因,主要是在大学阶段,条件不济又想买书,只得寻找旧书店或旧书摊(跳蚤市场)。后来发现旧书店有的品种或版本从新华书店也买不到,即使有的能买到但价格不菲,便有意识地“淘书”。真正学“淘书”,是1996年国庆节跟着二哥去贵阳花溪玩耍,沿着花溪湖畔闲逛,不时会有以卖旧书为主的地摊呈现在面前,跟着其他闲人围着地摊慢悠悠浏览,在那些乱七八糟泛黄却弥漫着浅淡油墨味道的故纸堆里搜寻着,希望有意外的发现和收获。终于“淘”得一本《中国古代通俗小说阅读提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回来还盖上自己的篆体藏书印。二则来源于继承。岳父生前,尤其是年轻时也是一个“书淫”和文青,积累了不少藏书,《四书全译》《四书五经》(竖排版)《金陵春梦》《话本小说》等中外文学名著、国学经典,等等,均购于20世纪八十年代。岳父生前还有著书出书的梦想,遗憾的是夙愿未偿。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只有我对那些旧书感兴趣并决定留下,用一个装过化肥的塑料袋扎得满满一袋。回来后,用湿布将所有书皮上的灰尘、污渍清擦一遍,晾干后再摆上我的书架,就这样算是继承了岳父的宝贵精神财富。后来看到一则故事,据说,某大学有位教授为了使自己一生的藏书不至于在他死后流散,某天他对着书房反复思量,忽发奇想,决定以自己的余年寻找一个能够完整继承藏书的女婿。只可惜这样的女婿实在难找。我与岳父对文学及书的爱好纯属巧合。我在继承他的藏书之前,并未看到过如前所述“教授寻婿”的故事。岳父若在天有灵,一定可以放心他的藏书不至于流散。
此外,有个别旧书是“托管”的。间或走亲访友,喜欢观察其书架,如发现有自己喜爱的书,不免开口相借,美其名曰“书非借不能读也”,连毛主席也曾向黄炎培老先生借阅。如遇到不太爱惜书的亲友,对我的“借”口持默许态度,而且事后对于还不还书、什么时候还书也无所谓,这时我就想,既然这样,这书放我这里也许比放他(她)书架上更安全,不如勇敢地承担起“托管”职责。坦率地说,这种行为是打着“托管”的幌子满足一时之私心。我不知道这跟孔乙己“窃书不算偷”有无两样?如遇到藏书大师马太龙先生,则定被骂作“窃书非雅贼”。
我的旧书大多出版年代久远,书的“年纪”均过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封面设计简明、雅致,清新、脱俗。内容大多是文史哲方面的,尤其是古典文学,还有马列经典著作,有的书有多个版本,如:毛泽东选集和中国四大文学名著。再就是一些“奇异”的古书,如:《诸葛亮文选》《南方来信》,等等。有的虽然封面陈旧,书皮或横断面上有斑斑驳驳的印记,但字体依然暗香盈溢,力透纸背;有的封面残破,甚至边缘被老鼠、书虫啃噬得像刨子刨过一样,但内容依然完整清晰,文字灼灼其华。
一个阳光的午后,坐拥书房,品味淡淡的旧书香,看着那层层叠叠的灰头土脸的旧书,联想到它们的身世,不禁五味杂陈。它们本是高贵的,居庙堂之高,处书香之家。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庙堂险遭风雨摧残、书香之家人去楼空,它们便命运多舛,或如风尘仆仆的历史老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亦如轻薄的废纸被扔进垃圾堆或火坑;或像被遗弃的宠物狗流落街头进入寻常百姓家,几番沉浮,几易其主。它们有时显得忧郁、落寞,惆怅于滚滚红尘中随时都有遭到遗弃的新的风险;它们有时显得孤苦、清高,苦于茫茫人海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来到我书架上的旧书们,我不知道曾经有着怎样的遭遇,无论如何,也算是让它们获得了二次生命,由此,那些猥琐、灰暗的文字又重新灵动起来、阳光起来,不经意照亮了我曾经昏暗的书屋和灰暗的心房。为此,我常常不由心存感激。如果,未来的某个日子在街头的某个角落与其它的旧书们不期而遇,定会毫不迟疑地邀请其屈居寒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传承着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生生不息。书籍的命运如何,直接关系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发出“我死了之后,这屋子书将何去何从?”的世纪担忧,我也想到我那些藏书今后的命运,倍感肩上沉重的担子,我的未来女婿是否有如我当年对待岳父藏书的命运的担当?
(载《梵净山》2018年第3期;《贵州作家(微刊)》2018年4月2日以《藏书之忧》为题发表)
昨日晚饭后,闲逛城中步行街,发现一地摊上横七竖八躺着大小不一、厚薄有度的旧书。好久没遇到旧书摊了!忽觉眼前一亮。
初看,只是些农业、医学类的科普读物。俯身从刚被其他顾客翻乱的书堆中逐一检阅,《历代狐仙传奇全书》《红楼梦诗词选注》《普希金诗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等旧版书籍依次进入视野,有的是线装书如砖头厚,有的是铜版纸封面装帧精美,最早的1986年8月出版第1次印刷,最晚的是1991年8月出版,原定价最低一册1.35元、最高的一书15元,选中10本现卖价共75元。这些书不同程度有些破损,经比对和衡量,我决定买下了。
有意思的是那本《红楼梦诗词选注》,先是被一位学生模样的小男生拿着与卖主讨价还价,与《周公解梦》合计相差4元钱,主人坚决不卖,小男生将书放回原处。我看他们认真的样子,拾起那本《选注》一瞧便不舍放下,毫不犹豫地以5元成交。几分钟后那位小男生又转到摊主面前再问那本书卖不卖,摊主对着我说他已经买了,那个小男生起身离开。
临走时,摊主有点恭维意味地对我说:“从你买这些书可看得出来你是个知识分子。”我笑着说你看走样了。
事后,我想那个小男生因4元差价未买成想要的书,也许是他认为这两册书只值这几元钱,也许他是一个穷书生就差那几元钱而无奈,就像学生时代的我一样。他现在肯定惦记这书。当时真该为他添上几元钱让他取走,我有些后悔。
自古以来,大凡文人都爱书、藏书。明代文学家黄宗羲坚持做到“穷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中国现代作家施蛰存常常“忙里偷闲,驻足旧书店或旧书摊买旧书。”作家余秋雨称:“好书自然也有不少……书架直达壁顶,一架架连过去,围起来,造成了一种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压。”可见其藏书之多。
我连半个文人都算不上,但爱书、读书、藏书的习惯与文人们相似。大学期间,即使生活窘迫,常有捉衿见肘之状,还是不忘节衣缩食适当买一些书。我的第一单微薄稿费便用来买了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参加工作后,买书的频次和数量与日俱增,凡外出只要有机会必逛书店,并购买三两本喜爱的书。当然,也有部分新书是作者朋友赠送的。日积月累,藏书逐渐增多。最后一次搬新家,我订做了一个大书柜和一个小书柜,大柜占据了一面墙,但还是没能满足上架的需要。
我的藏书有新书、旧书,其中旧书数量占了约三成。当然新旧是相对的,十年前买的新书,现在肯定成旧书了。这里的旧书,专指购买或从其他渠道获得时本身就已经陈旧了的书。
旧书,一则来源于购买。买旧书最初是迫于经济原因,主要是在大学阶段,条件不济又想买书,只得寻找旧书店或旧书摊(跳蚤市场)。后来发现旧书店有的品种或版本从新华书店也买不到,即使有的能买到但价格不菲,便有意识地“淘书”。真正学“淘书”,是1996年国庆节跟着二哥去贵阳花溪玩耍,沿着花溪湖畔闲逛,不时会有以卖旧书为主的地摊呈现在面前,跟着其他闲人围着地摊慢悠悠浏览,在那些乱七八糟泛黄却弥漫着浅淡油墨味道的故纸堆里搜寻着,希望有意外的发现和收获。终于“淘”得一本《中国古代通俗小说阅读提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回来还盖上自己的篆体藏书印。二则来源于继承。岳父生前,尤其是年轻时也是一个“书淫”和文青,积累了不少藏书,《四书全译》《四书五经》(竖排版)《金陵春梦》《话本小说》等中外文学名著、国学经典,等等,均购于20世纪八十年代。岳父生前还有著书出书的梦想,遗憾的是夙愿未偿。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只有我对那些旧书感兴趣并决定留下,用一个装过化肥的塑料袋扎得满满一袋。回来后,用湿布将所有书皮上的灰尘、污渍清擦一遍,晾干后再摆上我的书架,就这样算是继承了岳父的宝贵精神财富。后来看到一则故事,据说,某大学有位教授为了使自己一生的藏书不至于在他死后流散,某天他对着书房反复思量,忽发奇想,决定以自己的余年寻找一个能够完整继承藏书的女婿。只可惜这样的女婿实在难找。我与岳父对文学及书的爱好纯属巧合。我在继承他的藏书之前,并未看到过如前所述“教授寻婿”的故事。岳父若在天有灵,一定可以放心他的藏书不至于流散。
此外,有个别旧书是“托管”的。间或走亲访友,喜欢观察其书架,如发现有自己喜爱的书,不免开口相借,美其名曰“书非借不能读也”,连毛主席也曾向黄炎培老先生借阅。如遇到不太爱惜书的亲友,对我的“借”口持默许态度,而且事后对于还不还书、什么时候还书也无所谓,这时我就想,既然这样,这书放我这里也许比放他(她)书架上更安全,不如勇敢地承担起“托管”职责。坦率地说,这种行为是打着“托管”的幌子满足一时之私心。我不知道这跟孔乙己“窃书不算偷”有无两样?如遇到藏书大师马太龙先生,则定被骂作“窃书非雅贼”。
我的旧书大多出版年代久远,书的“年纪”均过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封面设计简明、雅致,清新、脱俗。内容大多是文史哲方面的,尤其是古典文学,还有马列经典著作,有的书有多个版本,如:毛泽东选集和中国四大文学名著。再就是一些“奇异”的古书,如:《诸葛亮文选》《南方来信》,等等。有的虽然封面陈旧,书皮或横断面上有斑斑驳驳的印记,但字体依然暗香盈溢,力透纸背;有的封面残破,甚至边缘被老鼠、书虫啃噬得像刨子刨过一样,但内容依然完整清晰,文字灼灼其华。
一个阳光的午后,坐拥书房,品味淡淡的旧书香,看着那层层叠叠的灰头土脸的旧书,联想到它们的身世,不禁五味杂陈。它们本是高贵的,居庙堂之高,处书香之家。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庙堂险遭风雨摧残、书香之家人去楼空,它们便命运多舛,或如风尘仆仆的历史老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亦如轻薄的废纸被扔进垃圾堆或火坑;或像被遗弃的宠物狗流落街头进入寻常百姓家,几番沉浮,几易其主。它们有时显得忧郁、落寞,惆怅于滚滚红尘中随时都有遭到遗弃的新的风险;它们有时显得孤苦、清高,苦于茫茫人海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来到我书架上的旧书们,我不知道曾经有着怎样的遭遇,无论如何,也算是让它们获得了二次生命,由此,那些猥琐、灰暗的文字又重新灵动起来、阳光起来,不经意照亮了我曾经昏暗的书屋和灰暗的心房。为此,我常常不由心存感激。如果,未来的某个日子在街头的某个角落与其它的旧书们不期而遇,定会毫不迟疑地邀请其屈居寒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传承着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生生不息。书籍的命运如何,直接关系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发出“我死了之后,这屋子书将何去何从?”的世纪担忧,我也想到我那些藏书今后的命运,倍感肩上沉重的担子,我的未来女婿是否有如我当年对待岳父藏书的命运的担当?
(载《梵净山》2018年第3期;《贵州作家(微刊)》2018年4月2日以《藏书之忧》为题发表)
昨日晚饭后,闲逛城中步行街,发现一地摊上横七竖八躺着大小不一、厚薄有度的旧书。好久没遇到旧书摊了!忽觉眼前一亮。
初看,只是些农业、医学类的科普读物。俯身从刚被其他顾客翻乱的书堆中逐一检阅,《历代狐仙传奇全书》《红楼梦诗词选注》《普希金诗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等旧版书籍依次进入视野,有的是线装书如砖头厚,有的是铜版纸封面装帧精美,最早的1986年8月出版第1次印刷,最晚的是1991年8月出版,原定价最低一册1.35元、最高的一书15元,选中10本现卖价共75元。这些书不同程度有些破损,经比对和衡量,我决定买下了。
有意思的是那本《红楼梦诗词选注》,先是被一位学生模样的小男生拿着与卖主讨价还价,与《周公解梦》合计相差4元钱,主人坚决不卖,小男生将书放回原处。我看他们认真的样子,拾起那本《选注》一瞧便不舍放下,毫不犹豫地以5元成交。几分钟后那位小男生又转到摊主面前再问那本书卖不卖,摊主对着我说他已经买了,那个小男生起身离开。
临走时,摊主有点恭维意味地对我说:“从你买这些书可看得出来你是个知识分子。”我笑着说你看走样了。
事后,我想那个小男生因4元差价未买成想要的书,也许是他认为这两册书只值这几元钱,也许他是一个穷书生就差那几元钱而无奈,就像学生时代的我一样。他现在肯定惦记这书。当时真该为他添上几元钱让他取走,我有些后悔。
自古以来,大凡文人都爱书、藏书。明代文学家黄宗羲坚持做到“穷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中国现代作家施蛰存常常“忙里偷闲,驻足旧书店或旧书摊买旧书。”作家余秋雨称:“好书自然也有不少……书架直达壁顶,一架架连过去,围起来,造成了一种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压。”可见其藏书之多。
我连半个文人都算不上,但爱书、读书、藏书的习惯与文人们相似。大学期间,即使生活窘迫,常有捉衿见肘之状,还是不忘节衣缩食适当买一些书。我的第一单微薄稿费便用来买了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参加工作后,买书的频次和数量与日俱增,凡外出只要有机会必逛书店,并购买三两本喜爱的书。当然,也有部分新书是作者朋友赠送的。日积月累,藏书逐渐增多。最后一次搬新家,我订做了一个大书柜和一个小书柜,大柜占据了一面墙,但还是没能满足上架的需要。
我的藏书有新书、旧书,其中旧书数量占了约三成。当然新旧是相对的,十年前买的新书,现在肯定成旧书了。这里的旧书,专指购买或从其他渠道获得时本身就已经陈旧了的书。
旧书,一则来源于购买。买旧书最初是迫于经济原因,主要是在大学阶段,条件不济又想买书,只得寻找旧书店或旧书摊(跳蚤市场)。后来发现旧书店有的品种或版本从新华书店也买不到,即使有的能买到但价格不菲,便有意识地“淘书”。真正学“淘书”,是1996年国庆节跟着二哥去贵阳花溪玩耍,沿着花溪湖畔闲逛,不时会有以卖旧书为主的地摊呈现在面前,跟着其他闲人围着地摊慢悠悠浏览,在那些乱七八糟泛黄却弥漫着浅淡油墨味道的故纸堆里搜寻着,希望有意外的发现和收获。终于“淘”得一本《中国古代通俗小说阅读提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回来还盖上自己的篆体藏书印。二则来源于继承。岳父生前,尤其是年轻时也是一个“书淫”和文青,积累了不少藏书,《四书全译》《四书五经》(竖排版)《金陵春梦》《话本小说》等中外文学名著、国学经典,等等,均购于20世纪八十年代。岳父生前还有著书出书的梦想,遗憾的是夙愿未偿。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只有我对那些旧书感兴趣并决定留下,用一个装过化肥的塑料袋扎得满满一袋。回来后,用湿布将所有书皮上的灰尘、污渍清擦一遍,晾干后再摆上我的书架,就这样算是继承了岳父的宝贵精神财富。后来看到一则故事,据说,某大学有位教授为了使自己一生的藏书不至于在他死后流散,某天他对着书房反复思量,忽发奇想,决定以自己的余年寻找一个能够完整继承藏书的女婿。只可惜这样的女婿实在难找。我与岳父对文学及书的爱好纯属巧合。我在继承他的藏书之前,并未看到过如前所述“教授寻婿”的故事。岳父若在天有灵,一定可以放心他的藏书不至于流散。
此外,有个别旧书是“托管”的。间或走亲访友,喜欢观察其书架,如发现有自己喜爱的书,不免开口相借,美其名曰“书非借不能读也”,连毛主席也曾向黄炎培老先生借阅。如遇到不太爱惜书的亲友,对我的“借”口持默许态度,而且事后对于还不还书、什么时候还书也无所谓,这时我就想,既然这样,这书放我这里也许比放他(她)书架上更安全,不如勇敢地承担起“托管”职责。坦率地说,这种行为是打着“托管”的幌子满足一时之私心。我不知道这跟孔乙己“窃书不算偷”有无两样?如遇到藏书大师马太龙先生,则定被骂作“窃书非雅贼”。
我的旧书大多出版年代久远,书的“年纪”均过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封面设计简明、雅致,清新、脱俗。内容大多是文史哲方面的,尤其是古典文学,还有马列经典著作,有的书有多个版本,如:毛泽东选集和中国四大文学名著。再就是一些“奇异”的古书,如:《诸葛亮文选》《南方来信》,等等。有的虽然封面陈旧,书皮或横断面上有斑斑驳驳的印记,但字体依然暗香盈溢,力透纸背;有的封面残破,甚至边缘被老鼠、书虫啃噬得像刨子刨过一样,但内容依然完整清晰,文字灼灼其华。
一个阳光的午后,坐拥书房,品味淡淡的旧书香,看着那层层叠叠的灰头土脸的旧书,联想到它们的身世,不禁五味杂陈。它们本是高贵的,居庙堂之高,处书香之家。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庙堂险遭风雨摧残、书香之家人去楼空,它们便命运多舛,或如风尘仆仆的历史老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亦如轻薄的废纸被扔进垃圾堆或火坑;或像被遗弃的宠物狗流落街头进入寻常百姓家,几番沉浮,几易其主。它们有时显得忧郁、落寞,惆怅于滚滚红尘中随时都有遭到遗弃的新的风险;它们有时显得孤苦、清高,苦于茫茫人海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来到我书架上的旧书们,我不知道曾经有着怎样的遭遇,无论如何,也算是让它们获得了二次生命,由此,那些猥琐、灰暗的文字又重新灵动起来、阳光起来,不经意照亮了我曾经昏暗的书屋和灰暗的心房。为此,我常常不由心存感激。如果,未来的某个日子在街头的某个角落与其它的旧书们不期而遇,定会毫不迟疑地邀请其屈居寒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传承着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生生不息。书籍的命运如何,直接关系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发出“我死了之后,这屋子书将何去何从?”的世纪担忧,我也想到我那些藏书今后的命运,倍感肩上沉重的担子,我的未来女婿是否有如我当年对待岳父藏书的命运的担当?
(载《梵净山》2018年第3期;《贵州作家(微刊)》2018年4月2日以《藏书之忧》为题发表)
昨日晚饭后,闲逛城中步行街,发现一地摊上横七竖八躺着大小不一、厚薄有度的旧书。好久没遇到旧书摊了!忽觉眼前一亮。
初看,只是些农业、医学类的科普读物。俯身从刚被其他顾客翻乱的书堆中逐一检阅,《历代狐仙传奇全书》《红楼梦诗词选注》《普希金诗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等旧版书籍依次进入视野,有的是线装书如砖头厚,有的是铜版纸封面装帧精美,最早的1986年8月出版第1次印刷,最晚的是1991年8月出版,原定价最低一册1.35元、最高的一书15元,选中10本现卖价共75元。这些书不同程度有些破损,经比对和衡量,我决定买下了。
有意思的是那本《红楼梦诗词选注》,先是被一位学生模样的小男生拿着与卖主讨价还价,与《周公解梦》合计相差4元钱,主人坚决不卖,小男生将书放回原处。我看他们认真的样子,拾起那本《选注》一瞧便不舍放下,毫不犹豫地以5元成交。几分钟后那位小男生又转到摊主面前再问那本书卖不卖,摊主对着我说他已经买了,那个小男生起身离开。
临走时,摊主有点恭维意味地对我说:“从你买这些书可看得出来你是个知识分子。”我笑着说你看走样了。
事后,我想那个小男生因4元差价未买成想要的书,也许是他认为这两册书只值这几元钱,也许他是一个穷书生就差那几元钱而无奈,就像学生时代的我一样。他现在肯定惦记这书。当时真该为他添上几元钱让他取走,我有些后悔。
自古以来,大凡文人都爱书、藏书。明代文学家黄宗羲坚持做到“穷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中国现代作家施蛰存常常“忙里偷闲,驻足旧书店或旧书摊买旧书。”作家余秋雨称:“好书自然也有不少……书架直达壁顶,一架架连过去,围起来,造成了一种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压。”可见其藏书之多。
我连半个文人都算不上,但爱书、读书、藏书的习惯与文人们相似。大学期间,即使生活窘迫,常有捉衿见肘之状,还是不忘节衣缩食适当买一些书。我的第一单微薄稿费便用来买了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参加工作后,买书的频次和数量与日俱增,凡外出只要有机会必逛书店,并购买三两本喜爱的书。当然,也有部分新书是作者朋友赠送的。日积月累,藏书逐渐增多。最后一次搬新家,我订做了一个大书柜和一个小书柜,大柜占据了一面墙,但还是没能满足上架的需要。
我的藏书有新书、旧书,其中旧书数量占了约三成。当然新旧是相对的,十年前买的新书,现在肯定成旧书了。这里的旧书,专指购买或从其他渠道获得时本身就已经陈旧了的书。
旧书,一则来源于购买。买旧书最初是迫于经济原因,主要是在大学阶段,条件不济又想买书,只得寻找旧书店或旧书摊(跳蚤市场)。后来发现旧书店有的品种或版本从新华书店也买不到,即使有的能买到但价格不菲,便有意识地“淘书”。真正学“淘书”,是1996年国庆节跟着二哥去贵阳花溪玩耍,沿着花溪湖畔闲逛,不时会有以卖旧书为主的地摊呈现在面前,跟着其他闲人围着地摊慢悠悠浏览,在那些乱七八糟泛黄却弥漫着浅淡油墨味道的故纸堆里搜寻着,希望有意外的发现和收获。终于“淘”得一本《中国古代通俗小说阅读提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回来还盖上自己的篆体藏书印。二则来源于继承。岳父生前,尤其是年轻时也是一个“书淫”和文青,积累了不少藏书,《四书全译》《四书五经》(竖排版)《金陵春梦》《话本小说》等中外文学名著、国学经典,等等,均购于20世纪八十年代。岳父生前还有著书出书的梦想,遗憾的是夙愿未偿。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只有我对那些旧书感兴趣并决定留下,用一个装过化肥的塑料袋扎得满满一袋。回来后,用湿布将所有书皮上的灰尘、污渍清擦一遍,晾干后再摆上我的书架,就这样算是继承了岳父的宝贵精神财富。后来看到一则故事,据说,某大学有位教授为了使自己一生的藏书不至于在他死后流散,某天他对着书房反复思量,忽发奇想,决定以自己的余年寻找一个能够完整继承藏书的女婿。只可惜这样的女婿实在难找。我与岳父对文学及书的爱好纯属巧合。我在继承他的藏书之前,并未看到过如前所述“教授寻婿”的故事。岳父若在天有灵,一定可以放心他的藏书不至于流散。
此外,有个别旧书是“托管”的。间或走亲访友,喜欢观察其书架,如发现有自己喜爱的书,不免开口相借,美其名曰“书非借不能读也”,连毛主席也曾向黄炎培老先生借阅。如遇到不太爱惜书的亲友,对我的“借”口持默许态度,而且事后对于还不还书、什么时候还书也无所谓,这时我就想,既然这样,这书放我这里也许比放他(她)书架上更安全,不如勇敢地承担起“托管”职责。坦率地说,这种行为是打着“托管”的幌子满足一时之私心。我不知道这跟孔乙己“窃书不算偷”有无两样?如遇到藏书大师马太龙先生,则定被骂作“窃书非雅贼”。
我的旧书大多出版年代久远,书的“年纪”均过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封面设计简明、雅致,清新、脱俗。内容大多是文史哲方面的,尤其是古典文学,还有马列经典著作,有的书有多个版本,如:毛泽东选集和中国四大文学名著。再就是一些“奇异”的古书,如:《诸葛亮文选》《南方来信》,等等。有的虽然封面陈旧,书皮或横断面上有斑斑驳驳的印记,但字体依然暗香盈溢,力透纸背;有的封面残破,甚至边缘被老鼠、书虫啃噬得像刨子刨过一样,但内容依然完整清晰,文字灼灼其华。
一个阳光的午后,坐拥书房,品味淡淡的旧书香,看着那层层叠叠的灰头土脸的旧书,联想到它们的身世,不禁五味杂陈。它们本是高贵的,居庙堂之高,处书香之家。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庙堂险遭风雨摧残、书香之家人去楼空,它们便命运多舛,或如风尘仆仆的历史老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亦如轻薄的废纸被扔进垃圾堆或火坑;或像被遗弃的宠物狗流落街头进入寻常百姓家,几番沉浮,几易其主。它们有时显得忧郁、落寞,惆怅于滚滚红尘中随时都有遭到遗弃的新的风险;它们有时显得孤苦、清高,苦于茫茫人海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来到我书架上的旧书们,我不知道曾经有着怎样的遭遇,无论如何,也算是让它们获得了二次生命,由此,那些猥琐、灰暗的文字又重新灵动起来、阳光起来,不经意照亮了我曾经昏暗的书屋和灰暗的心房。为此,我常常不由心存感激。如果,未来的某个日子在街头的某个角落与其它的旧书们不期而遇,定会毫不迟疑地邀请其屈居寒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传承着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生生不息。书籍的命运如何,直接关系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发出“我死了之后,这屋子书将何去何从?”的世纪担忧,我也想到我那些藏书今后的命运,倍感肩上沉重的担子,我的未来女婿是否有如我当年对待岳父藏书的命运的担当?
(载《梵净山》2018年第3期;《贵州作家(微刊)》2018年4月2日以《藏书之忧》为题发表)
昨日晚饭后,闲逛城中步行街,发现一地摊上横七竖八躺着大小不一、厚薄有度的旧书。好久没遇到旧书摊了!忽觉眼前一亮。
初看,只是些农业、医学类的科普读物。俯身从刚被其他顾客翻乱的书堆中逐一检阅,《历代狐仙传奇全书》《红楼梦诗词选注》《普希金诗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等旧版书籍依次进入视野,有的是线装书如砖头厚,有的是铜版纸封面装帧精美,最早的1986年8月出版第1次印刷,最晚的是1991年8月出版,原定价最低一册1.35元、最高的一书15元,选中10本现卖价共75元。这些书不同程度有些破损,经比对和衡量,我决定买下了。
有意思的是那本《红楼梦诗词选注》,先是被一位学生模样的小男生拿着与卖主讨价还价,与《周公解梦》合计相差4元钱,主人坚决不卖,小男生将书放回原处。我看他们认真的样子,拾起那本《选注》一瞧便不舍放下,毫不犹豫地以5元成交。几分钟后那位小男生又转到摊主面前再问那本书卖不卖,摊主对着我说他已经买了,那个小男生起身离开。
临走时,摊主有点恭维意味地对我说:“从你买这些书可看得出来你是个知识分子。”我笑着说你看走样了。
事后,我想那个小男生因4元差价未买成想要的书,也许是他认为这两册书只值这几元钱,也许他是一个穷书生就差那几元钱而无奈,就像学生时代的我一样。他现在肯定惦记这书。当时真该为他添上几元钱让他取走,我有些后悔。
自古以来,大凡文人都爱书、藏书。明代文学家黄宗羲坚持做到“穷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中国现代作家施蛰存常常“忙里偷闲,驻足旧书店或旧书摊买旧书。”作家余秋雨称:“好书自然也有不少……书架直达壁顶,一架架连过去,围起来,造成了一种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压。”可见其藏书之多。
我连半个文人都算不上,但爱书、读书、藏书的习惯与文人们相似。大学期间,即使生活窘迫,常有捉衿见肘之状,还是不忘节衣缩食适当买一些书。我的第一单微薄稿费便用来买了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参加工作后,买书的频次和数量与日俱增,凡外出只要有机会必逛书店,并购买三两本喜爱的书。当然,也有部分新书是作者朋友赠送的。日积月累,藏书逐渐增多。最后一次搬新家,我订做了一个大书柜和一个小书柜,大柜占据了一面墙,但还是没能满足上架的需要。
我的藏书有新书、旧书,其中旧书数量占了约三成。当然新旧是相对的,十年前买的新书,现在肯定成旧书了。这里的旧书,专指购买或从其他渠道获得时本身就已经陈旧了的书。
旧书,一则来源于购买。买旧书最初是迫于经济原因,主要是在大学阶段,条件不济又想买书,只得寻找旧书店或旧书摊(跳蚤市场)。后来发现旧书店有的品种或版本从新华书店也买不到,即使有的能买到但价格不菲,便有意识地“淘书”。真正学“淘书”,是1996年国庆节跟着二哥去贵阳花溪玩耍,沿着花溪湖畔闲逛,不时会有以卖旧书为主的地摊呈现在面前,跟着其他闲人围着地摊慢悠悠浏览,在那些乱七八糟泛黄却弥漫着浅淡油墨味道的故纸堆里搜寻着,希望有意外的发现和收获。终于“淘”得一本《中国古代通俗小说阅读提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回来还盖上自己的篆体藏书印。二则来源于继承。岳父生前,尤其是年轻时也是一个“书淫”和文青,积累了不少藏书,《四书全译》《四书五经》(竖排版)《金陵春梦》《话本小说》等中外文学名著、国学经典,等等,均购于20世纪八十年代。岳父生前还有著书出书的梦想,遗憾的是夙愿未偿。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只有我对那些旧书感兴趣并决定留下,用一个装过化肥的塑料袋扎得满满一袋。回来后,用湿布将所有书皮上的灰尘、污渍清擦一遍,晾干后再摆上我的书架,就这样算是继承了岳父的宝贵精神财富。后来看到一则故事,据说,某大学有位教授为了使自己一生的藏书不至于在他死后流散,某天他对着书房反复思量,忽发奇想,决定以自己的余年寻找一个能够完整继承藏书的女婿。只可惜这样的女婿实在难找。我与岳父对文学及书的爱好纯属巧合。我在继承他的藏书之前,并未看到过如前所述“教授寻婿”的故事。岳父若在天有灵,一定可以放心他的藏书不至于流散。
此外,有个别旧书是“托管”的。间或走亲访友,喜欢观察其书架,如发现有自己喜爱的书,不免开口相借,美其名曰“书非借不能读也”,连毛主席也曾向黄炎培老先生借阅。如遇到不太爱惜书的亲友,对我的“借”口持默许态度,而且事后对于还不还书、什么时候还书也无所谓,这时我就想,既然这样,这书放我这里也许比放他(她)书架上更安全,不如勇敢地承担起“托管”职责。坦率地说,这种行为是打着“托管”的幌子满足一时之私心。我不知道这跟孔乙己“窃书不算偷”有无两样?如遇到藏书大师马太龙先生,则定被骂作“窃书非雅贼”。
我的旧书大多出版年代久远,书的“年纪”均过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封面设计简明、雅致,清新、脱俗。内容大多是文史哲方面的,尤其是古典文学,还有马列经典著作,有的书有多个版本,如:毛泽东选集和中国四大文学名著。再就是一些“奇异”的古书,如:《诸葛亮文选》《南方来信》,等等。有的虽然封面陈旧,书皮或横断面上有斑斑驳驳的印记,但字体依然暗香盈溢,力透纸背;有的封面残破,甚至边缘被老鼠、书虫啃噬得像刨子刨过一样,但内容依然完整清晰,文字灼灼其华。
一个阳光的午后,坐拥书房,品味淡淡的旧书香,看着那层层叠叠的灰头土脸的旧书,联想到它们的身世,不禁五味杂陈。它们本是高贵的,居庙堂之高,处书香之家。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庙堂险遭风雨摧残、书香之家人去楼空,它们便命运多舛,或如风尘仆仆的历史老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亦如轻薄的废纸被扔进垃圾堆或火坑;或像被遗弃的宠物狗流落街头进入寻常百姓家,几番沉浮,几易其主。它们有时显得忧郁、落寞,惆怅于滚滚红尘中随时都有遭到遗弃的新的风险;它们有时显得孤苦、清高,苦于茫茫人海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来到我书架上的旧书们,我不知道曾经有着怎样的遭遇,无论如何,也算是让它们获得了二次生命,由此,那些猥琐、灰暗的文字又重新灵动起来、阳光起来,不经意照亮了我曾经昏暗的书屋和灰暗的心房。为此,我常常不由心存感激。如果,未来的某个日子在街头的某个角落与其它的旧书们不期而遇,定会毫不迟疑地邀请其屈居寒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传承着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生生不息。书籍的命运如何,直接关系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发出“我死了之后,这屋子书将何去何从?”的世纪担忧,我也想到我那些藏书今后的命运,倍感肩上沉重的担子,我的未来女婿是否有如我当年对待岳父藏书的命运的担当?
(载《梵净山》2018年第3期;《贵州作家(微刊)》2018年4月2日以《藏书之忧》为题发表)
昨日晚饭后,闲逛城中步行街,发现一地摊上横七竖八躺着大小不一、厚薄有度的旧书。好久没遇到旧书摊了!忽觉眼前一亮。
初看,只是些农业、医学类的科普读物。俯身从刚被其他顾客翻乱的书堆中逐一检阅,《历代狐仙传奇全书》《红楼梦诗词选注》《普希金诗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等旧版书籍依次进入视野,有的是线装书如砖头厚,有的是铜版纸封面装帧精美,最早的1986年8月出版第1次印刷,最晚的是1991年8月出版,原定价最低一册1.35元、最高的一书15元,选中10本现卖价共75元。这些书不同程度有些破损,经比对和衡量,我决定买下了。
有意思的是那本《红楼梦诗词选注》,先是被一位学生模样的小男生拿着与卖主讨价还价,与《周公解梦》合计相差4元钱,主人坚决不卖,小男生将书放回原处。我看他们认真的样子,拾起那本《选注》一瞧便不舍放下,毫不犹豫地以5元成交。几分钟后那位小男生又转到摊主面前再问那本书卖不卖,摊主对着我说他已经买了,那个小男生起身离开。
临走时,摊主有点恭维意味地对我说:“从你买这些书可看得出来你是个知识分子。”我笑着说你看走样了。
事后,我想那个小男生因4元差价未买成想要的书,也许是他认为这两册书只值这几元钱,也许他是一个穷书生就差那几元钱而无奈,就像学生时代的我一样。他现在肯定惦记这书。当时真该为他添上几元钱让他取走,我有些后悔。
自古以来,大凡文人都爱书、藏书。明代文学家黄宗羲坚持做到“穷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中国现代作家施蛰存常常“忙里偷闲,驻足旧书店或旧书摊买旧书。”作家余秋雨称:“好书自然也有不少……书架直达壁顶,一架架连过去,围起来,造成了一种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压。”可见其藏书之多。
我连半个文人都算不上,但爱书、读书、藏书的习惯与文人们相似。大学期间,即使生活窘迫,常有捉衿见肘之状,还是不忘节衣缩食适当买一些书。我的第一单微薄稿费便用来买了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参加工作后,买书的频次和数量与日俱增,凡外出只要有机会必逛书店,并购买三两本喜爱的书。当然,也有部分新书是作者朋友赠送的。日积月累,藏书逐渐增多。最后一次搬新家,我订做了一个大书柜和一个小书柜,大柜占据了一面墙,但还是没能满足上架的需要。
我的藏书有新书、旧书,其中旧书数量占了约三成。当然新旧是相对的,十年前买的新书,现在肯定成旧书了。这里的旧书,专指购买或从其他渠道获得时本身就已经陈旧了的书。
旧书,一则来源于购买。买旧书最初是迫于经济原因,主要是在大学阶段,条件不济又想买书,只得寻找旧书店或旧书摊(跳蚤市场)。后来发现旧书店有的品种或版本从新华书店也买不到,即使有的能买到但价格不菲,便有意识地“淘书”。真正学“淘书”,是1996年国庆节跟着二哥去贵阳花溪玩耍,沿着花溪湖畔闲逛,不时会有以卖旧书为主的地摊呈现在面前,跟着其他闲人围着地摊慢悠悠浏览,在那些乱七八糟泛黄却弥漫着浅淡油墨味道的故纸堆里搜寻着,希望有意外的发现和收获。终于“淘”得一本《中国古代通俗小说阅读提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回来还盖上自己的篆体藏书印。二则来源于继承。岳父生前,尤其是年轻时也是一个“书淫”和文青,积累了不少藏书,《四书全译》《四书五经》(竖排版)《金陵春梦》《话本小说》等中外文学名著、国学经典,等等,均购于20世纪八十年代。岳父生前还有著书出书的梦想,遗憾的是夙愿未偿。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只有我对那些旧书感兴趣并决定留下,用一个装过化肥的塑料袋扎得满满一袋。回来后,用湿布将所有书皮上的灰尘、污渍清擦一遍,晾干后再摆上我的书架,就这样算是继承了岳父的宝贵精神财富。后来看到一则故事,据说,某大学有位教授为了使自己一生的藏书不至于在他死后流散,某天他对着书房反复思量,忽发奇想,决定以自己的余年寻找一个能够完整继承藏书的女婿。只可惜这样的女婿实在难找。我与岳父对文学及书的爱好纯属巧合。我在继承他的藏书之前,并未看到过如前所述“教授寻婿”的故事。岳父若在天有灵,一定可以放心他的藏书不至于流散。
此外,有个别旧书是“托管”的。间或走亲访友,喜欢观察其书架,如发现有自己喜爱的书,不免开口相借,美其名曰“书非借不能读也”,连毛主席也曾向黄炎培老先生借阅。如遇到不太爱惜书的亲友,对我的“借”口持默许态度,而且事后对于还不还书、什么时候还书也无所谓,这时我就想,既然这样,这书放我这里也许比放他(她)书架上更安全,不如勇敢地承担起“托管”职责。坦率地说,这种行为是打着“托管”的幌子满足一时之私心。我不知道这跟孔乙己“窃书不算偷”有无两样?如遇到藏书大师马太龙先生,则定被骂作“窃书非雅贼”。
我的旧书大多出版年代久远,书的“年纪”均过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封面设计简明、雅致,清新、脱俗。内容大多是文史哲方面的,尤其是古典文学,还有马列经典著作,有的书有多个版本,如:毛泽东选集和中国四大文学名著。再就是一些“奇异”的古书,如:《诸葛亮文选》《南方来信》,等等。有的虽然封面陈旧,书皮或横断面上有斑斑驳驳的印记,但字体依然暗香盈溢,力透纸背;有的封面残破,甚至边缘被老鼠、书虫啃噬得像刨子刨过一样,但内容依然完整清晰,文字灼灼其华。
一个阳光的午后,坐拥书房,品味淡淡的旧书香,看着那层层叠叠的灰头土脸的旧书,联想到它们的身世,不禁五味杂陈。它们本是高贵的,居庙堂之高,处书香之家。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庙堂险遭风雨摧残、书香之家人去楼空,它们便命运多舛,或如风尘仆仆的历史老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亦如轻薄的废纸被扔进垃圾堆或火坑;或像被遗弃的宠物狗流落街头进入寻常百姓家,几番沉浮,几易其主。它们有时显得忧郁、落寞,惆怅于滚滚红尘中随时都有遭到遗弃的新的风险;它们有时显得孤苦、清高,苦于茫茫人海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来到我书架上的旧书们,我不知道曾经有着怎样的遭遇,无论如何,也算是让它们获得了二次生命,由此,那些猥琐、灰暗的文字又重新灵动起来、阳光起来,不经意照亮了我曾经昏暗的书屋和灰暗的心房。为此,我常常不由心存感激。如果,未来的某个日子在街头的某个角落与其它的旧书们不期而遇,定会毫不迟疑地邀请其屈居寒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传承着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生生不息。书籍的命运如何,直接关系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发出“我死了之后,这屋子书将何去何从?”的世纪担忧,我也想到我那些藏书今后的命运,倍感肩上沉重的担子,我的未来女婿是否有如我当年对待岳父藏书的命运的担当?
(载《梵净山》2018年第3期;《贵州作家(微刊)》2018年4月2日以《藏书之忧》为题发表)
昨日晚饭后,闲逛城中步行街,发现一地摊上横七竖八躺着大小不一、厚薄有度的旧书。好久没遇到旧书摊了!忽觉眼前一亮。
初看,只是些农业、医学类的科普读物。俯身从刚被其他顾客翻乱的书堆中逐一检阅,《历代狐仙传奇全书》《红楼梦诗词选注》《普希金诗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等旧版书籍依次进入视野,有的是线装书如砖头厚,有的是铜版纸封面装帧精美,最早的1986年8月出版第1次印刷,最晚的是1991年8月出版,原定价最低一册1.35元、最高的一书15元,选中10本现卖价共75元。这些书不同程度有些破损,经比对和衡量,我决定买下了。
有意思的是那本《红楼梦诗词选注》,先是被一位学生模样的小男生拿着与卖主讨价还价,与《周公解梦》合计相差4元钱,主人坚决不卖,小男生将书放回原处。我看他们认真的样子,拾起那本《选注》一瞧便不舍放下,毫不犹豫地以5元成交。几分钟后那位小男生又转到摊主面前再问那本书卖不卖,摊主对着我说他已经买了,那个小男生起身离开。
临走时,摊主有点恭维意味地对我说:“从你买这些书可看得出来你是个知识分子。”我笑着说你看走样了。
事后,我想那个小男生因4元差价未买成想要的书,也许是他认为这两册书只值这几元钱,也许他是一个穷书生就差那几元钱而无奈,就像学生时代的我一样。他现在肯定惦记这书。当时真该为他添上几元钱让他取走,我有些后悔。
自古以来,大凡文人都爱书、藏书。明代文学家黄宗羲坚持做到“穷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中国现代作家施蛰存常常“忙里偷闲,驻足旧书店或旧书摊买旧书。”作家余秋雨称:“好书自然也有不少……书架直达壁顶,一架架连过去,围起来,造成了一种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压。”可见其藏书之多。
我连半个文人都算不上,但爱书、读书、藏书的习惯与文人们相似。大学期间,即使生活窘迫,常有捉衿见肘之状,还是不忘节衣缩食适当买一些书。我的第一单微薄稿费便用来买了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参加工作后,买书的频次和数量与日俱增,凡外出只要有机会必逛书店,并购买三两本喜爱的书。当然,也有部分新书是作者朋友赠送的。日积月累,藏书逐渐增多。最后一次搬新家,我订做了一个大书柜和一个小书柜,大柜占据了一面墙,但还是没能满足上架的需要。
我的藏书有新书、旧书,其中旧书数量占了约三成。当然新旧是相对的,十年前买的新书,现在肯定成旧书了。这里的旧书,专指购买或从其他渠道获得时本身就已经陈旧了的书。
旧书,一则来源于购买。买旧书最初是迫于经济原因,主要是在大学阶段,条件不济又想买书,只得寻找旧书店或旧书摊(跳蚤市场)。后来发现旧书店有的品种或版本从新华书店也买不到,即使有的能买到但价格不菲,便有意识地“淘书”。真正学“淘书”,是1996年国庆节跟着二哥去贵阳花溪玩耍,沿着花溪湖畔闲逛,不时会有以卖旧书为主的地摊呈现在面前,跟着其他闲人围着地摊慢悠悠浏览,在那些乱七八糟泛黄却弥漫着浅淡油墨味道的故纸堆里搜寻着,希望有意外的发现和收获。终于“淘”得一本《中国古代通俗小说阅读提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回来还盖上自己的篆体藏书印。二则来源于继承。岳父生前,尤其是年轻时也是一个“书淫”和文青,积累了不少藏书,《四书全译》《四书五经》(竖排版)《金陵春梦》《话本小说》等中外文学名著、国学经典,等等,均购于20世纪八十年代。岳父生前还有著书出书的梦想,遗憾的是夙愿未偿。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只有我对那些旧书感兴趣并决定留下,用一个装过化肥的塑料袋扎得满满一袋。回来后,用湿布将所有书皮上的灰尘、污渍清擦一遍,晾干后再摆上我的书架,就这样算是继承了岳父的宝贵精神财富。后来看到一则故事,据说,某大学有位教授为了使自己一生的藏书不至于在他死后流散,某天他对着书房反复思量,忽发奇想,决定以自己的余年寻找一个能够完整继承藏书的女婿。只可惜这样的女婿实在难找。我与岳父对文学及书的爱好纯属巧合。我在继承他的藏书之前,并未看到过如前所述“教授寻婿”的故事。岳父若在天有灵,一定可以放心他的藏书不至于流散。
此外,有个别旧书是“托管”的。间或走亲访友,喜欢观察其书架,如发现有自己喜爱的书,不免开口相借,美其名曰“书非借不能读也”,连毛主席也曾向黄炎培老先生借阅。如遇到不太爱惜书的亲友,对我的“借”口持默许态度,而且事后对于还不还书、什么时候还书也无所谓,这时我就想,既然这样,这书放我这里也许比放他(她)书架上更安全,不如勇敢地承担起“托管”职责。坦率地说,这种行为是打着“托管”的幌子满足一时之私心。我不知道这跟孔乙己“窃书不算偷”有无两样?如遇到藏书大师马太龙先生,则定被骂作“窃书非雅贼”。
我的旧书大多出版年代久远,书的“年纪”均过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封面设计简明、雅致,清新、脱俗。内容大多是文史哲方面的,尤其是古典文学,还有马列经典著作,有的书有多个版本,如:毛泽东选集和中国四大文学名著。再就是一些“奇异”的古书,如:《诸葛亮文选》《南方来信》,等等。有的虽然封面陈旧,书皮或横断面上有斑斑驳驳的印记,但字体依然暗香盈溢,力透纸背;有的封面残破,甚至边缘被老鼠、书虫啃噬得像刨子刨过一样,但内容依然完整清晰,文字灼灼其华。
一个阳光的午后,坐拥书房,品味淡淡的旧书香,看着那层层叠叠的灰头土脸的旧书,联想到它们的身世,不禁五味杂陈。它们本是高贵的,居庙堂之高,处书香之家。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庙堂险遭风雨摧残、书香之家人去楼空,它们便命运多舛,或如风尘仆仆的历史老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亦如轻薄的废纸被扔进垃圾堆或火坑;或像被遗弃的宠物狗流落街头进入寻常百姓家,几番沉浮,几易其主。它们有时显得忧郁、落寞,惆怅于滚滚红尘中随时都有遭到遗弃的新的风险;它们有时显得孤苦、清高,苦于茫茫人海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来到我书架上的旧书们,我不知道曾经有着怎样的遭遇,无论如何,也算是让它们获得了二次生命,由此,那些猥琐、灰暗的文字又重新灵动起来、阳光起来,不经意照亮了我曾经昏暗的书屋和灰暗的心房。为此,我常常不由心存感激。如果,未来的某个日子在街头的某个角落与其它的旧书们不期而遇,定会毫不迟疑地邀请其屈居寒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传承着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生生不息。书籍的命运如何,直接关系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发出“我死了之后,这屋子书将何去何从?”的世纪担忧,我也想到我那些藏书今后的命运,倍感肩上沉重的担子,我的未来女婿是否有如我当年对待岳父藏书的命运的担当?
(载《梵净山》2018年第3期;《贵州作家(微刊)》2018年4月2日以《藏书之忧》为题发表)
昨日晚饭后,闲逛城中步行街,发现一地摊上横七竖八躺着大小不一、厚薄有度的旧书。好久没遇到旧书摊了!忽觉眼前一亮。
初看,只是些农业、医学类的科普读物。俯身从刚被其他顾客翻乱的书堆中逐一检阅,《历代狐仙传奇全书》《红楼梦诗词选注》《普希金诗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等旧版书籍依次进入视野,有的是线装书如砖头厚,有的是铜版纸封面装帧精美,最早的1986年8月出版第1次印刷,最晚的是1991年8月出版,原定价最低一册1.35元、最高的一书15元,选中10本现卖价共75元。这些书不同程度有些破损,经比对和衡量,我决定买下了。
有意思的是那本《红楼梦诗词选注》,先是被一位学生模样的小男生拿着与卖主讨价还价,与《周公解梦》合计相差4元钱,主人坚决不卖,小男生将书放回原处。我看他们认真的样子,拾起那本《选注》一瞧便不舍放下,毫不犹豫地以5元成交。几分钟后那位小男生又转到摊主面前再问那本书卖不卖,摊主对着我说他已经买了,那个小男生起身离开。
临走时,摊主有点恭维意味地对我说:“从你买这些书可看得出来你是个知识分子。”我笑着说你看走样了。
事后,我想那个小男生因4元差价未买成想要的书,也许是他认为这两册书只值这几元钱,也许他是一个穷书生就差那几元钱而无奈,就像学生时代的我一样。他现在肯定惦记这书。当时真该为他添上几元钱让他取走,我有些后悔。
自古以来,大凡文人都爱书、藏书。明代文学家黄宗羲坚持做到“穷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中国现代作家施蛰存常常“忙里偷闲,驻足旧书店或旧书摊买旧书。”作家余秋雨称:“好书自然也有不少……书架直达壁顶,一架架连过去,围起来,造成了一种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压。”可见其藏书之多。
我连半个文人都算不上,但爱书、读书、藏书的习惯与文人们相似。大学期间,即使生活窘迫,常有捉衿见肘之状,还是不忘节衣缩食适当买一些书。我的第一单微薄稿费便用来买了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参加工作后,买书的频次和数量与日俱增,凡外出只要有机会必逛书店,并购买三两本喜爱的书。当然,也有部分新书是作者朋友赠送的。日积月累,藏书逐渐增多。最后一次搬新家,我订做了一个大书柜和一个小书柜,大柜占据了一面墙,但还是没能满足上架的需要。
我的藏书有新书、旧书,其中旧书数量占了约三成。当然新旧是相对的,十年前买的新书,现在肯定成旧书了。这里的旧书,专指购买或从其他渠道获得时本身就已经陈旧了的书。
旧书,一则来源于购买。买旧书最初是迫于经济原因,主要是在大学阶段,条件不济又想买书,只得寻找旧书店或旧书摊(跳蚤市场)。后来发现旧书店有的品种或版本从新华书店也买不到,即使有的能买到但价格不菲,便有意识地“淘书”。真正学“淘书”,是1996年国庆节跟着二哥去贵阳花溪玩耍,沿着花溪湖畔闲逛,不时会有以卖旧书为主的地摊呈现在面前,跟着其他闲人围着地摊慢悠悠浏览,在那些乱七八糟泛黄却弥漫着浅淡油墨味道的故纸堆里搜寻着,希望有意外的发现和收获。终于“淘”得一本《中国古代通俗小说阅读提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回来还盖上自己的篆体藏书印。二则来源于继承。岳父生前,尤其是年轻时也是一个“书淫”和文青,积累了不少藏书,《四书全译》《四书五经》(竖排版)《金陵春梦》《话本小说》等中外文学名著、国学经典,等等,均购于20世纪八十年代。岳父生前还有著书出书的梦想,遗憾的是夙愿未偿。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只有我对那些旧书感兴趣并决定留下,用一个装过化肥的塑料袋扎得满满一袋。回来后,用湿布将所有书皮上的灰尘、污渍清擦一遍,晾干后再摆上我的书架,就这样算是继承了岳父的宝贵精神财富。后来看到一则故事,据说,某大学有位教授为了使自己一生的藏书不至于在他死后流散,某天他对着书房反复思量,忽发奇想,决定以自己的余年寻找一个能够完整继承藏书的女婿。只可惜这样的女婿实在难找。我与岳父对文学及书的爱好纯属巧合。我在继承他的藏书之前,并未看到过如前所述“教授寻婿”的故事。岳父若在天有灵,一定可以放心他的藏书不至于流散。
此外,有个别旧书是“托管”的。间或走亲访友,喜欢观察其书架,如发现有自己喜爱的书,不免开口相借,美其名曰“书非借不能读也”,连毛主席也曾向黄炎培老先生借阅。如遇到不太爱惜书的亲友,对我的“借”口持默许态度,而且事后对于还不还书、什么时候还书也无所谓,这时我就想,既然这样,这书放我这里也许比放他(她)书架上更安全,不如勇敢地承担起“托管”职责。坦率地说,这种行为是打着“托管”的幌子满足一时之私心。我不知道这跟孔乙己“窃书不算偷”有无两样?如遇到藏书大师马太龙先生,则定被骂作“窃书非雅贼”。
我的旧书大多出版年代久远,书的“年纪”均过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封面设计简明、雅致,清新、脱俗。内容大多是文史哲方面的,尤其是古典文学,还有马列经典著作,有的书有多个版本,如:毛泽东选集和中国四大文学名著。再就是一些“奇异”的古书,如:《诸葛亮文选》《南方来信》,等等。有的虽然封面陈旧,书皮或横断面上有斑斑驳驳的印记,但字体依然暗香盈溢,力透纸背;有的封面残破,甚至边缘被老鼠、书虫啃噬得像刨子刨过一样,但内容依然完整清晰,文字灼灼其华。
一个阳光的午后,坐拥书房,品味淡淡的旧书香,看着那层层叠叠的灰头土脸的旧书,联想到它们的身世,不禁五味杂陈。它们本是高贵的,居庙堂之高,处书香之家。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庙堂险遭风雨摧残、书香之家人去楼空,它们便命运多舛,或如风尘仆仆的历史老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亦如轻薄的废纸被扔进垃圾堆或火坑;或像被遗弃的宠物狗流落街头进入寻常百姓家,几番沉浮,几易其主。它们有时显得忧郁、落寞,惆怅于滚滚红尘中随时都有遭到遗弃的新的风险;它们有时显得孤苦、清高,苦于茫茫人海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来到我书架上的旧书们,我不知道曾经有着怎样的遭遇,无论如何,也算是让它们获得了二次生命,由此,那些猥琐、灰暗的文字又重新灵动起来、阳光起来,不经意照亮了我曾经昏暗的书屋和灰暗的心房。为此,我常常不由心存感激。如果,未来的某个日子在街头的某个角落与其它的旧书们不期而遇,定会毫不迟疑地邀请其屈居寒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传承着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生生不息。书籍的命运如何,直接关系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发出“我死了之后,这屋子书将何去何从?”的世纪担忧,我也想到我那些藏书今后的命运,倍感肩上沉重的担子,我的未来女婿是否有如我当年对待岳父藏书的命运的担当?
(载《梵净山》2018年第3期;《贵州作家(微刊)》2018年4月2日以《藏书之忧》为题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