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会智的头像

肖会智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11/29
分享

捉笔读书

古代多数读书人最大的困惑,是没有书读。所以清代随园主人袁枚先生感叹“书非借不能读也。”那是在特定生活环境逼迫之下不得而为之。其实不仅是古人,就在我参加工作之前亦是如此。

现在条件相对好多了,有幸身处智能信息时代,书籍到处都是,“网上读书”、“掌上阅读”、“电子阅读”,正在引领读书新时尚。一般不存在“书非借不能读”的窘况,除因治学等特殊需要或到图书馆借阅。

鄙人虽学问不高,爱书却不假。业余看报读书,自上大学起,这几乎成了我的日常,以致于本不宽敞的居室或办公室随时书报狼藉。

不过,书报算是读了不少,真正入脑入心的可不多。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有一次我好奇地问一亲戚的女儿为什么记性那么好?这位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堪称学霸,本科还没毕业,已获得硕博连读的保送名额。她笑着回答说考试之前必须强记,但考试后两天还不是又差不多忘记了。

是不是记不住就少读甚或弃读了?这恐怕不是读书人的应有姿态。“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山谷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关于读书的重要性不胜枚举。所以,不读书断然不可。

据《传习录》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王阳明回答:“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原来,古已存在现代人的读书的困惑。这个困惑就是读书方法问题。

其实,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大家都创造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备受到后人推崇,他主张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王阳明心学读书法则就是,不苛求你记住,也不苛求你全部理解,圣贤所要求的是让你通过读书而使自己心体光明。尤其是做学问,必须在自己的心上苦下功夫,凡是看不明白、想不通的,回到自己的内心仔细体会,这样就能明白了。

据有关文章介绍,毛泽东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我最赞赏他“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姿态。说他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他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丝、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二是硬看,三是专精,四是活读,五是参读。林语堂是讲究读书艺术的人,他说“凡是出于勉强的态度去读书的人,都是些不懂读书艺术的人。”他认为,随手拿过一本书,想读时便读一下子。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读书必须完全自动。

北大教授郑也夫说得更直白:“读书要和人交流,要经常去卖弄,跟别人吹牛。”我想,刻意去卖弄倒不值得称道,但适当与人交流应该提倡。曾参加一次集体外出旅游,在前往景区的公共汽车上,为了活跃气氛,导游让每一位都要讲一个故事或笑话,轮到生性木纳的我,搜肠刮肚勉强讲述了曾经看到的一则笑话,从此,我便记住了这个笑话。

我猜想,一个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难怪诸如大多领导人或节目主持人都能口若悬河,这应与他们勤读书善读书有很大关系。

纵观古今读书之有效方法,皆离不开一件东西——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是我们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最基本工具。“捉笔陈情,随以喜笑。”(《魏略》),“捉笔赋诗,如宿构者。”(《新唐书·杨师道传》),“捉笔题糕,他时应説清狂。”(《高阳台·庚申九日游归田园作》)……有了笔,古人嬉笑玩乐皆成文章。

读书人随时随地携带纸笔,就像农人出门随手携带一把弯刀、一把锄头,或背一个背篼、提个篓篓,出门时空空如也,回来时,柴禾呀,果实呀,满载而归。

读书须讲求方法和效率,这是不争的事实。学习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我尝试着这样的读书方式:在博览泛读的基础上,对自己感兴趣的或对自己需要的则重读、精读,随时备好笔和纸,做到勤动手,或摘录,或对共鸣的句段随手“点评”,或及时记下瞬间的灵感或思想火花,为日后作文或有关研究积累素材,这样勤读多记敏思,日积月累,自然记住的就逐渐增多了。

高尔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每天读点有益的书,即或不一定记得住所有内容,却有助于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心智。虽然电子阅读很方便,但我更喜欢纸质阅读,尤其是重点书籍必须读纸质版。每当夜深人静时,洗过脸脚,精神焕发,然后拿起一本喜欢的书,边看边思边记,圈圈点点,“立刻走到另一个世界去游览一番”,渐入佳境。

有时读书就像散步,偶尔看见一朵花、一枝新芽,忽然心性触动,激活了某个记忆,灵感像一束火花划过脑海,或许一篇文章就这样“妙手偶得之”。我的好些诗文,就是在漫步书林时“偶得”,常为此自得其乐。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勤奋是基础,若要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捉笔读书也许可以领略“登高”的妙处,不妨一试。

(注:本文见《劳动时报·周末》2020.5.8第3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