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会智的头像

肖会智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12/13
分享

穷乡不穷 斜阳正红 ——读《穷乡斜阳》

2021年6月下旬,收到杨德淮先生书信集《穷乡斜阳》(第三十一集至第四十集)。至此,已收藏了“人生档案·穷乡系列”共35集20册书,包含通信时间从2005年6月9日至2012年7月30日的共3003通信函。

在我的认知中,书信是一种比较自由灵活的写作文体。在通讯工具尚不发达的古代,书信主要作为家人、朋友等特定对象之间交流思想、传递友谊、沟通感情的有效载体,通常称为家书、家信。流传甚广的《曾文正公家书》《傅雷家书》等堪称世人修身、教子的经典读本。《胡适书信集》共1644通,主体仍然是家书。杜甫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人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音讯两茫,这时能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所以,家书还起到竹报平安的作用。古今中外,亦有作家、诗人用书信的形式写成小说等文学作品,如郭沫若早期诗歌书信集《敝帚集与游学家书》,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世界著名的书信体小说。

从书中得知,杨德淮先生喜欢书信,从学生时代至参加教学工作以来和近40年里一直喜欢写信,尤其是退休之后更是如此。20余年来,他也把不少时间用到了写信上面。

其实,杨德淮先生在多篇“后记”中对书信有诸多精辟的观点及阐述,如《通信是表达与交流的合一》《书面表达中的书信》《书信,能够长久保存》《收好信,也读读信》《留下信件与存储记忆》《珍惜通信就是珍惜通信的人》《可不要忘了笔管写信》等等,其中自然把书信的作用和功效说得明明白白。我认为,当今时代,书信的重要功能就像日记一样能“存储记忆”。

《穷乡斜阳》系列丛书采用统一的封面,崇山峻岭、树茂鸦飞、夕阳人家、彩霞满天,封面意境悠远,充满诗情画意。浏览书信集,我感受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通信时间跨度大,通信人数众多。从书信集的“后记”中得知,“自2004年3月换笔,启用电子文档《穷乡斜阳》书信集后,至2020年12月底,已经积存了八十六集与数百名信友的7000来封信件。”算下来,杨德淮先生的通信集已经跨越了16个春秋5800多天,其中从2005年6月9日至2012年7月30日共7年2600多天3003通信函(已整理出版),平均每天至少通一次信,日复一日,年年如此,通信不断。书中涉及通信的对象有数百人,交往的文友分布四面八方、天南海北,除了本省贵州内的,还有黑龙江、吉林、北京、甘肃、山东、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深圳、重庆、云南等省份,几乎涵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此跨度时间之大、通信人数之多,且持续不断保持通信的,我仅知杨德淮先生是唯一。可见,写信已经成为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需要兴趣,更需要精力、学识、意志。

二是通信内容广泛,文风朴实。书信集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观时局,谈社会(教育),聊文艺,话人生,唠天气,嗑家常……大到修身立德,小到人际琐事,真乃一部百科全书。通信集语言淳朴、自然、清新。杨德淮先生写信的语言非常平实,延续了自己长期的写作风格,记叙时娓娓道来、平易近人,议论时观点鲜明、客观有度,抒情时触景生情、直抒胸臆。

三是谦逊低调,感情真挚。杨德淮先生为文亦如做人一样低调谦逊,亲和有加。他虽然有丰富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但从不以“师”自居、高高在上。他说“写东西各有各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就我个人体验而言,最重要的一条,或者说关键性的一条,便是在‘我手写我口’的前提下,强调‘我手写我心’。写东西时,‘我手’应当听从‘我心’,也只能听从‘我心’。一旦违背这一铁律,去考虑听从谁谁谁的意志或呼唤,文章往往就很难写顺。”(第三十四集《致黄萏仙》)

在第十二集“后记”《通信、聊天与交心》中,杨德淮先生说:“不聊则已,要聊,就要交心,就要展示自己的内在。”在第三十四集《致吕承鑫》中他又说“一个人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都得坚守自己的那份本真。”多年来,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杨德淮先生在农村生活多年,民生情怀浓厚,对农村生活体验真切,对农业感悟良多,对农民感情真挚。回城后依然时刻关注,并及时诉诸笔端。如2008年9月26日《致姚本星》(第二十五集)的信中说道:“目前秋分已过,重阳将至,包谷早已收毕,稻谷的收割几近尾声。当然,因为男女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留下来的老人本身就要人照顾,却还要照看孙儿孙女,一些田地丢荒便在所难免,收割的速度也不能不显得相当缓慢了。”随后赋诗一首:

秋到深山农事忙,各家收割亦清仓。

七旬老伯无帮手,眼看田头谷烂黄。

书信集中类似关注农事、忧国忧民的诗文并不少。 有人慨叹生命短暂,有人叹息日子过得太快。杨德淮先生惜时如金,在通信中随处感受到时间“咄咄逼人”,处处体现真情实感。如在第三十六集《致段乐三》的信中有诗为证:

光阴太逼人,眨眼功夫不见春,拂晓又黄昏!

坎坷人生路,感受时光加速度:

老人心有数。

日子真财富,终身千万无虚度。

知行皆不误。

四是勤学善思,创作旺盛。杨德淮先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尤其是对科技知识的学习,与时俱进。第三十一集《致王连丁》中,说“朋友们动员我建立博客,还是上世纪末。而博客的建立并通过博客认可,则是今年(2009年)7月17日在深圳的日子。第一次发博文,又是回到铜仁以后的7月29日,那是在杨建华老师(现在仍然在深圳松泉中学任教)的指导与操作下完成的。”博客开通后,他收辑了在自己博客上回复评论、留言、纸条的韵文,作为“穷乡系列”里的《穷乡网柬》印刷出品。在以后的通信中,都对使用博客的情况向信友作了通报。包括写博客评论。

杨德淮先生在第三十四集《致凌世祥》一信中强调,这些书信表达“不是在搞文学创作,也不敢搞文学创作。我只是如实记录我想说的,我要说的,我能说的。因此,它们都只是我个人人生档案的资料。之所以要用小书的形式印制出来,只是为了便于保存,便于交流,而不是为了实现所谓的‘文学梦’”。

显然,先生是过于自谦了,在我看来,其实他大多数信札中都有即兴创作的诗歌,感觉您总是文思泉涌,信手拈来,有感而发,自然生动,韵味十足,朗朗上口。如第七集《致张贤翼》一信中,就作了三首古诗,其中两首七言绝句,一首五言律诗,且看第一首:

档案无声纸发黄,挑灯运笔望洲岗。楚江为我勤浇水,难怪阳台茉莉香。

这封信记叙的文字只有8行158字,其余皆为即兴创作的古诗。再看随机抽取的两集:第六集共96函中没有套作诗词的只有34函,其余62函中产生107首原创古诗(词、俳)或新诗;第四十集共61函中没有套作诗词的有27函,其余34函中产生63首原创古诗(词)或新诗。由此推算,在我手上的35集书信3003函中,套作诗词的通信约占1830函,大约有原创古诗(词、俳)或新诗3200首。这3200首就是活生生的创作。

除了原创诗词外,杨先生还创作了大量的集句。集句的创作,看似容易作起来非常难。它是从既有的诗词中摘录一些佳句,按照诗词的韵律规则,重新集成一首诗。这不仅需要丰富的诗文积累,更需要超强的记忆力和运用自如的诗词技巧。正如他在《砚田里一份黄灿灿的独特收获——

尽管集句创作难,但他只把它“当作一种读书心得的方式”,作起来游刃有余。如在第六集《致段祖群》《致李瑞利》的信中分别一连创作了12首集句,在第三十七集《致余廷林》的信中,一口气创作了18首集句。且看第三十九集《致罗福高》信中一首集句:

英雄千古决雌雄(《瑤山吟·四》),却在烟霞细雨中(《倩影》)。无语桃花只一笑(《酉阳桃花源》),我留诗句补荒容(《惜春》)。

这样的集句佳作在他的书信中比比皆是。

综上所述,《穷乡斜阳》(系列丛书)是一套较为全面、系统展示杨先生近20年来不懈追求和奋斗不止的人生精神风貌的丛书。如果“一个人的确是一本书”,那么杨先生则是一座巍峨博大的书山。正是“穷乡”与“深山”“雪斋”等其他系列丛书使这书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几十年来,杨德淮先生虽然一直生活在“穷乡”,却没停下匆匆的脚步,更没有停下独立的思考。他把每天过得充实、走得踏实、活得真实,他的每一天都是诗意的。这些书信集就是最真实的人生档案,最鲜活的例证,最有力的见证,是完全“可以对照的一面镜子”。

虽然杨德淮先生时刻感受到“斜阳山野近黄昏”,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晚霞正映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如今,杨德淮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不仅不穷困,反而是少有的“富豪”。真是“莫谓人生无再少,夕晖明日化朝晖。”

胡诌《穷乡不穷 斜阳正红》赠送杨德淮先生:

                         (一) 

       穷且益坚铁了心,乡愁浓厚赋诗文。

斜风细雨八十载,阳春白雪山里人。

                       (二) 

      耳顺之年赋新章,穷乡信札飞四方。

斜阳正红精神旺,耄耋人生富而康。

                  (三)

       花甲身退心不退,敲击键盘乐开怀。

博友信友遍天下,几多情意八面来。

(本文发表于《铜仁日报·梵净山周末》2022.2.25第二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