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陶山》的头像

《陶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1910/30
分享

肖寒:在战争中成长


我是在馆陶土生土长的。1940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抗日。1942年任中共馆陶县委宣传部干事,在县委书记身边工作。1944年县委派我在今日的息元村去蹲点(类似今日的“村官”)。息元村离日本据点法寺村仅八里路,中间没有其它村庄,所以,我到息元村工作第一个任务是与村民一起坚持对敌斗争,保卫抗日根据地。我经历了、参与了、见证了馆陶县抗日战争的全过程。

在我十一岁那年,跟着郝国藩在地里收花生,听见远方传来炮声,后来得知发生了“七七事变”,日本大举侵入中国,中国军民奋起抗日。

当年冬或翌年春,大批中国军队经过我村南拐渠,从北往南撤退,日本人占领了馆陶县城(北馆陶)。馆陶陷入无政府状态。馆陶县、区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成立了。孙建功(后改名李运先,任馆陶县委副书记)在房寨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救国,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鲁西北抗日指挥部成立了,牛连文任指挥官,威风凛凛,我很佩服。八路军部队来到馆陶,有的还在我家住,夜晚教儿童唱抗日歌曲。我后来成为儿童团长,与小伙伴模仿八路军打仗行军唱歌,广大群众的心情也由沉闷变为兴奋。

馆陶县南彦寺(今寿山寺)人士范筑先在聊城带领军民与日寇对战,誓与聊城共存亡,英勇牺牲了。他是馆陶的抗日英雄,受人们歌颂、敬仰!范筑先领导的十支队,成为馆陶最早的一支武装力量。

中共馆陶县委成立,梁毅民(今房寨镇孟良寨人)是第一任县委书记,在县委领导下,县、区、村人民政权迅速建立起来。县政权实行“三三制”,聘请社会名流、绅士参加政权或参议会,同时推行“合理负担”“减租减负”、改善民生、共同抗日。

地方武装纷纷组织起来,原八区区长郝国藩,是南拐渠村开明地主,他以八区各村民团(地主武装)为基础,扩大成为独立团,在八路军的领导下,独立团参与消灭馆陶土匪武装——王来贤、石友三等,后来知道这就是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次反共高潮。独立团还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馆陶县(南拐渠)第一抗日高小欢迎他们凯旋,我作为学生代表致欢迎辞。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郝国藩加入共产党,担任馆陶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在“跟着郝团长去当兵”的号召下,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团,编为129师新八旅23团。各村普遍成立了民兵组织,成为一支巨大的基层武装力量。闫呈祥、罗霞光先后担任县武装部长或武委会主任。各区成立了区小队,七区区小队长身壮如牛,人称牛队长,在日本扫荡时与日寇对峙中,中弹牺牲,人们歌颂他,怀念他。八区区小队长罗保田(罗徘徊头村人)英勇善战,一直与敌斗争,直到日本人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后编入野战军,后来担任69军副军长。县里成立县大队,王希林(南拐渠人)为大队长,副政委杨丕成(杨丕承,回族),政委是县委书记鲁大东、李忠(张树明)先后兼任。县大队有一次袭击敌人据点,鲁大东亲自参与指挥,他向地委写报告,由我“复印”报出。

这些武装力量,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军民一体与敌人进行了八年的生死拼搏。日寇在冬季进行“扫荡”“铁壁合围”,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馆陶军民则针锋相对,军民一起反扫荡,反合围,坚壁清野,利用“地道战”“车道战”“青纱帐”进行平原游击战。

民兵队长韩朝举(韩徘徊头村人)利用车道对敌实行地雷爆炸战,大大地挫敌之兽气。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我们的正规部队化整为零,分别以排班为单位进行游击战。但和尚寨村的对日作战则是正规军与地方军民一起,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的游击战中的运动战。

武工队还是敌人的一大威摄力量。县武工队队长是吴福祥(东庄固人),这支队伍专门深入敌人据点内,捉拿汉奸,有的则代表政府宣布判决,当场执行枪决,有的则予以警告。同时对伪军开展“记红黑点”“秋后算账”“留后路”“立功受奖”等规劝工作。

还有专门深入敌伪内部掌握敌伪情报,提供给县委敌工站,敌工站长是王磊。肖永茂同志是共产党员,他深入到敌伪内部,策划一部伪军反正起义。

馆陶县委、政府人民团体、各非武装单位,在八年抗日战争中的工作活动,基本都是采用游击战术。

白天集中办公,夜间分散游击,夏天青纱帐、高粱地里天为被、地为床,冬天靠近村边的麦草垛或地洞。无消息就睡,有消息就钻麦草垛或地洞。县委机关活动即是如此,鲁大东和李忠两位书记、警卫员和我为一个单元。有一次敌人扫荡到了张高庄,我们在韩高庄村边一个地洞旁,距三里路,李忠书记在室内写材料,警卫员在墙内向外瞭望放哨,我则为书记誊写材料。敌人走,我们出来,就这样打游击坚持斗争。

反扫荡、反铁壁合围是广大人民群众与敌斗争的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敌人的扫荡给馆陶人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我家为例,我父亲遭敌伪抓走,通过敌工用钱赎回,三间房被烧。我二哥韩鸿义(民兵),扫荡中被敌枪杀,二嫂改嫁,我大伯母因此气病身亡。

在扫荡中被掳走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有一次日寇铁壁合围中,正赶上我骑驴回机关,大批人群一涌而来,我也随大流流落到陈范庄西大沙漠中。我骑的这个雄性驴,见了骡马就叫,为了众多群众的安全,我牵着毛驴离开沙漠,奔向陈范庄村。可村里空无一人,就顺着车沟路走向我的蹲点村——息元村。村支部委员张山告诉我,你来得正好,敌人刚刚走过去。我有幸跳出敌人包围圈,躲过这一劫。我常说,驴救了我一命。可是在沙漠没逃出去的许多人却遭捕,有的送日本当劳工,我村就有宁建民(宁金台)、韩登山、郝兴周、韩春林的二哥等五六人之多。扫荡过后,大家议论总结反扫荡反合围的经验教训。

1943年日寇穷凶恶极,广大人民拼命抗争。1943年2月19日,日伪500人包围了南彦寺村,敌人把全村人集中到一起,用机枪先枪杀20人,逼问谁是共产党?

谁是民兵?粮食藏在哪里?无一人回答,最后逼问粮秣干事张寿山,他仍是怒目相视,一字不吐,日寇把他吊在树上活活烧死。七区区长董息元在敌人扫荡时,日寇枪口对准他胸膛,让他承认是共产党,让他交出哪里存藏公粮。他视死如归,断言拒绝,遭敌酷刑惨死。

同年12月17日凌晨,敌人突然包围了六区南广才村,当时这村存有专署40万斤粮食,30多名伤员,敌人把村民逼到村东雪地里逼问粮食在哪里?伤员在哪里?敌人先把武孟田、李学祥拉出去拷打,二人一字不说,又把20多人拉到冰水坑里,仍没有人吭声。凶恶的敌人又杀了8人,打残5人,抓走17人,始终没追问出粮食和伤员在哪里。馆陶人民为了纪念这些先烈的爱国精神,经人民政府批准,南彦寺改为寿山寺,影庄改为息元村,南广才村改为八义庄。

馆陶县八年抗战中,共产党员发挥着领导核心和骨干模范作用,农村都有党支部,村长、农会主任、民兵队长等都是党支部要员担任,民兵的骨干是共产党员,包括日伪占据村的伪村长、维持会长都是共产党员担任,在党的领导下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加紧对我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包围,在法寺村、南拐渠村安上据点,企图在馆陶的南部增加一条封锁线。抗日战争的形势更加残酷,息元村根据中央指示和县委布置在党内进行宣誓教育,誓词为:“今年打败希特勒,明年打败小日本,咬紧牙关度过今冬明春,迎接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1945年县委评选,房儿寨、息元村分别为甲等和乙等模范党支部。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息元村人民欢欣鼓舞,用各种语言歌颂胜利,各种行动庆祝胜利!我和几位同志快步奔向日本原来的据点——南馆陶,享受胜利的喜悦。(原载《陶山》2019年第3期总第27期)

作者简介肖寒,1926年12月生,邯郸市馆陶县房寨镇南拐渠桥口村人,曾在南拐渠第一抗日高级小学读书。1940年5月参加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居北京历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国家经委副主任神华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1998年离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