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陶山》的头像

《陶山》

内刊会员

文学评论
201912/04
分享

牛兰学:杨朔散文《泰山极顶》的“三个败点”?

-----兼与穆涛先生商榷

 

牛兰学

 

201910月19日在西安“第五届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暨2019年创意写作社会化高峰论坛”的首场主旨报告会上,著名作家《美文》常务副主编、西北大学客座教授、鲁奖获得者穆涛作了题目为《老版的“著书立说”与新版的“创意写作”之间,我们该警惕些什么》的报告。

报告中在谈到如何拓展创意写作、建构现代文学标准和评价体系时,对杨朔散文《泰山极顶》列入教材,在首先承认杨朔同志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散文家和肯定整篇散文前提下,提出了《泰山极顶》的三个细节处不妥,是“三个败点”1,"怪不得呢,有两只小山鸡争着饮水,蹬翻了水碗。往青石板上一跑,满石板印着许多小小的"个"字,我觉望着深山里这户孤零零的人家想:"山下正闹大集体,他们还过去时着这种单个的生活,未免太与世隔绝了吧?"---这“个”字是对小鸡的不敬。2,再瞧那渺渺茫茫的天边,扬起一带烟尘。那不是什么"齐烟九点",同伴告诉我说那也许是炼铁厂。铁厂也好,钢厂也好……用钢铁铸造着祖国的江山。---这个“尘”是对蓝天的不敬。3,我正在静观默想,那个老道人客气地赔着不是,说是别的道士都下山割麦子去了,剩他自己,也顾不上烧水给我们喝。我问他给谁割麦子,老道人说:"公社啊。你别看山上东一户,西一户,也都组织到公社里去了。"---这个“割”字是对宗教的不尊重。是啊,以今天的眼光看,“个体经济”是应该鼓励的,“大炼钢铁造成烟尘”污染环境,“道士去公社割麦子”有点不妥。穆先生问道,为什么选这篇文章进入教材?标准在哪儿?报告打动了许多与会者。会议间隙曾同几人讨论对《泰山极顶》的看法,几位参会人员说,还专门搜出来又看了一遍该文,可见这一说法引起许多人注意。

起初,我也觉得好像有道理,仔细一想,穆涛先生对杨朔散文《泰山极顶》提出的“三个败点”之说是不成立的,似乎是牵强附会,有点上纲上线。杨朔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泰山极顶》是杨朔的散文代表作之一,曾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等教材该文主要描写泰山极顶的景色,一度被人认作是现代散文的典范。它是代表杨朔散文风格的优秀作品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很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近几年也听到有人提出质疑有的专家认为非凡的立意、精巧的构思是《泰山极顶》的艺术特色之一。《泰山极顶》首发1959920《人民日报》,也收入了人民日报70年作品精选之《人民日报70年散文选》(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53页),可见仍被视为精品。

19599月的时候,全国已经掀起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今天来看有点“高”的潮);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实现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同时,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并称为首都“十大建筑”建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不可能不受当时形势氛围的影响,我认为“个”这样的写法,也是作者当时思想的现实反应,就像“爱屋及乌”同时“恨屋及乌”一样,流露出“个”的联想,并不是对小鸡的不敬。至于,“割”应该是真实的劳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难免,“虎口夺粮”“救急救灾”宗教界参与也不是对宗教的不尊重。至于说到“尘”是对蓝天的不敬,我认为这是用今天的眼光来剪裁历史作品,作品都有历史的局限,我们曾经歌颂浓烟滚滚的烟囱是工业文明的象征,今天烟囱已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那也不能说我们那时歌颂它是对蓝天的不敬。我们现在使用着手机微信,但不能责怪古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落后。至于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有的作品中有的细节,已经不合事宜,是否还应选入的问题那另当别论。穆涛先生是我尊敬的作家之一,最近他的散文《一根由神奇到神圣的棍子》受到好评如潮。当然,穆涛先生的质疑,也很有好处,那就是我们要有质疑的勇气,用更高、更新的标准来精选经典作品入编教材。在此,谢谢穆涛先生。(刊发《陶山》2019年第4期·西湖号·总第28期)

 

作者简介:牛兰学,笔名陶之垚垚,散文作家、社科专家、文化学者。现任河北省邯郸市作协副主席、馆陶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兼《陶山》杂志主编、河北省文研会散文艺委会副主任、邯郸学院客座教授。参加鲁迅文学院河北青年作家高研班学习19863月开始发表作品,曾在《散文百家》《散文选刊》《散文风》《河北文学》《山东文学》《秋水诗刊》(台湾)、《现代文学》(香港)和加拿大《新加园》、印尼《印华日报》、新加坡、美国等媒体发表作品出版散文集《青春在线》《母亲的纺车》《听花开的声音》《运河纪事》等数部荣获第六届全国冰心散文奖、首届林非散文奖、首届“古贝春杯”全国暨海外华人小小说大奖赛优秀奖、河北散文30年金星创作奖、全国不忘初心征文一等奖、河北省“美丽乡村”诗歌大赛三等奖等数十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