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陶山》的头像

《陶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212/13
分享

何利军:屹立

我内心深处对屹立着的松树产生一种别样的感情,起始于学习左权将军、范筑先将军等英烈的事迹。

提起左权将军,不知道的人很少,左权是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他是辅佐朱德总司令指挥华北抗日作战的名将。19425月,在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转移,牺牲于山西麻田县十字岭,年仅37岁。范筑先将军是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司令。193711月,他毅然拒绝撤退到黄河以南的命令,通电全国:“裂眦北视,决不南渡”,坚决抗战到底。193811月,日军围攻聊城,他率七百名志士与敌血战,英勇不屈,壮烈殉国,时年56岁。

而我姥爷刘芹生,也是在掩护八路军战友们撤退时被捕入狱,坚贞不屈,被日寇活埋,将31岁生命年轮定格在邯郸肥乡。    

不是巧合,1950年,左权将军忠骨从涉县石门村山麓迁葬到位于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范筑先将军的忠骨移葬到晋冀鲁豫陵园。我姥爷的遗骸也从冀南烈士陵园(后改名肥乡县烈士陵园)迁移到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我知道左权将军和范筑先将军是在我记事儿的一个清明节。母亲带着我,舅舅国亭、姨母国箱国梅分别带着表哥、表弟聚集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南园为姥爷扫墓。整个南园种植着许多松树,有纪念亭、纪念碑及烈士墓,安葬着团级以上干部和著名杀敌英雄约200名。北院,雄伟建筑群,分布于苍松翠柏之中,大门横额镶嵌着朱德题写的“晋冀豫鲁烈士陵园”八个大字。入门后,先后瞻仰了巍然耸立的烈士纪念塔、纪念塔正北的人民英雄纪念墓、东侧的左权将军墓、东北部的烈士纪念堂。烈士纪念堂陈列着200多位烈士遗像、遗物和生平事迹。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范筑先和他的次子范树民、血洒太行殉国名将左权、反攻作战英杰刘芹生等英烈。左权将军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范筑先将军是我姥爷最早跟随的最高抗日将领。缓步走到反攻作战英杰专题栏目时,我们停下了脚步,其中有我姥爷刘芹生烈士。我们深情仰望着我姥爷刘芹生略带书生气紧锁眉头忧国忧民的黑白照片,仔细观看我姥爷使用过的子弹袋等遗物。睹物思人,母亲的眼泪扑漱漱掉了下来,泣不成声,舅舅、姨母跟着哭成了一片。姥爷牺牲时,母亲才12岁,姨母国箱7岁,姨母国梅3岁,舅舅是尚在襁褓里的婴儿。听我母亲讲,姥爷牺牲后,为了减轻我姥姥生活负担,姥爷的一位亲密战友王新三,想把我母亲领养,姥姥谢绝了好意,母亲也不舍得离开。从此,姥姥与做为长女的母亲两个人的心贴更紧了。坚韧、倔强的姥姥,擦干眼泪,告诉我母亲:咱要争囊赌气的过。晚上,母亲陪着姥姥纺花,等积攒够多了,到集市上卖,贴补家用。那嗡嗡嘤嘤的织布声,对于两个幼小的姨母和年龄最小的舅舅来说,可能是催眠曲,而对于姥姥和母亲来说,那是与艰难岁月抗争的战歌,那是姥姥告慰姥爷在天之灵的深情叙说,那是一家人维持生命延续的物质寄托。我常常想,在时局动荡的年代,我姥姥和我母亲晚上总是和衣而睡,该是度过了怎样的悲痛、艰难、漫长的日子啊。

晚上,在纪念堂与西面松树林之间平整空地上,我们和其他烈士后代们一起观看了露天电影《红灯记》。从那以后,左权将军、范筑先将军等烈士们的高大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就像松树那样挺拔、硬气。我与松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我到外地出差或学习,只要是遇到了松树林,总是一个人在松树林中缓缓散步,心里充满了对松树的亲近感。

直到现在,每到早晨,我习惯沿着长安路往东,在森林公园北门东侧的松树枝桠下慢慢散步。冥冥之中,我对松树依旧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我执拗地认为,挺拔的松树与我听闻之中姥爷的形象一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像左权将军自幼就养成吃苦耐劳习惯后上学、读书、参加进步组织一样,我的姥爷刘芹生,自幼随父读私塾。相继读完初、高小后,1930年考入临清省立第十一中学,中学时期参加了我党外围进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毕业后考上山东荷泽省立乡村建设研究院。两年修业期满分到邱县乡农任教。抗战爆发,姥爷弃职回家。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193812月,参加抗日队伍-筑先纵队,任军事教育主任兼军需科长。在部队帮助干部、战士学文化。在白色恐怖下,姥爷在晚上,悄悄回到位于馆陶县城北面5华里中马固家中,看望正在睡梦中的孩子们,小声嘱咐姥姥为战友们纳布鞋,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通情达理的姥姥也惦记着姥爷,让他注意自己的安全。姥姥发动邻居为八路军做军衣、纳军鞋,支持抗战工作。1939年,筑先纵队改编为1298旅,姥爷任后勤供给处被服科长。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组织科长。姥爷参加了由彭德怀、左权任主要指挥官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出击敌后交通线,给日军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1943年(民国32年),11岁的母亲跟着她的表嫂去河南逃荒,6天走了300华里,用糠和绿豆面做成的窝窝充饥果腹。1944年,姥爷随新八旅22团赴邯郸肥乡县西南的大康堡搞武器弹药,由于叛徒出卖,皇协军包围了八路军。我姥爷掩护战友们撤退,同敌人展开了激战。打着,打着,子弹打光了,前面是口井,我姥爷纵身跳入井中,想以身殉国。井是旱井,敌人把姥爷捞上来,押到了肥乡县城里的监狱。日寇看到我姥爷是一个文弱书生,先是高官厚禄诱惑,让姥爷供出我地下党员名单,我姥爷不为所动,横眉冷对,一言不发。日寇露出狰狞的面目,皇协军大队长程廷臣用棍子打、皮鞭抽、在打烂的伤口上浇盐水,用烧红的火柱烫、坐老虎凳,用尽了所有的刑具。几个月的监狱折磨,姥爷遍体鳞伤,胡须也长了许多。我在想,在监狱里,姥爷一定回想着举起右拳加入中国共产党发出的“永不叛党”的庄严宣誓,一定回想着“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跟随范筑先将军在鲁西南抗击日寇的战斗情形,一定回想着到邢台参加“抗大”学习的情形,一定回想着馆陶及周边县城父老乡亲被日寇涂炭的情形,一定回想着在彭德怀、左权的指挥下参加“百团大战”破坏日寇交通线、摧毁日寇据点痛快杀敌的情形,一定回想着妻子、三个幼年的女儿和仍在襁褓中的儿子困于生计的情形,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下定了舍身取义的决心,决不出卖我地下中共党员。

秋风中,敌人将我的姥爷和另外两位八路军战友,押向刑场,道路两边,站满了群众。姥爷和战友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枪声响了两声,站立在姥爷两边的战友倒在血泊中。姥爷大声痛斥敌人。无计可施、恼羞成怒的敌人将我的姥爷押到肥乡县城西北角事先挖好的土坑前。姥爷轻蔑地扫了汉奸一眼,忍着身上的疼痛,毅然、果敢地跳到土坑里,傲然站立,像一棵青松。我在想,那时姥爷的脑海里一定涌现着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脑海里一定涌现着李大钊“人生最高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的诗句,脑海里一定涌现着方志敏“党有指示,虽死不辞”的诗句。姥爷面向东方,像一棵傲立的青松屹立在秋风中。东方是他的铁血将军范筑先“誓与聊城共存亡”的地方,东方是他的妻子、三个幼年的女儿及仍在襁褓中的儿子受苦受难的地方,东方是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

听到姥爷牺牲的消息,姥姥悲痛欲绝,将平时供养的神马,从墙上撕了下来,不再烧香磕头。失去父亲、年仅12岁的母亲,哭成了泪人。整日以泪洗面。母亲终日寡言寡语,像傻了一般。听到日寇将要进村的消息,赶紧穿上宽大的衣服,用锅底灰往脸上涂抹,慌忙抱起襁褓中的舅舅,拉着两个还是少年的姨母,逃出村外,有时候在田地的坟茔附近避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姥姥还收留了一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将他隐藏在南屋西面的土窖里,用玉米杆垛子盖住,后来,安全地把这位战士转移到部队。

1946年春天,中共冀南区党委为纪念抗日战争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在肥乡修建了抗日烈士陵园,当时定名为冀南烈士陵园。陵园初建时修了一座烈士纪念碑,两个纪念亭。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陈再道、刘志丹、戎吾胜、孟夫堂、胥光义、王任重等领导同志和中共冀南区党委会为纪念碑题了词。姥爷的遗骨安葬在冀南陵园。19501021日,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典礼纪念大会暨左权将军与诸烈士移葬仪式隆重举行。各界人民代表以及烈士家属5000多人,齐集烈士陵园参加典礼。我姥爷遗骨也迁葬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南院,姥爷的遗物存放在北院的烈士纪念堂。他和他的战友们的墓碑整齐排列,与北院左权将军塑像遥相呼应。19533月,经刘伯承批准,从南京中山陵移来360棵奇松异柏,种植于陵园,用于美化园区环境。同年8月,母亲从河北农学院附设技术干部培训班毕业,分配到姥爷牺牲的肥乡县当了一名农业技术员,将她的青春年华和全部精力献给了肥乡这片红色的土地。每年清明节,母亲、舅舅、两个姨母带着我们晚辈们到邯郸烈士陵园为姥爷扫墓,学习左权将军、范筑先等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感念功绩,纯洁心灵。

我知道,有很多跟我姥爷一样,在抗战中牺牲的英雄。据查,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共1085名。我想,他们每一位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千千万万个英烈,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就像一棵棵俊秀挺拔的松树,永远屹立在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原乡。(原载全国联盟理事单位、中国地方知名期刊《陶山》2022年第3[总第39]迎廿号,总编辑牛兰学)

 

作者简介:何利军(何春林),笔名何礼君。河北邯郸人。大学文化。供职中国人民银行肥乡支行。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文研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渤海风》《青年文学家》《陶山》签约作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