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陶山》的头像

《陶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212/13
分享

齐未儿/桃子:未胜庭前一树幽

大暑,气温最高。烈日当头的时节,水蜜桃上市了。

桃子,是我最熟悉的水果。

从儿时,舌尖就萦绕着它的味道。

成熟的桃子是软烂的,而且有着醇厚的馨香与甜蜜。

在桃子的外皮上咬开一个小口儿,嘬一下,桃汁就顺着喉咙,直甜到心底里去了。这是现在的吃法,早前,我喜欢吃硬桃子,没那么甜,但是脆。

那时候,桃子太多了,街上每天都有人赶着马车驴车来卖,一篮子,只要一块两块钱。买回来,放在堂屋地上。母亲在那些桃子挨个儿摸一摸,捡出软的,先吃掉。我呢,刚好相反,我看哪个桃子又红又硬,就先吃哪个。这里最出名的,是久保桃。又大又好吃。

那个时候,偶尔会在谁家的墙角看到一根小桃树苗,小心翼翼移栽到院子里,浇水,遮阳,细心照顾。等到桃树苗儿不那样蔫了,我就知道,它已经在院子里扎下根。待到个子越长越高,叶子也更加稠密,我就把它忘掉了。

也不知道过了几个年头,春日,桃枝上,粉艳的花儿开了。一朵一朵,那么单薄。我看了看,就跑出去玩儿了。等到我再次去桃树前的时候,花儿已经落了,玻璃球儿那么大的青桃子躲在绿叶里。

不知道是不是太小的缘故,当时实在不知道桃花的美好。此刻想到桃子,最先出现在脑海的,都是关于桃花的记忆。

读《射雕英雄传》,最喜欢的,当然是娇俏活泼古灵精怪的小女孩黄蓉,她生活的地方,是一处小岛,名字,正是叫作桃花岛。岛上遍植桃树,桃花开时,灿若云霞。最让人惊异不已的,是这些桃树,居然可以像士兵一样,布阵阻敌,不知道是不是像迷宫。同样是桃花,在黛玉眼里,却多了几分凄清与哀婉,“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敏感多思的女子,多像这盛极一时的桃花呀,美则美矣,却不久于枝头。

诗人多是心思细腻吧,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为着一个心仪的女子,他的惆怅简直触手可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空握着追忆的人,或者会更深地体会孤单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读着这样的句子,心底,会漫上欢喜。忍不住想起那些热闹的婚礼,想起那些美好的祝福。

《神农本草经》中说,桃花“杀疰恶鬼,令人好颜色。”东晋时期葛洪写的中医方剂著作《肘后方》里说,“服三树桃花尽,则面色红润悦泽如桃花也。”《太清草木方》里写着:酒渍桃花饮之,除百疾,益颜色。《初学记》中记载,北齐崔氏以桃花、白雪与儿靧面,云令面妍华光悦。以桃花泡水洗脸,不知道是不是读了《神农本草经》的缘故。朋友经常用的一款面膜,被唤作桃花面膜,想必也是知道桃花可以令面色红润。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桃花性走泄下降,利大肠,治气实人病水饮肿满积滞、大小便闭塞者,很好。但是如果久服,却不妥,如果服用时间过长,会耗人阴血,损元气,反而起不到“悦泽颜色”的作用。

还是说桃子吧。《群芳谱》解释“桃”字由来:“桃,实甘子繁,故从木从兆。”《本草纲目》中说,“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十亿曰兆,言其多也。或云从兆谐声也。”可见,桃子是高产的。

在民间,少有哪种水果,像桃子这样名气大。

我从小贪吃,拿着果子总想吃个够。母亲有时候坐在房间里纳鞋底儿,有时候在院子里收拾菜园子,只要看到我贪嘴,就提醒我别多吃。唯独对于桃子,她特别宽容,我多一个两个的,她从来不会唠叨。她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杏和李子不能多吃,桃子没啥。

桃子是仙果啊!当然没啥。

《西游记》里,偌大的天宫,最著名的果子,是王母娘娘的蟠桃。这些桃子是仙家之果,数千年才会成熟。吃了它,得道成仙,可与天地同寿。只是,蟠桃宴请来的,都是各路仙家,这有点儿不合情理。他们已经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参与六道轮回的神,再吃这仙桃,也不过是品个美味。这要是能够福泽人间多好。不过,由此不难看出,桃子不只好吃,还可以延年益寿,有益于身体健康。

《神异经》中说,“东北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广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狭核。食之益寿。”在有些著述中,甚至提到,食用桃胶,能令人“身轻有光明”,令人身轻,可不是要飞升成仙了吗?

在各种不同的故事里,西王母用仙桃,招待过不同的人。《尹喜内传》中说,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在《汉武故事》中说,西王母用三千年才成熟一次的桃子招待汉武帝。出桃七枚,母自啖二,以五枚与帝。帝留核著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杆桃美,欲种之。”母叹曰:“杆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还有一种桃子,也是仙桃,非世间能见,说是在昆仑山,有一种玉桃,形如世间桃,但光明洞彻而坚,需要用玉井水洗,才能变软食用。虽然没有说到什么味道,但既然生在昆仑山,想必味道不止甘美可及。

王母送的桃子,不是凡间能够种植的。玉桃也非你我可食。不过,没有什么,在这世间,从来都不缺少遗憾,也不缺少安慰。《西京杂记》中说,上林苑有奉桃、樱桃、缃核桃、霜桃、金城桃、胡桃、绮叶桃、含桃、紫文桃。早在西汉时期,桃子就有了这么多种类。即使没有仙桃可尝,也足以大饱口福了。

桃子作为一种水果,已经远远超越了它作为水果的内涵和外延。

《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令作桃梗人著门,以厌邪,此仙木也。

王安石写“总把新桃换旧符”,跟这个说法有关。早在秦汉以前,春节时,就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是用桃木做的两块板子,上面分别写着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来驱鬼压邪。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所以,人们也把“春联”叫作“桃符”。

据说旧本的《山海经》中,有关于他们的故事。说是东海里有一座度朔山,也叫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的时候会打鸣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端,有一个拱形的枝干,树梢弯下来,直触到地面,就像一扇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去都得经过这扇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后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念法也是别具一格的。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他们两个专门检查百鬼,凡发现有要祸害人类的,就用苇索捆起来,送去喂老虎。合来,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桃木辟邪之说。于是,每逢过年,人们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灾压邪。大家都叫他们“门神”。

韩愈在《论佛骨表》中写,“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袚除不祥,然后进吊。”袚除,除灾去邪之祭。

与桃有关的故事,何其多。著名的《桃花源记》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世外理想国。“二桃杀三士”,这个句子,出自《梁甫吟》,说的是齐景公手下有三位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晏婴觉得他们会恃功而骄,劝景公除掉隐患。于是赏赐了两个桃子给他们,看谁功劳大,就可以吃。公孙接说自己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说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个桃。最后古冶子说,当年他杀死了袭击骖马的大鼋鱼,最有资格吃桃子。公孙接和田开疆听了,很羞愧,自刎死了。古冶子看到这种情况,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他也自刎死了。《梁甫吟》诗中,更多的,是对三位勇士的同情。

桃,作为中国本土水果,文化意蕴何其丰厚。年画上的老寿星,手里拿着的,是桃。给老人作寿,要送的,是“寿桃”——这是一种被做成桃形的馒头,在顶部捏出桃尖,用梳子按下一个槽,再涂上红色。在老人作寿时,敬献出来,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而我,因为喜好文字,不只可以吃到甜美的桃子,喝上清凉的桃汁,还能在这源远流长的桃文化中,大快朵颐。幸甚幸甚。

桃子不只是有我最爱吃的久保,还有油桃,黄桃,品种众多。桃罐头,口味也是很好的。(原载全国联盟理事单位、中国地方知名期刊《陶山》2022年第3[总第39]迎廿号,总编辑牛兰学)

 

作者简介:齐未儿(李冬梅),有散文作品刊于《散文》《山花》《粤海散文》《散文百家》《当代人》《青岛文学》《三角洲》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