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陶山》的头像

《陶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3/18
分享

厦门之行

作者:韩长生 闫子强

在武夷山逗留两日,余兴未了,我们就乘火车匆匆离去。一夜之后,到了厦门。晨曦初放,天还没有大亮,清晨的淡雾笼罩着高楼、街道。整个城市似乎还在睡梦中,是那样的静谧、祥和。奇怪的是,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我却没有陌生之感。好像在小城早起晨练一样,颇有些温馨、亲切之感,冥冥中,不知是厦门接纳了我,还是我接纳了这小城。心底,耳边,好像有一声呼唤:厦门,我来了!

(一)遥望金门岛

厦门,福建东南的一座小城,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不来这里,还真不知道它离台湾竟然这么近,简直是咫尺。其实,厦门离台湾主岛还很远。说它近,是因为台湾的金门岛距厦门仅数海里之遥,两边居民,竟能隔海相望。

来到厦门,不看金门,是一种遗憾,人们都这样说。也许一生就这一次,为了不留遗憾,上午,我们登上了观赏金门岛的轮船。

天色阴沉,空气润湿,海风清凉,风中还夹杂些雨丝。因为天气的缘故,视野模糊,船行驶得很慢。但我觉得,这恰到好处,不妨领略一下海域风光。

走上船舷,手扶栏杆,遥望海天一色,茫茫苍苍;近看波涛起伏,海浪激荡。回望厦门,一尊石雕映入视野,他是那么高大、威武,像一员猛将。是的,他的确是一员猛将。导游介绍,他,就是郑成功。当年那个威猛英武、叱咤风云、抵御外侵、收复国土的民族英雄。但是,事实上的郑成功,他既不高大,也不威猛,身高只有一米五三左右,倒像是一文弱书生。雕塑用汉白玉石材,依照郑成功的身高,扩展到十倍建成的。如今,他依然矗立在岛旁,守卫着家乡,不容国土受异族践踏。怀想此人旧事,景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目域海景,耳边涛声,怀想遥遥,思绪飞扬。不觉已至警戒地带,轮船停了下来,游客们纷纷挤向甲板、窗边,抢看金门之岛。导游小姐介绍道,金门历史悠久,古称“仙洲”或“浯洲”,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胜景”之美称。曾经几时,两岸力争,成为一时焦点。而今硝烟已逝,炮声不闻。每逢传统佳节,烟花绽放,璀璨星空,两岸人民,遥相祝福。曾经干戈,而今玉帛,唯有绿树掩映下的石墙白壁,留有遗迹“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与对岸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遥遥相对。历史遗迹虽在,民愿呼声常闻。我想,沧海桑田,自然变迁;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兄弟阋墙,已为旧事;握手言欢,指日可见。所谓“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停泊不久,轮船返航。归途中,我们有幸欣赏了著名的闽南木偶戏,技艺高超,表演生动,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一船人兴致盎然,欢声一片。

(二)朝圣普陀寺

下午,按照游程安排,我们去游览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在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据说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游客众多,香火鼎盛。殿宇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神像金身,极显庄严:弥勒佛祖,笑口常开;十八罗汉,神武威严;千手观音,金光耀眼。寺内珍藏的佛教文物也颇为丰富,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等。寺宇周围保留了众多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游客们多在此处留影纪念。我们也不例外。寺后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号“五老凌霄”,是厦门大八景之一。登高临崖,俯瞰小城,远眺海涛,山风拂耳,缕缕清凉,陡增清心怡神之感,幸甚至哉!

尤其使我难忘的,是寺前的一处风景。一池清荷,映日绽放,粉红素洁,清香怡人。佛的慈悲,莲的圣洁,在这里是那样的完美,那样的和谐,确实有清心涤魄之感。

(三)参观集美村

集美,集美丽之所在,这是我的理解。知道这个名字,是指导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那时,我就想,这应该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来到厦门,才知道,的确如此。它的美丽不止在自然风光上,更体现在人文精神上。

参观集美村,实际上我们是拜谒一个人,他,就是陈嘉庚先生。第二天上午,细雨霏霏,天气凉爽。我们一行人来到集美,参观了陈嘉庚故居、归来堂和鳌园——陈嘉庚墓,缅怀先生的丰功伟绩和爱国情怀。

陈嘉庚先生故居,是一个小院。一幢两层高的小楼,欧式风格,时间久远,略显古朴典雅。参观者络绎不绝,足见先生之名望。院中一株高大龙眼树,据说是先生亲手栽植,而今已枝繁叶茂、苍翠挺拔。故居的两层小楼,均为展室,一楼展示集美学村的发展历史,我们从中感受到先生创办学校的艰辛经历和辉煌业绩;二楼展示先生生前生活起居情况和生活用品,陈设简单,足见生活俭朴、为公忘私的高尚品德。其实,陈嘉庚先生的贡献还不止在兴办教育上,他对中国的革命、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设等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集美学村的高楼大厦遍布各个角落,雄伟壮丽,而陈嘉庚先生的故居呢?却平凡质朴,这不正彰显了先生的高尚品格和爱国情怀吗!

归来堂在陈嘉庚故居南面,建于1962年。据说陈嘉庚先生生前有个志愿:为了召唤海外亲人不忘故乡,热爱祖国,归来有个聚会的地方,想在故居前面建一座“归来堂”,建筑费用不超过三万元。周恩来总理在陈嘉庚先生逝世后,获悉这一情况,认为这件事情意义重大,指示要实现陈先生意愿并扩大建造规模,以此为永久纪念。如今的归来堂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更吸引了一批批志在报国的海外游子。意义自是非凡。为了表达敬仰之情,我们一行人在毛主席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和先生的雕像前合影留念。

走出归来堂,我们又来到鳌园,怀着无比景仰之情,瞻仰了陈嘉庚墓和集美解放纪念碑。斯人已逝,功业犹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面对陈嘉庚先生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遥想先生当年一心为国奔波操劳,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分。

(四)怡情鼓浪屿

鼓浪屿,一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岛,人口不足两万人,但名气很大,蜚声海内外。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游鼓浪屿,不算到厦门。也可以说,许多游客是奔着鼓浪屿来厦门的。我们也不例外。

初登小岛,漫步小巷,我们惊叹于她的美丽。岛上绿树掩映,浓荫蔽日;鲜花盛开,四处飘香。街头、巷尾,墙垣、门边,处处透着绿意,散着花香。海上花园,名副其实。

与美丽相应的,是她的幽静。漫步岛上,你看不到汽车,甚至连自行车也不见。没有人声嘈杂,更没有鸡鸣犬吠,有的只是迈着悠闲的脚步、安静而闲适的游人。走着走着,你会发现,有的院落敞开着门,但却悄无声息,如入无人之境。偶尔,你会逢着一两个本地人,无论他正在做什么,总显得不紧不慢,充满温馨和宁静。不,有时也从人家院落传出声响,但更让人觉得安静,因为那是不知从哪个窗口飘出的琴声,美妙而悠扬,优雅且悦耳。这时,你会慢慢停下脚步,寻声张望,实在令人陶醉,甚至乐不思归。这里,有我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近百架珍贵钢琴,而且还走出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钢琴家,赢得了“琴岛”之名。琴声飞扬,当然不足为奇了。

除了鲜花、绿树,让我眼花缭乱的,还有这里的建筑。小岛面积虽不大,但房屋、院落却极丰富,风格多样,各式各样的中外建筑遍布小岛,不愧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

令我感叹的是,鼓浪屿还是一座哺育名人的摇篮,悠扬的琴声,飘香的花树,引导着我们穿行在万国建筑群中的寻常巷陌,去寻访那些名人的故居。这里有民族英雄郑成功、万婴之母林巧稚、体育名家马约翰、钢琴之子殷承宗……

徜徉其中,漫步其间,凝视着一扇扇雕窗、一座座花墙、一层层台阶,我们似乎在聆听一段段人生故事,呼吸着生命的温馨。有时候,甚至会忘记,自己身在哪里。这,就是我深深喜爱的——鼓浪屿!

厦门之旅结束了,而我的心旅还在继续。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一个异地的观光者,短短两日,难晤厦门真面。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今日略记见闻,以志纪念。

临别之时,依依难舍,回望小城,心中默语:再见,厦门!

       本文发表于《陶山》2023年第4期奋斗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