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陶山》的头像

《陶山》

内刊会员

报告文学
202403/25
分享

让生命永续

作者:常洪霜 牛兰学

我的老家馆陶县,有一种普普通通的花,它的名字叫“死不了”。我的老家也有一种人,他们的通用名字也可以说称为“死不了”。从他们身上截取的“枝叶”,在另一个躯体里,也会融为一体,依然生机勃勃,发荣滋长、绽放激情,让生命永续。他们就是馆陶县首批逝世后器官和遗体捐献志愿者群体。

“千万记得捐献啊”

夏日的“死不了”,开得分外灿烂。杏黄、粉红、绛紫,洁白,套彩……总之是一朵朵,一簇簇绚丽多彩的花儿,都在灿烂的微笑。而,此刻,2023年6月29日晚22时许,馆陶县南徐村乡69岁的石文建却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平静的农家小院,折枝而插的“死不了”已生根发芽,迎着朝阳,又一次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6月30日凌晨3时,医护人员现场成功摘取石文建角膜,两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他的遗体被送往河北医科大学,这是他生命留下的最后的“馈赠”。石文建是馆陶县内首例遗体捐献者。

生前的石文建,中等身材,圆圆的脸,不苟言笑。1954年出生的他,是馆陶县南徐村乡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家里非常贫困,患有四肢肌肉萎缩症,常年用药,几乎丧失劳动力。他的儿子石稷栋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全家仅靠妻子卢继芳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千万记得捐献的事啊!”十年来,每一次住院时,只要办完住院手续,石文建总要叮嘱妻子这一句。每当病痛发作,情绪崩溃的时候,面对医护人员,面对看望的亲人,叮嘱同样的话依然是“千万记得捐献的事啊!”。这句话成了石文建承载生命遗愿的最重要的精神寄托。不但妻子、儿子,就连医生、护士、甚至熟悉的病友都会听到他念叨:千万记得捐献的事啊!

生命已逝,但石文建用他的器官给他人带来光明健康,把爱和希望留在人间。他爱的接力“灯塔”必将带动更多爱心人士挣破传统枷锁加入遗体捐献队伍中,让世间大爱传递下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迎着晨起的万丈金光,我仿佛看到又一大批“死不了”绚烂绽放。2023年7月,石文建被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追授为“邯郸好人”。

“把最好的角膜留下”

2019年9月9日21时30分,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时年43岁的李海霞因病不幸去世。她在馆陶县人民医院完成了两枚眼角膜捐献,她的眼角膜将令他人重获光明。

翻阅李海霞的家庭相册,她中等个头,剪着短发头,清瘦的粉红色的国字脸庞,整齐洁白的牙齿,喜欢粉色的衣装和淡黄色的纱巾,笑起来如朵粉红的花朵。她,1976年出生在馆陶县魏僧寨镇陈庄村。她勤劳朴实,待人诚实,乐善好施。 2019年5月份体检时,检查出患有结肠癌。2019年6月27日在馆陶县人民医院东院区接受住院治疗。她深知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心里便萌生了想要捐献器官的想法,“能帮助到需要的人,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对于李海霞的做法,她的丈夫田山亮、女儿田冰都很支持。主动联系馆陶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达了自己想要捐献器官的遗愿,并填写了器官捐献协议书。

“我反正不行了,别浪费那个钱啦!再说,吃药万一有啥不好,我得把最好的角膜留给他人。”在生命最后清醒的时候,她咬着牙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不肯用药。丈夫、女儿都流着泪劝她吃药,有时她接过药片,装作吃下的样子,偷偷塞在枕头下面。后来,丈夫在她的枕头下面发现了一大包没吃的药片,心疼地抹抹眼泪又不敢哭出声来。医生、护士巡查时,眼噙泪水,都不敢看她的眼睛。李海霞,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用她不平凡的举动,感动着他人,感动着陶山这片大地,成为馆陶县第1例女性器官捐献者,也是馆陶县第2例器官捐献者。

李海霞虽然走了,但她的眼角膜却留了下来,还在鲜活地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其实,她并未真正离去,她的生命还在延续,用另一种方式“活”着。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爱却是永恒。

“求求你签上字吧”

2017年11月24日凌晨4时39分,当大家正沉睡在梦乡时,有一个人在身体的余温里,已经开始了一项惊人的壮举——捐献器官。在生命走到尽头时,他完成了自己的意愿。他捐献的2个肾脏、1个肝脏、2个眼角膜,延续了3个人的生命,挽救了3个家庭的幸福,让另外2位失明者重见光明。他叫李学彬,是馆陶县第一例器官捐献者。

李学彬,1971年出生于路桥乡张寨村一个农民家庭,时年46岁。只有小学学历,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却从小乐于助人,善良宽容。随着孩子长大上学、父亲又因脑血栓,落下半身不遂,常年需要吃药,家庭开支逐步增大。于是,夫妻二人只好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他在邯郸市某小区当保安。妻子苗付英也是普通人,在北京打工。他们打工一干就是八年。

2017年3月12日,李学彬骑着电动自行车在上班路上,被一辆载人的电动车撞倒在地,头上顿时就鼓起了一个大包。就是这么一场普通车祸,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被查出脑部患有胶质肿瘤。

连续几个月的治疗已经让李学彬的家庭捉襟见肘,市县红十字会对他的家庭进行了及时救助。“我最大愿望就是能让我临死前还能做点事。你答应我把器官捐出去,别人才能不像我一样忍受疼痛,不再像咱们家一样夫妻早早分开,如果能满足我,我死也瞑目了。求求你啦,签上字吧……”“求求你啦,签上字吧……”说着几滴眼泪从他的眼角滚了下来,不一会儿他又昏迷过去了。“求求你啦,签上字吧……”这句话就成了李学彬的遗言。最终妻子同意丈夫捐献器官,含泪在捐献协议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更让大家感动的是,他74岁的父亲和他的爱人,也都同意自己“百年之后”(注:指死后)捐献器官,并愿意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希望把李学彬捐献器官的事情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器官捐献,并加入到捐献者的队伍中来。

2017年12月1日,在李学彬先进事迹发布会上,中共市委宣传部追授李学彬为“最美邯郸人”。

“做一个不死的老兵!”

“娘,奶奶,我去参加八路打鬼子呀,你们保重!”钟振江在院子里冲着长辈磕了个响头。“等等,把这把死不了带上,找到你爹和哥哥,在部队栽种下来。”奶奶顺手在墙根下捋了一把死不了,用布拉条束了几遭,递给13岁的孙子说“这名字吉利。”从1938年4月,他就成了队伍里的兵。

钟振江1925年7月出生于馆陶县房寨镇东浒演村。小时候家中一贫如洗,食不果腹。在抗日战争的烽火连天里,他在济南独立团入伍,父亲是班长,哥哥是通讯员,都在一个团当兵。1943年,时任看护副班长的钟振江两次在得知日军即将扫荡的消息后,连夜带领10多名伤病员迅速转移到20多里地外的村庄。他因此获得冀南三分区“甲等模范”表彰。1944年,钟振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1947年6月30日,作为刘邓大军的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湖北军医医药专科学校、解放军66医院等单位学习和工作。他记得1951年在第六十六预备医院,医院接收抗美援朝志愿军伤员,没日没夜地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救治……1956年,钟振江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工作,曾担任办公室主任,医院副院长,直到1985年离休。

钟振江和老伴一生勤俭朴实,住的是单位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两室一厅,除了基本的家具,没有任何豪华的陈设;他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也从未享受过半点特殊待遇。2019年8月1日那天,93岁高龄的钟振江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将《遗体捐献志愿书》交到党委办公室主任李毅芬手上。“就让我要做一个不死的老兵吧!”一张轻薄的白纸,此时沉甸甸的,表达着一名离休干部的信仰和决心、一名普通党员的诺言和担当。

2021年4月7日16时47分,高寿95岁,党龄75年的抗战老兵钟振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随后,根据其遗愿,家属与医院签署了捐献协议,并完成了角膜和遗体捐献。2020年7月,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先他一步离世,已将遗体无偿捐献。这对医学伉俪,用这种特殊方式践行了党员初心、回报社会、为医学做贡献,感动了不少网友。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国家。啊!家乡的“死不了”,永远为你开放。(原载《时代报告》2023年9月号·总第502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