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凡的头像

百凡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5
分享

记忆中的厨房“三件套”

记忆中,厨房里充满了妈妈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童年的味道。牛角灶、石水缸、碗架构成了那个年代农村厨房的“三件套”。

牛角灶

一想到厨房,就闻到了烟火味;一闻到烟火味,眼前就浮现出那个弯弯的牛角灶。母亲用它煮一家人的油盐米茶,我们姐弟五人围着它度过春夏秋冬。

因为大小三个灶连在一起,形如弯弯的牛角,故取名牛角灶。最大挨墙、上面放一口大灶锅,中间的稍小、用来放三水锅,最小的在边上、上面安一个耳锅。

灶锅的锅沿一般与灶台持平。灶锅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煮猪食子,就是把猪草(一些猪吃的野菜、杂草,再加上少许包谷面)用溥刀碴细后加水,然后煮熟后喂猪。除了这个主要职责外,它还偶尔兼职。一是平时有重要客人来时推豆腐时用它涨豆浆、点豆腐;二是过年过节时用来蒸粑粑、煮甜米酒或淹腊肉。

三水锅的锅沿高出灶台2公分左右。它只有一个职责,就是围绕一家人的胃开展工作,用来煮饭和炒菜。那时一般都是用柴火煮来、木甄子蒸,煮出来的饭比电饭锅、电饭宝做出来的饭酥软、可口;当然偶尔米煮好后,直接箜饭;还有就是煮稀饭。

记忆最深的是箜饭,种类有洋芋饭、红薯饭、四季豆饭等很多种,当打开毛盖,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刺激着本就有几分饥饿的味蕾;用铲子翻动一下,金黄色的洋芋或红薯、四季豆映入眼帘,真是色、香味俱全,不用什么菜(当然也没有什么菜),和着米汤、辣椒就是一餐美食。

耳锅,两边有用于方便拿取的“耳朵”,高出灶台4公分左右,一般是烧煤用的小锅,用得多的时间是夏天、农忙季节煮饭炒菜用,当然用来煮猪脚、排骨。

因此,老人们常说:走进一个家庭,不看别的,就看一眼掉角灶,就能看出这家人的生活状况和女主人的茶饭。或者说灶锅是一家人的希望、三水锅是一家人的生计、耳锅是一家人的生活。

灶的前面有一个小土坑叫灶门坑,那是一家人的情怀。四周用石头做墙,中间用来存火炭、留火种(那时农村不是那家都有火柴和打火机的);也是烧红薯、土豆的常用地;同时还是冬天一家人烤火的地方,一家人围在一起,时不时加一点紫草,火苗随烟、灰一同升起,火光既驱逐了黑暗,也驱散了寒意。记得我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放牛或找牛(找牛,一般是深秋,庄稼收完后,中午就把牛追到山上,下午再去山上找回来,又叫放敞)。那时,外婆还在,她总是算好时间给我烧好红薯或洋芋,当我挎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书包一进家门,刚放下书包,她就递上烧好的红薯或洋芋。温度不高不低,放在手里,既温暖了手、也温暖了我的心,我就一边吃着一边去找牛或赶着牛上山了。

石水缸

石水缸,故名思义,就是用石头做的、用来装水的容器。它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厨房“三大件”之一,我家也不例外,也有一口石水缸。

石水缸,一般长1.5米、宽0.8米、高1米,由五块大石板组合而成。底板较厚,中心位置有一个像锅底的小窝,方便清洗时把水弄干;前后两块是长方形,前面雕刻有梅花或“福”字的图案;左右两块基本上是正方形,朝外面一面也雕刻有精美的图案。五块石板通过切割形成稳定的铆合结构,然后用石灰坐缝,上面用几块木板盖上遮挡灰尘。有的人家还在水缸后面的墙上挂一个竹子做的瓢篼,用来放舀水的水瓢。

水瓢一般是用成熟的葫芦瓜一分为二做的葫芦瓢,也有用木头挖的木瓢。后来不知是葫芦少了、还是挖瓢匠走了,大都变成了锑瓢。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据说我家的锑水瓢是从过路的施工队手里,花2元钱买来的,虽然有点旧,但质量很好,现在都还在那陪伴着那口石水缸。

碗架

碗架,放碗的柜子,也是我童年的记忆中,厨房三大件之一。

家庭条件好的是雕花的木碗架。它是用木材经过木匠师傅精雕细琢出来的、放碗、盘、佐料及坛坛罐罐的一种厨房用具。一般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面是一个长方形的桌子,有的带两个抽屉。抽屉里放洋芋片、干竹笋等干菜,以及辣椒、花椒等半成品的佐料。下方左右和后面有木栏杆,里面放坛坛罐罐,坛坛罐罐里是酸茄子、醡肉等坛坛菜。上面比下面厚度要薄,留出一个约二十公分的台阶,用于取放东西时的中转站。又分两层,上层主要放碗,有向外开的门;下层是推拉门,主要放油罐、盐罐等。

条件差的要不在墙上挂一个用竹子做的碗篼,更简单的是随便找几块木板钉一个框就算碗架了。

记忆中,我家最初的碗架,就是会木工的父亲自己用几块木板做的,用几颗大铁钉钉在板壁上,四面是木板密封的、不透风,前面在下半部用两三根木条作栏杆,再从上往下用一块布遮住。有时厨房的门打开,一阵风吹来,里面的碗就借风掀开“门帘”、露出洁白的脸东张西望。后来,也许是条件好点了,或许是我长大了、要找媳妇。父亲又亲自做了一个不带雕花的碗柜。

老家的厨房也沉寂很久,但它却不时走进我的梦里,长驻我心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