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妹,你试下这双鞋,看穿得不?”母亲从她的卧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双红色鞋面的“千层底”。母亲口中的“二妹”是我的二姨,也就是她的亲二妹。二姨从母亲手里接过鞋,左看看右看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母亲在一旁看着二姨,眼里泛滥出慈爱和喜悦,时光在此定格。过了许久,二姨看着母亲说:“大姐,小时候你经常帮我做鞋穿,每次穿上你做的鞋,我都高兴得活蹦乱跳,现在我们都八十多岁了,我还能穿上你亲手给我做的“千层底”,我们都老了……”“不老、不老,你看我穿针都还得行,只要你喜欢,我都给你做……”母亲和二姨都笑了,二姨的眼角闪烁着泪花。
母亲催促着二姨试鞋。二姨又将鞋翻过去、翻过来看了几遍,然后才慢慢地开始穿。母亲不说话,目光紧随着二姨的动作移动,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几次弯腰准备帮她。二姨终于把鞋穿好了,只见母亲慢慢地弯下腰,伸出手,用中指和食指轻轻按了按鞋前面脚趾的位置说:“还刚刚合适。”边说边笑地看着二姨的脸……
母亲的“千层底”唤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在我的记忆中,从我开始学走路,就是穿着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千层底”布鞋,是千层底为我铺上了舒适的人生之路,守护着我一天天走远,一天天长大。千层底的制作非常复杂,每次母亲总是把我们兄弟姊妹的破衣烂衫找来,拆出一块又一块的
棉布,把棉布用浆糊一层层粘贴在一起,贴至5毫米左右,再烘干成布板(也就是鞋底),然后用麻线一针一线地纳均匀,再按照鞋样的大小剪出鞋帮,缝制之后,一双千层底总算完成了。母亲半夜挑灯纳鞋的情形印在我的脑海里已有40余年,母亲的巧手,让我们一家人走在路上多了一份底气。
此时,我与表兄们(二姨的儿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她们,生怕一个举动、一点声音,甚至一个不经意眼神——打破这温馨的画面。
母亲共有五个兄弟姐妹,母亲为长,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母亲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舅舅,从小身体不好,未成家,四十多岁就去世了。母亲从此就把外婆接来跟着我们一起生活,外婆还在时,每年二姨、三姨、四姨都会来我家和母亲团聚几次。后来外婆去世了,她们仍然坚持每年来外婆坟前祭奠,也坚持到我们家住上几日。再后来,我父亲过世了,为了照顾母亲,我把母亲接到城里,因为工作的缘故,也很少回到农村老家,自此以后,母亲和几个姐妹就团聚少了,因为年老行动不便,电话成为她们联系的主要方式,偶尔也借助我们老表间的微信通过视频“见见面、叙叙旧”。我从母亲平时言行举止中感悟到她们姐妹的手足情深,让她们团聚成了我放不下的心结。
2020年春节,和几个表兄商量,准备安排她们聚一聚,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计划就此搁浅。2022年“五一”期间,一切安排妥当,可是临行前两天,母亲生病住院,整个“五一”都在医院度过,又一次失约……
还记得上一次母亲和二姨的相聚是在“照片”里。那是2023年国庆节,三姨家的外孙女结婚,就在我们县城,我想这是母亲几姐妹相聚的好时机,于是我提前就千叮万嘱,让几个表兄一定要把二姨、三姨、四姨全部送到我们家来团聚。眼看时间到了,又接到二姨家表兄的电话,说临时有其他事情走不开……所以那次相聚,母亲们四姐妹唯有二姨没来,我把当时她们团聚的照片发在家族群里,让二姨家表兄把二姨的照片也制作上去,于是,她们四姐妹有了难得的第一次“同框”。
今年,母亲八十四岁、二姨八十二岁,她们终于再一次重逢。一同来的姨父,看着二姨脚上的千层底,叹了口气,对我们说“看到你们母亲相聚,就想起了以前你们外婆还在的时候,一起团聚的日子,那个时候,日子很辛苦,但是大家身体硬朗,互帮互助,很是快乐,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却难得见上一面了!”
表兄的电话铃声响起,因为工作原因,又要往回赶,于是二姨和母亲不舍的道别,母亲拉起二姨的手“什么时候等孩子都得空了,你想来就让他开车送你来,鞋、拿好,不要舍不得穿,我平时也没什么事,我再给你做。”二姨没有说话,拖着沉重的步伐,慢慢上了车。母亲走到车窗前,双手哆嗦地打开层层手帕,从里面拿出一叠10元、20元的钱,递给二姨,说:“二妹,你想吃哪样就自己去买。我记得小时候你最喜欢吃……”话没说完,只见她们也是两双泪眼想望……表兄趁离开前,凑到我的耳边说,“往年,你二姨怎么喊都不愿意来,因为晕车太难受,身体受不了颠簸,不知道怎么,这几天突然要求我找个时候送她来看看你母亲……”
相聚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我扶着母亲,看着车辆的离去,越走越远,就像看着一辆岁月的列车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