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不了锦鲤,就做条快乐的鱼
还记得去年网络热词盘点,“锦鲤”荣登榜单,从支付宝的锦鲤信小呆,到创造101的杨超越,那时带火了一种叫锦鲤的鱼,各方幸运儿纷纷化身锦鲤,全民热捧。
我目前丝毫没有“锦鲤”属性,但这也不影响我偶尔也转发转发锦鲤,求一个好运气的热情。曾认真想过自己转发的动机,排除掉跟风从众的心理,更多的可能是对生活的一些小期待,对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仿佛真的会有好运当头的感觉。
转发锦鲤的全民狂欢,与之有着看似明显差异的是另外一种被称为“丧文化”的流行。也不知从何时起,这种文化成为年轻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要是不说点丧的话,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天天网上冲浪的沙雕。例如:“你不努力一下,怎么知道什么叫绝望”、“这段日子迷茫又黑暗,撑过去了会有下一个黑暗等着你”……相较于心灵鸡汤式的成功学,这种夹杂着自嘲,又有点无奈的生活态度,更容易产生共鸣。
记得以前上学,几乎每位同学都人手一本心灵鸡汤、智慧背囊,一方面可以作为作文素材,一方面里面励志的故事正好契合了学生时代鲤鱼跳龙门、天天向上的精气神。如今,长大成年,已经无心翻看这些,生活的忙碌充满了更多真实。也许,成长就是如此,在平凡中磨炼自己。
关于这种文化,我更倾向认为它是一种幽默的解压方式,的确,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打着鸡血,总有懈怠、失落和无能为力。丧,可能就是对生活所有不如意的一种温和反击。当然,丧之有度,小丧怡情,大丧伤身,偶尔丧一下,偶尔佛系一点,缓解下压力,而不是将丧作为一个偷懒的借口,你努力了尚且如此,更何况不努力呢?
韶华易逝,岁月如梭。愿自己生活中有小确幸,有小期待,面对压力豁达一点,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C位出道,实现逆风翻盘,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注定是凡人,做不成锦鲤,做条积极勇敢、快乐向上的鱼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