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泽众的头像

泽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28
分享

古堡秋语

不曾想,这里的古城堡还真多。早就听说,在陕北的榆林那地方有个"白城子”。这次休假便去了趟榆林,原来所谓“白城子”,指的就是统万城。于是,随即改道去了靖边县红墩镇白城则村的统万城遗址。

1

榆林这地方,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属汉族与游牧民族接壤的边关地带。多处历代修筑的古长城、古城堡遗迹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据说,榆林目前留存的多为明长城,有36座营堡之多,且均为古代军事要塞。有趣的是,在统万城遗址边上,偶遇一位热情的当地中年人,闲聊时听他讲到,当地女性体型的突出特征,让人联想到千百年来,这里曾有着多民族杂居融合的历史。

统万城是无定河边上一处古遗址,其存废更是一段神秘的历史。无定河,古称朔水、奢延水,统万城正是在西汉时期的奢延城基础上兴建的。我国北方著名的游牧部落匈奴人,南北朝时期,其草莽英雄赫连勃勃历年征战,于公元400年初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史称匈奴大夏国。其版图“南阻秦岭,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即占有今内蒙古鄂尔多斯、河套、陕北和陇东、关中、晋西南的运城一部的广大地区。

统万城是迄今仅存的一座,由匈奴人建造的都城,有着1600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13年,当地民间有“蒸土筑城、锥扎不入、埋骨夯土”的惨烈传说。后经今人反复考证,认为此城是用三合土夯筑而成,难怪“其城土色白而牢固”,虽经年风蚀人毁,仍挺拔存世。其实大夏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后不久,公元431年即被北魏统一北方时所灭,先于433年在此置统万镇,公元487年又置夏州,因此后人称夏州城。这座古城自建成之后的600年间,一直是一座北方军事重镇。到了五代时期,还成为党项族李氏创建西夏王国的摇篮。公元994年,宋军攻占夏州,宋太宗下令迁民毀城。

此后,经历人为的毁坏或自然气候的剧变之后,慢慢就成为一座弃城,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中沉睡了八九百年,直到清朝后期才被重新发现。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时任榆林知府徐松令横山知县何炳勋寻访夏州城,其经过寻访,写成《复榆林徐太守松夏统万城故址禀》,才又从无垠的大漠中找回了这座古城。

2

这处遗迹是1996年11月,才被纳入全国第四批文物保护名录,开始得到保护的。据说统万城国家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也已经启动。露出地面的遗迹都被金属网围着,只能远眺而无法进入,游人只能沿着围栏徒步绕行。我们还没走多远,便望见赤红色的植物覆盖着,一大片干枯的湖面,估计就是那条红柳河了。踩着松软的沙土地,沐着秋日的阳光,还有那洁净而瓦蓝的天空,给人以空旷而悠远的广袤感。沙土中随处抛洒着碎瓦片、风化了的白骨,远处还有流动的羊群。一路走,一边看,一直思。感叹岁月沧桑给后人留下了神秘的传说和未解之谜。

不难发现留存最多的白色夯土墙,是在古城的西南侧,可见幽深的城壕和高高耸立着的马面墙。在塞北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那些露出地面的残垣断壁,散发着异常耀眼的亮白色。绕行一周之后,见到景区的基建已经开始了,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定会建成一个特色鲜明的大旅游景区。

站在统万城的高台之上向四周眺望,不见了想象中的流沙丘的遮挡,一望无际的沙地里长满了绿色的灌木和青草,给人留下了意外的惊喜。当地人也惊叹于,昔日风吹流沙,沙进人退的景象,已经被绿色的植被所代替。榆林人坚持多年治沙的努力,得到显著的回报,毛乌素沙漠竟然在不经意间,真的就要消失了。

当又一次从无定河桥上走过时, 在这充斥着荒漠与寂寥的地方,意外地遇见无定河清澈的流水,让我颇感惊奇。于是,便欣然下到河底,蹲在水边,撩起了流淌着的无定河水,淘洗着一路的风尘与疲惫,似乎触摸到了这块神奇土地的历史脉动,听到了来自远古的铿锵回音。

3

离开统万城,向榆林城方向进发,途径地处古长城边上的横山县,我原本只知道这里的羊肉很出名。当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时,便由然而生出丝丝兴奋感。于是就睁大眼睛,仔细看着这里的别样风光。行进间忽然发现波罗堡的景区路标,也就直奔而去了。

波罗古城也叫波罗堡,位于横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明长城脚下的波罗镇。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1400年历史,矗立在无定河南岸、黄云山上的一座古城堡。此城随山蜿蜒,因势筑成,弥漫着佛光灵气,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当我走近古堡时,即刻感受到了古堡遭受毁坏严重,尽管远处的明长城墙已经部分修复,但是古堡内重建的亭台楼阁、残缺不全的城墙与因年久而陈旧不堪的店铺、寺庙并存,反倒愈发显露出了波罗堡的沧桑感。

波罗堡奇特的名字,与这里久远的佛教历史有关。据说,在城内及周边,昔日曾有大大小小40多座庙宇,如今多数已毁,仅存的有一座高耸的凌霄塔、破败的城隍庙、陈旧的接引寺等少数古建筑,仍基本保持了原貌。“波罗”为佛经梵语,意喻渡(接引)到彼岸,波罗堡便因城堡西面的石壁,形似一天然巨大石佛而得名。

4

从无定河谷中穿过,来到南岸的波罗堡西门的接引寺前,我沿着旁边的小路向上行走,旁边是一条深邃的峡谷。一路走到古堡北街的望胡台远眺,百里之内可尽收眼底。不远处的无定河,在落日的余晖里,象一条明亮的丝带,飘落在了宽阔的湿地间。秋天的河滩里,人们在忙着收庄稼,空气中飘散着稻谷的香味。

波罗堡自明正统元年(1436年)之后,几经扩建,成为无定河中游重要的军事要塞。其东接响水堡,西北与榆林保宁堡相距不足五公里,三堡之间相互照应,自然形成一道坚固的防护链。当年宋与西夏、大明与蒙古部落、李自成与清兵都曾在此屯兵作战。1946年10月,在这里发生了震撼西北、影响全国的“横山起义”。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类似的边塞诗句,时常会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这么多随处可见的古堡,正是塞北名城榆林独特历史的见证。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此交融,古人征战的遗存,虽历风沙大漠的侵蚀,仍给人留下了不尽的沉思与向往。

沐在深秋渐浓的霜色里,站在波罗堡的最高处,我静静地看着西下的夕阳,恍惚间似乎隐约听到了,金戈铁马的嘶鸣声,从古堡幽深的残垣断壁间不时传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