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远在黑龙江的同事发给我一篇文章,题目是《再见62、63的姐姐们》。我有些好奇,点开后,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些年轻人,工作和生活中的往事,可是在今年,他们竟然要退休了。忽然,我的内心被岁月的巨手紧紧捏住,叹息着思索,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于是,往事就跃进了心头。
小的时候,我是住在银行大院里的,一天中午,忽然发现院子里多了一些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脸庞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照亮了院落,这些充满着温暖和生机种子,没过多久,如同蒲公英一样,飘落到陕北高原的每一个小城里,开始茁壮地生长起来。有的时候,你会在某一天,看到他们捧着算盘和练功卷,欢快地走进银行大院,彼此惊喜地打着招呼,说着好久不见了。几天以后,他们会骄傲地带着奖状和证书,依依惜别。
许多年以后,我也追随着他们的脚步,去了黄河边的一座小城。遇见了其中的一位,他笑着比划说,你小的时候才这么高。然后就叮嘱我把基本功练好,教着我练习珠算、点钞。有的时候,他会变魔术般翻出一本练钞纸,或者是一本翻打凭条,说着这是去年比赛用过的。记得凭条的纸特别薄,需小心地翻动。后来,他看到我有了一些进步,就建议用一把一角的钞票练习点钞。有一次,跟着单位食堂师傅去菜市场,一路上我边走边练习着,菜已经买好了,卖菜的大娘看着我反复地点着纸币,不解地指着我问食堂师傅说,他付钱吗?我尴尬地回答,不是不是,我在练习点钞呢。
那个年代,计算机、点钞机还没有应用到工作中去,算盘和点钞技能,保证了每天业务的顺利开展,以及下班时结帐的准确。工作中,最难的应该是计算利息了,有的时候,你会遇到一位客户,他会仔细地递进来一张五年期的定期存单,这个时候,是需要去分段计算利息的,正在你犯难的时候,老师会笑眯眯地从记事本里,翻出一张利率表,和蔼地说,你看,从这一天起,利率调整了,该是算出它的天数了,算盘开始发挥起它的作用,加减乘除就全部都派上了用场。遇到月底对账,储蓄所数不清的账页需要去翻打。到了每一年的六月底,那是活期账户的计息结算日,盘算更是担当着行之重器。珠算水平高的老师总会随时准备着,第二次去复打,一旦几位年轻人数字不一样,于是老师就隆重登场,稳稳地拨动盘珠,嘴中念着数字,指头快速拨打起来。记得老师总在闲暇的时候,告诫我好好练习珠算,然后就会把他的那把牛角算盘递了过来,说着这个好用。算盘,在银行人的心中就象战士的武器一样,弥足珍贵。好的算盘,是已经被打磨得光滑圆润,拨打起来流利顺畅,是让人爱不释手的。后来,父亲去外地出差,我央求着买一把算盘,希翼也拥有一把圆润算盘。父亲告诉我说,算盘是需要经常使用的,才会越磨越好用。于是我想起了工匠精神,这一代人,该是熬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扎实精准的技能,才使得工行屹立于华夏大地,他们又毫无保留地,把这种精神传承给下一代工行人,他们的丰功伟绩,是不该被人们忘却的。
有的时候,总以为人生很漫长,恍惚间,就会发现已经步入暮年。我倒以为,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青春是无怨无悔的,即使岁月如歌。